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与临床表现。方法任意抽取我院从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检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工作。结果这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有121例患者属于急性水肿性的胰腺炎,患者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胰腺的体积比常人稍微大一些,其胰周脂的肪间隙比较模糊;另外3名患者属于急性坏死性的胰腺炎,其胰腺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低密度区,但是范围不尽相同,有明显的渗出液,而且已经累及其腹腔以及腹膜后的间隙,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结论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发现与明确诊断,而且对患者病情轻重的判断和预后评估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结肠癌在水灌肠CT上的影像表现。材料及方法病人检查前一天给予肠道准备,检查前给结肠灌入温的生理盐水1000~1500ml后进行CT检查。对经手术证实的48例结肠肿瘤进行影像分析。结果在水灌肠CT中病灶均被发现,诊断符合率89%。结论水灌肠CT对结肠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实验探究使用CT检测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实验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09年至2011年两年间,临床表现症状疑似肠梗阻症状的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进行X线平片诊断及CT诊断,使用X线平片诊断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对照组结果,使用CT诊断的结果我们称之为观察组结果。对比两组检测的准确率。结果使用CT检测判定患者肠梗阻的准确率大大高于使用X线平片检测的准确率。结论采用X线平片检测对于患者的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等诊断准确率较低。采用CT检查的费用虽然相较平片检测要高出很多,但是在临床肠梗阻检测中具有较高性价比,由于准确率高,则利于患者及时检查出病情,并进行及时治疗,减少患者痛苦及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主动脉夹层急诊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共计26例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CT检查前行针对性护理措施,针对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处理,配合放射科医师的严密工作,均顺利完成了CT检查。26例患者CT检查所对应CT图像显示升主动脉8例,降主动脉6例,腹主动脉12例,CT检查图像均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通过加强专科护理的方式,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监督主动脉夹层急诊患者的病情变化,是CT检查得以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扫描胸部上的价值,研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胸部病症患者8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对这80例患者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依次进行胸部检查,比较两者检查结果,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的病灶,病灶结构,以及病灶定性这几个方面的检查,这两种方法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通过高分辨的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率。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不管是低剂量的螺旋CT还是常规剂量的螺旋CT二者都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不过低剂量的辐射比较少,更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肠道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性病变10例,结肠癌31例,所有患者采用口服使大小肠充盈的肠道准备方法,运用工作站多平面重建及多平面容积重建方法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图像重建,结合横断面图像进行肿瘤性病变的MSCT征象分析和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肠道肿瘤性病变累及最多的部位为右半结肠,回盲部和左半结肠,肠道肿瘤性病变CT征象显示最多的为表面毛糙征,在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之间CT值依次升高。结论MSCT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伤和有效的肠道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方法,各种MSCT征象的分析和CT值的测定对肠道肿瘤病变具有诊断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腹部Burkitt's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经手术及病理活检证实的小儿腹部淋巴瘤21例,其中,Burkitt's淋巴瘤12例,非Burkitt's淋巴瘤9例,分别比较两组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发病部位、肿块大小、肿块内坏死灶情况、受累肠壁厚度及扩张度、腹腔淋巴结及肝脾情况等CT影像学表现,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计算结果.结果Burkitt's淋巴瘤常常形成较大肿块,直径>40mm,占91.7%,最常见发生于肠管,占66.7%,受累肠管肠壁呈肿瘤样增厚,占66.7%,受累肠管常常扩张而非狭窄,占50%,肝脾肿大较少见.与非Burkitt's淋巴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小儿腹部Burkitt's淋巴瘤在螺旋CT上有多个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能够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肺撕裂伤的诊断临床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3年4月胸部外伤并行CT检查且发现肺内有不同形态气泡影,伴或不伴有片絮状影病例共15例通过CT扫描动态观察伤后1~24h、24~48h、3~5d肺内囊性病变的演变过程,探讨肺气囊这一CT征象产生的原因。结果15例肺撕裂伤患者,共32个病灶,其中23个病灶位于肺表面或紧靠胸膜,4个病灶位于肺的中央,多发7例,单发8例。CT表现为肺气囊肿、气液囊肿、血肿。其中气囊肿4例,气液囊肿11例,肺撕裂伤伴肺内血肿5例。肺撕裂伤周围均有不同程度肺挫伤.CT分型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1例。结论CT检查是能够早期诊断、分型及动态观察肺撕裂伤的最佳方法,并可对治疗计划、转归及预后起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影像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76例患者经过细菌学检查,确诊患者为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胸部正位和侧位CT平扫,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比较X线片和CT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这7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其中采用X线的检出率为7.9%,CT检出率为68.4%。比较两者的检出率情况,CT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检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CT扫描,在各个患者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性质和形态特征,主要为24例肿块和结节病灶患者、18例肺炎性实变、14例曲菌球、12例淋巴结肿大、14例磨玻璃状阴影。结论对患者采用CT诊断,能够有效地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尽早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