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乳腺癌超声发生诊断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根据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结果1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其中发现病变141例,正确率为94%;误诊6例(4%),其中叶状肿瘤、纤维腺瘤、炎症改变患者被误诊各1例,3例增生结节被误诊。8例患者漏诊,占5.33%。其中3例导管内癌患者,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和浸润性小叶癌患者各2例,PAGET病患者1例。结论超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仍然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因此在检查过程之中需要掌握好正确的检查方式,设置好仪器和声像图,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才能减少误诊漏诊事件的发生机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常规组采用乳腺微创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研究组为7.5%,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与研究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恢复率为80%,研究组为97.5%,常规组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手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疾病治愈率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收治的88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n=44),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方面的差异,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级别、继续哺乳情况以及术后乳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的分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7±0.22)次比(15.43±0.55)次、(10.70±2.90)d比(22.70±6.55)d,t=-17.027、-11.102,P均〈0.05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术后乳瘘发生及能否继续哺乳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4、15.529、14.864,P均〈0.050)。哺乳期乳腺脓肿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56,85.72%)。结论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患者创伤和痛苦,缩短愈合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早期阴道超声表现及鉴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予以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予以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的孕囊型、不典型孕囊型及破裂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彩超能够提升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2个乳腺癌(114例)的乳腺X线表现,依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分类标准,进行乳腺X线判读。结果:122个乳腺癌中导管内原位癌23例(18.9%),浸润性导管癌77例(63.1%),小叶原位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乳头状癌12例,粘液癌5例。导管内原位癌乳腺X线影像学多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21例(91%)伴钙化,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91%。浸润性导管癌1级多数不具备典型恶性征象,诊断BI-RADS-4a以上正确率为75%。浸润性导管癌2级(33例)和3级(40例)乳腺X线影像有相同的征象,二者较导管原位癌具有较明显的恶性征象,浸润性导管癌2级和3级诊断BI-RADS-4b以上正确率为77%。结论:按照BI-RADS分类标准判读乳腺X线影像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