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对其心理品质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针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共计在2019.4-2021.7期间选取病例50例,应用抽签法实施分组,每小组入组25例,考察组实施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一般组采取常规用药,观察指标: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结果:考察组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均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患者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改善社会功能。

  • 标签: 规范化小组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干预 积极心理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自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均确诊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76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的病情状况、社会技能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2组SDSS、BPRS、QOL-100量表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SDSS、BPR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QOL-100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可提升其社会技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个性化护理干预 社会技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计7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给予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应对方式及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凸显(P<0.05)。结论:使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改善其应对方式与关节活动度,值得使用。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给予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病(耐药性)实施延续性的医院-家庭督导护理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入选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施不同的护理办法,比对最终效果。结果:干预前对比分值差异小,干预后,研究组家庭负担分值降低,社会支持分值升高,排除家庭负担一项,其余均为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耐药结核病实施延续性家庭医院督导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家属的照护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家庭 联合督导 延续性护理 家庭负担 社会支持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社会功能、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作为入院时间,将116例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及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SSPI)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的变化情况、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试验组的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及阴性症状评分明显降低,SSPI评分、ADL评分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较高,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社会功能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糊状饮食对养老机构中度吞咽困难老人的效果。方法:将上制第三社会福利院介护中心(收住失能老人)长期入住院经口进食的34名服务对象按照配对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研究组采用改良饮食,干预前后观察每天剩余食物量及进餐时间并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对象每天食物剩余量及进餐时间差异无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对象每天食物剩余量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糊状饮对于养老机构中度吞咽困难老人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能够改善老人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

  • 标签: 糊状饮食 养老机构 中度吞咽障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孤独症患儿行中医针灸+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6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取样法”分单一组(综合康复训练,n=30)、研讨组(中医针灸+综合康复训练,n=3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行为能力、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比较,研讨组ABC值更高;SM值更高,CARS值更低;语言障碍更低;研讨组有效率(96.67%)高于单一组(80.00%),x2=4.043,p=0.044,P

  • 标签: 中医针灸 综合康复训练 孤独症 社会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1例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社会支持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显著(P<0.05),睡眠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在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P<0.01),且睡眠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P<0.01)。结论社会支持可直接预测认知功能,亦可分别通过睡眠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中介作用,以及睡眠质量、生命质量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预测认知功能。

  • 标签: 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社会支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链式中介
  • 简介:摘要2022年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立场文件:理解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BeSD)》(立场文件)发布。本文主要介绍了立场文件的主要内容,如BeSD调查工具、提高疫苗接种率的干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的立场等,同时结合我国的工作实际,为我国未来提高疫苗接种率提出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1)对疫苗接种的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工具包开展本土化工作;(2)将BeSD测量和监测纳入常规工作;(3)扩充免疫规划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广度;(4)科学设计和开展实施性研究。

  • 标签: 疫苗 接种 行为和社会驱动因素 立场文件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实施常规的护理与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实施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的可行性的价值。方法:选取的70例样本,选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70例样本随机分为两个组别:35例样本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另35例样本为研究组,实施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症状评分对比(P>0.05);经过干预后,研究组的思维障碍、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激活性等症状评分,与参照组的评分相比明显更低,组间评分对比(P<0.05)。干预前,两组间评分对比(P>0.05);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得分的社会支持评分,与参照组的分值相比,明显更高,组间对比(P<0.05)。研究组护理优23例,良9例,差3例,优良32例,优良率91.43%;参照组护理优14例,良11例,差10例,优良25例,优良率71.43%,组间护理效果对比(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实施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提升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老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收治的472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社会支持在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72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8.9%。结果467例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2.87±7.94)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7.32±22.17)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14.93±25.20)分;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244,P<0.01),社会支持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377,P<0.01),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71,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在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结论社会支持是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重视并提高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升老年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及健康水平。

  • 标签: 肿瘤 老年人 PICC 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支持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随访,研究组接受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症状评分、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阳性因子、阴性因子、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SAS、SDS评分、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阳性因子、阴性因子、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而PSP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缓解其负性情绪,并提升其社会功能。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精神分裂症 负性情绪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慢性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居家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共计选取社区慢性病患者80例入组,通过抽签法实施分组,单一小组40例。考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居家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参照组采取常规随访指导,患者负性心理评分。结果:考察组患者负性心理评分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居家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在社区慢性病患者当中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

  • 标签: 社区慢性病 社会心理 一体化管理 医院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施以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后对疾病发作情况与心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共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患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为本院ICU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按30例为病例基线抽取,将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实施干预,组间分别护理后对心功能与心绞痛发作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评估得出组间护理干预后,观察组LVEDD、LVESD测得值更低于对照组,LVEF呈更高水平(P

  • 标签: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 ICU 冠心病心绞痛 发作情况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综合性护理在住院老慢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社会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护理1周后对两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社会活动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社会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显著缓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能提升其社会活动能力。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住院患者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不良情绪 社会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家庭—社会三段式延续护理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入院的92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分成护理组和普通组,各46例;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普通组短,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普通组低,P

  • 标签: 生物-心理-社会 一体化护理 ICU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环节当中,开展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办法,对患者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日常生活能力以及BPRS评分指标的影响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式,探讨护理手段实际应用效果,面对本院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研究样本采纳时间范畴设置在2020.05-2022.04研究时间段内,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纳入30例患者,采取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统计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1)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2)日常生活能力;(3)BPRS评分指标。结果:(1)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开展护理计划后,患者社会活动能力预测值存在明显优化意义,(P

  • 标签: 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 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