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四川省达州市罗江镇居民高血压的抽样调查,了解罗江镇居民患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为有效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按照《全国2012年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手册》的要求,对达州市罗江镇街道和农村的35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用调查问卷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答卷进行分析。18岁以上的居民通过标准化的调查方法,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调查和血压的测定。结果在所抽查的总人数350人中,55.71%的人的血压正常;44.29%的人群患高血压病;其中,男性中有63人,40.90%人群患高血压;另外,女性92人中,46.94%的人群是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性别,患病率均上升,各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达州市罗江镇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是相当严重的,血压高,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对策对全镇居民进行有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实行严格的三级管理,提高罗江镇居民高血压的控制率。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的方式,如减轻体重、限盐等,切实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工作。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绵阳地区 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NCP)病例的诊治情况,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在本地区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为更好地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绵阳四 0四医院收治的 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血液及影像学检查、病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中,男性 10例( 66.7%),女性 5例( 33.3%),有 11例患者有武汉及周边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3例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1例患者有聚集史。有发热症状患者 14例,有咳嗽症状患者 12例,有乏力症状患者 3例,有咽痛症状患者 3例,有胸闷气紧症状患者 4例,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或合并其他疾病患者 2例。在普通型、轻型及重症型病例中,白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重型病例更为明显,而其中危重型病例在初期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比率均明显下降,尤其体现在入院 3d内。中性粒细胞计数比率在病程中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其中危重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比率基线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类型。检测出患者血沉及 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异常。胸部 CT检查提示病毒性肺炎改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多发生在中年男性;高发于有疫区及周边地区居住旅行、接触史人群;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综合检测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 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胸部 CT,能有效的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治疗周期中第 3d、 7d可能是病情转归的关键节点。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现状,为健康扶贫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2018年在四川省21个市(州)分别抽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抽查儿童健康档案,采用电话核实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及儿童监护人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描述分析、配对t检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除儿童系统管理率外,贫困县反映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P<0.05);到2018年,各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除儿童系统管理率外,贫困县反映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的指标均低于非贫困县,且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外,贫困县反映儿童健康管理现状的指标均高于深度贫困县,但大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儿童系统管理率外,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各指标间的差距率均呈减小趋势,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监护人的满意度与儿童真实管理率(r=0.947,P=0.015)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r=0.996,P<0.001)相关。结论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取得一定成效,需制定更加有效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费用构成比现状和结构变化,为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分析法和结构变动分析法来分析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费用结构现状和变动情况。结果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中西药收入占比最高,门急诊收入和住院收入的结构变动度在2019年变动最大,其值为19.05%和28.77%,手术收入对门急诊收入的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小,中药收入对住院收入的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小。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费用结构有所改善,但技术性收入增加不明显,同时,可能存在部分药品收入“差价”转移到检查收入的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分离菌株的分型情况。方法66株菌株分离自2014 - 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别应用BCSP31-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属、生物型鉴定;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9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全球MLST数据库对比序列型(ST);并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使用最小生成树(MST)对新发现和已知ST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4 - 2020年四川省自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离的66株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其中羊种布鲁氏菌65株,牛种布鲁氏菌1株。存在3个已知ST(ST-8、ST-39、ST-2)和1个新发现型别(ST-101)。其中,ST-8为四川省主要ST(90.91%,60/66),另有4株羊种布鲁氏菌为ST-39,1株牛种布鲁氏菌为ST-2。新发现型别ST-101于2019年分离自乐山市,属羊种布鲁氏菌克隆群,与ST-8进化关系紧密。结论四川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主要基因型为ST-8,同时存在少量ST-39、ST-101、ST-2。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的开展情况和管理现状,为其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11月,选取四川省内21个市、自治州64所二、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肿瘤日间化疗病房管理现状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四川省已有15所二、三级医院开展肿瘤日间化疗服务,其主要分布于文化经济较好的川中地区;所有医院将意识清楚、病情较轻、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作为日间化疗病房纳入标准的优选者,40.00%(6/15)的医院不接受首次化疗患者;管理模式主要以病区内日间病房模式为主;人员配备以专职护士和轮转医生为主;仅有60.00%(9/15)的医院设置了人文设施和抢救区;40.00%(6/15)的医院进行了化疗药物集中配置;80.00%(12/15)的医院制定了质量控制相关规范。结论四川省肿瘤日间化疗病房分布不均衡,医院间在开展规模、诊疗模式、管理模式、人员配备、环境和设备、职业防护及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存在差异,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促进其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四川省乐至县近2008-2010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与检出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出生在四川省安岳县所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主要是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检出阳性率。结果2008年-2010年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共送检64037例新生儿血样,筛查人数与筛查率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15040例升至2010年的28354例,上升了88.5%,筛查率由2008年的37.7%升至2010年的63.2%,平均每年以8.5%的速度上升。这三年中确诊了CHl6例,阳性检出率为1/4630,确诊PKU5例,阳性检出率为1/15045。结论四川省乐至县新筛工作近三年的筛查人数与筛查率逐年上升,虽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为我县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遂宁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生现况及相关社会因素,为PS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支持量表调查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结果36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检出PSD130例,PSD患病率为35.81%;其中,轻度抑郁78例,检出率为21.49%,中度抑郁40例,检出率为11.02%,重度抑郁12例,检出率为3.31%。老年PSD患者和脑卒中非抑郁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家庭关系、健康状况、睡眠质量、脑卒中后社会支持得分在PSD患者与脑卒中非抑郁患者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学历越高、个人平均月收入越高、家庭关系越差、健康状况越差、睡眠质量越低、社会支持程度越低,发生PSD的风险越高。结论四川省遂宁地区老年PSD患病率较高,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程度等社会因素对老年PSD的发生存在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2015-2017年布鲁氏菌病(布病)新发县(区、市)病例发现情况,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布病发病及突发事件监测数据;以面对面访谈、在线调查等方式,收集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诊疗经历,以及医院、CDC布病实验室采样、诊断现状。结果2013年以来四川省布病疫情上升明显,累计新发县(区、市)有103个。共调查23例新发县(区、市)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占91.30%(21/23);初诊医疗机构以县级及以下医院为主,占73.91%(17/23);初诊误诊率高达91.30%(21/23);发病到确诊的间隔中位数为52 d,最长142 d。病例布病知晓率为4.35%(1/23),与可疑牲畜接触中防护衣使用率为30.43%(7/23),手套使用率为8.70%(2/23),口罩使用率为4.35%(1/23),接触后使用消毒液洗手率为4.35%(1/23)。病例感染可疑牲畜均为羊,其中34.75%(8/23)为甘肃、青海等省份输入。调查临床医生295名,布病总知晓率为34.58%(102/295),相关知识培训率为58.31%(172/295)。调查33家医院,具备布病实验室诊断能力的仅占33.33%(11/33)。调查县级CDC 23家,具备布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占34.78%(8/23)。结论四川省布病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新发县(区、市)病例初诊误诊率极高,诊断延迟明显,且布病知晓率低,自我防护意识差。临床医生布病知识知晓率低、培训不够;医院和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布病实验室诊断能力储备不足,为布病病例的早期发现、治疗及规范化管理等带来极大挑战。
简介:目的揭示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后,安县疫情的地理分布、疾病构成、易感人群、时序特征,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安县地震前后的流行病学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制作相关专题地图,遵照地理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揭示安县震后的疫情变化。结果安县震后传染病总发病率高于200/10万有3个乡镇,呈岛状分布在安县中部,高于150/10万~200/10万有3个乡镇,其分布在安县西北部和东部。无灾民安置的乡镇发病率大于100/10万,但安置人数大于1万人的乡镇发病率也比较高(200/10万)。安县的首位传染病由震前的水痘变为震后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易感人群在震后未发生显著变化。震后的疫情变化出现了两次明显的波动和峰值。结论安县震后疫情的变化与居民生活环境及其行为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动相关。地理流行病学方法是快速、直观揭示这些变化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四川省农村地区——罗渡镇老年人高血压情况(患病、用药、伴慢性病),为我国现阶段医学调查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于2017年8月份在罗渡镇(1)开展无偿血压测量活动,以年满60周岁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将血压数据记录在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并以问卷形式直接采访调查对象,问题包括病起时间、病程阶段、用药情况、后期反应、生活方式和家族史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等,对于病情严重者,可询问其家属相关情况。根据回答收集资料(2)获取当地相关医疗数据,分析年满60周岁老年人高血压的年龄分层和慢性疾病患病情况。综合数据,作出χ2和P检验。结果(1)现场850名受检者中,共有559名60岁老年人,回收有效资料559份高血压检出率为39.89%,男性检出率和女性基本相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史的体检者高血压检出率为86.54%,且男性检出率和女性基本相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体检者中高血压检出率为24.22%,男性检出率和女性基本相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获取当地相关医疗数据计2070条在2070名高血压患者中,有885名患者伴有糖尿病,检出率为42.75%。男性检出率和女性基本相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它以及由它引发的疾病都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了保障老年健康,我们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医疗体系,加强健康管理,实现“健康老年”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