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如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高职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本文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丸剂章节为例,融入思政元素,为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改革做出一些探索。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化瘀消肿洗剂配合紫榆膏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筛选 2019年1月 ~201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肛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创面为开放性伤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化瘀消肿洗剂通过多功能熏洗仪熏洗,紫榆膏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 3、7、14天创面渗液、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 1、7、14天创面的长度、深度以及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结果:术后第3、7、14天创面渗液、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第1天创面长度、深度无差异(p>0.05)的基础上,术后实施治疗的第7、14 、21天,两组患者创面长度、深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消肿洗剂配合紫榆膏具有化瘀消肿,生肌敛疮、止痛促愈等功效,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156例作为研究组,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并对患者不良反应类型和用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良反应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中,老人、儿童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用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率偏高,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数据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中会由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等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通过对不同药物以及临床反应的准确了解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具有的不良反应特点以及安全使用管理。方法:选择2018年期间内123例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9年期间内200例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比分析本院2019年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指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统计学显示,给药途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分类中,使用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进行对比发现,皮疹症状人数存在差异,P<0.05。但静脉炎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常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需对其重点观察并加以分析,以此保证患者使用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要点。方法选取医院出现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药房管理要点进行探讨。结果儿童、老年患者是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排名前5位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按照由低到高依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等是主要累及系统或器官;经对症处理和治疗后,8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治愈54例(67.5%),好转26例(32.5%),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与患者自身、药品及药品使用情况存在密切关系。在应用中药制剂开展治疗工作时需要严格监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为探索中药制剂对运动员血睾酮的影响,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定量系统综述。方法:采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2.0软件对所纳入文献的结果进行元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敏感性、效应量、发表偏倚、异质性,并通过亚组分析探索导致异质性的来源及亚组间效应量大小。结果:①中药制剂对运动员血睾酮影响的总效应量为0.60,总异质性为29%,Z检验及95%置信区间结果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男性的效应值是0.55、女性的效应值是0.81,性别的亚组间效应量检验结果Qint=3.95,P=0.04;1个月以内的效应值是0.59,1个月以上的效应值是0.83,干预时间的亚组间效应量Qint=1.65,P=0.02;中成药的效应值是0.56,中药汤剂的效应值是0.82,干预手段的亚组间效应量Qint=4.97,P=0.03。不同干预时间、性别以及干预手段的亚组间效应具有显著意义。结论:中药制剂可以中等程度提高运动员的血睾酮水平,且1个月以上的血睾酮升高效果好于1个月以内的;女性运动员血睾酮水平的影响效果要好于男运动员;中药汤剂效果要好于中药制成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用药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110例监测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措施。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集中在11—20岁及61岁以上年龄段,患者的性别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O.05),th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义(P<0.05),注射剂及口服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剂型(P<0.05),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用药管理,保证中药制剂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方法: 整理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我院临床使用中药制剂的 154 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报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7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学监护,观察组针对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经过对比分析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接受药学监护达到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39% ,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皮肤以及附件上,可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 ,实施针对性药学监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用药管理措施。方法:将我院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 110例监测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措施。结果: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集中在 11—20岁及 61岁以上年龄段,患者的性别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 P>O.05), th以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义( P<0.05),注射剂及口服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剂型( P<0.05),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用药管理,保证中药制剂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用药措施;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explore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Methods: 110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monitored and repor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au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dic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ge group of 11-20 years and over 61 years ol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xes of patients (P > O.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ithin t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ime period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injection and oral prepa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osage forms (P < 0.05) Higher than other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The incidence of skin and accessory damage,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P < 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administra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中药的制剂规模也在随之不断的加大,中药制剂的剂型以及品种也随之逐渐的增多。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医改条件下的医院中药制剂领域还存在尚未完善之处。到目前为止,我国医院的临床制剂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路程,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院制剂经验,也因此形成了其特有的制剂优势。医院制剂以其较为独特的临床处方以及合适的价格为临床药品的供应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2001年12月1日我国进行了新《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对医院制剂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医院制剂的发展也将逐渐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随着天然药物的不断推广应用,医院中药制剂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简介: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8-01摘要本文主要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含量测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控制制剂质量,保证药物的疗效及科学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