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学意义在临床试验结果解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时,临床意义的评估常被忽略,本研究尝试提出一种简单且明确的试验结果新分类方法,重点针对已获得统计学阳性的试验,评估其结果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以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公布结果的临床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荟萃流行病学方法,提取研究水平的特征变量。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试验设计阶段假设的目标效应值及试验结果所得的观察效应值,基于两者间的差异,对已获得统计学阳性的试验进行细分,识别出临床意义可能不充分的研究;并基于检验把握度的理论提出阈值,作为对该类问题进行识别的基础。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12项临床试验多发表于顶尖专业期刊、具有较高的研究设计与报告质量;观察效应值与目标效应值间有一定相关性(r=0.892),但基于两者间的差异,并聚焦获得了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的7项试验,其中被分类为临床意义不充分的共2项,按ACC和ESC公布的试验进行划分,有统计学意义却可能无临床意义的研究各1项(1/3和1/4)。结论已获得统计学阳性结果的试验,仍有必要对其临床意义的充分性进行评估,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将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结合的分类标准及在其基础上对临床试验结果可靠性进行评估的方法,辅助研究者识别因临床意义不充分导致的潜在风险,为临床研究结果的合理解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胸部X线检查和双肺CT检查测定肺心病和慢阻肺患者的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直径,探讨胸部CT检查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住院病例,肺心病17例,慢阻肺19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后行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及CT血管增强扫描。结果治疗前X线检查测量;肺心病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19.2±1.1;慢阻肺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14.8±2.3。CT血管增强扫描测量;肺心病组;主肺动直径为30.7±5.3,右肺动脉直径为23.6±4.3和左肺动脉直径为22.8±4.4;慢阻肺组主肺动直径为25.6±3.2,右肺动脉直径为16.3±1.9和左肺动脉直径为21.5±4.5;治疗后X线检查测量;肺心病组16±2.5;慢阻肺组右下肺动脉干直径14.2±3.5。CT血管增强扫描测量;肺心病组主肺动直径为26.4±3.4,右肺动脉直径为18.3±3.2和左肺动脉直径为21.0±4.4;慢阻肺组主肺动直径为24.9±4.7,右肺动脉直径为16.7±2.2和左肺动脉直径为20.7±3.5;两组对比P>0.01。治疗前后肺心病组X线检查测量右下肺动脉干直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胸部CT检查及CT血管增强扫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治疗前肺心病组和慢阻肺组相比有明显差异(<0.05)。而慢阻肺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CT检查作为早期诊断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较X线更具诊断义意,具对评价肺心病的治疗有指导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