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于2011年5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凝血检验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接受质量控制凝血项目检验(观察组),另外100例接受常规凝血项目检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3.0%高于对照组69.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凝血检查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情况,对后期治疗起到作用作用。

  • 标签: 影响因素 凝血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管理系统中,医学检验与临床管理分别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将医学检验与临床相结合,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检验服务以及医疗治疗,从而使得医院的管理更加的系统化和精细化,以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本文就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 标签: 医学检验 临床沟通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就诊的130例患者,经过授意,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专业的血液生化分析仪来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检测患者方面的内容有GLU(血清葡萄糖)、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CREA(肌酐)、以及BUN(尿素氨)和TBIL(总胆红素)、CK(心肌酶)、LDH(乳酸脱氢酶)、K+离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统计,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患者受检数据中的CREA(肌酐)、GLU(血清葡萄糖)溶血后通常会降低,两种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以及AST(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的数据,在开展溶血活动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检人员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分析对于整体检验结果来说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应针对血样溶血情况做好相应的生化检测工作,对于溶血样本的结果要加以纠正以及严重溶血的样本要重新采血。这对患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影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方法以45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纳入研究,观察血液标本在放置1h、2h、4h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验结果的变化。结果血标本放置时间不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结果(P>0.05);标本放置1、2h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值无明显改变(P>0.05),放置4h后APTT、Fib值明显低于放置1h(P<0.05);凝血酶时间(TT)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标本采集后最好在2h进行凝血项目检验,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凝血检验项目 影响因素 标本放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和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出现误差的52例临床血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找出造成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主要环节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患者自身原因有16例,比例为30.77%;采集原因有13例,比例为25.00%;标本送检原因有19例,比例为36.54%。标本检验原因有4例,比例为7.69%。结论只有注意每个环节,提升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重视度,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血液检验中出现的误差。

  • 标签: 血液检验 降低误差 关键性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接收的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平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P、ALB、CHE指标低于对照组,DBIL、TBIL、ALP、γ-GT、ALT、AST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指标异于健康人群,进行生化检验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生化指标 肝硬化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方法严格控制尿液标本污染。结果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质控措施,将尿液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工作纳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把标本合格率作为临床科室质控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努力将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控制到最低水平。结论做好尿液分析前质量保证工作,不仅需要临床检验的力量,也需要医院各职能科室和临床各科医生、护士、患者等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尿液 标本 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价值及意义,以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从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清蛋白/肌酐(UALB/Cr)、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尿UALB/Cr、血清α1-MG、CRP、CysC、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6%,显著高于单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10.9mmol/L以下。结论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可于不同时期发生变化,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对保证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糖 糖尿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食品类理化检验的研究与工作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对食用煎炸油的理化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提升检验准确性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食用煎炸油 理化检验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产生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血常规检测标本中选取1320例进行危急值的临床检验研究,对血小板的真假危急值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1320例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共检出血小板危急值62例,其中有真实危急值16例,比例为25.8%,假性危急值46例,比例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的产生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我们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假性危急值 临床检验 产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影响检验前质量因素的分析,找出能够控制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检验前各个工作环节的分析,找出可能会影响检验前质量的因素。结果通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影响检验前质量的不利因素,并找到了合理的控制途径。结论有效控制检验前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检验前质量 控制因素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于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60例健康人群,抽取5mL静脉血液,分装于两试管为两组,室温条件下规范离心分离为对照组,溶血状态下以规范化离心分离为观察组,检验血液样本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ALT、AST、CHOL、LDH、ALP与K+的检测值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IdA、BUN、GLU、Cr与TG检测值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导致血液生化等多项指标出现明显差异,因此需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采集、提取、存储以及检验操作规范。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98例,均予以5mL的静脉血液采取,分别装进两个试管分成两组,予室温自然下分离及规范离心98例试管血液作对照组,予溶血且规范化离心分离的试管血液98例作研究组,分析两组血液检验后相关血液指标比较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液样本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和钾离子(K+)检测值,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血液样本中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值,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血液标准中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肌酐(Cr)、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现象会造成血液生化相关检测多项指标显著变化,因此,血液检验中需严格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提取、存储和检验操作规范,进而有效提升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 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细菌检验标本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的9895例细菌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572例)和研究组(532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标本采集及处理,研究组对传统细菌标本采集、处理流程加以改进,实施规范化细菌标本采集、处理,比较两组的标本合格率。结果研究组的检验标本优良率、总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检验标本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标本采集、保存、运送、处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标本质量,从而确保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

  • 标签: 细菌标本 检验质量 采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检验报告单的污染情况,并进行菌种类型分析。方法在检验报告单上直接取样增菌后,对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300张检验报告单共检出细菌11种,17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2.0%)、表皮葡萄球菌(16.7%)和枯草杆菌(15.3%)为主。MRSA检出率为21.2%;MRCNS检出率为20.0%;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17.6%。结论检验报告单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应警惕因报告单为传播链而造成各种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检验报告单 污染情况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