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方法本文研究18例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常规治疗(包括面罩吸氧、吗啡镇静、利尿、血管扩张药、强心利尿、解痉平喘等)30min后呼吸困难、平喘症状仍未缓解,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及血气分析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即予以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后动脉血送检,血气检查及治疗前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治疗后心电图和治疗后4h心肌酶学改变,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HR、RR、BP及评价心功能分级。选用通气方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结果1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其他5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发绀未改善;肺部湿罗音没有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没有恢复正常;心率没有下降至恢复正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是有效且较安全的。这种方法可以治疗简单有效,但在治疗过程要更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早期ARDS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通气阶段配合心理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湿化,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呼吸、心率(HR)、血压(B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患者血PaO2、PaCO2、SaO2、OI变化。结果经无创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HR、BP趋于平稳,PaO2、PaCO2、SaO2、O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ARDS患者及时有效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及监护,能够迅速改善氧合状况,避免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是早期ARDS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两种改良后口咽通气道对脑外伤舌后坠患者鼾声呼吸的改善及预氧合的疗效观察,以及口咽通气道是否固定在位。方法选择入急诊抢救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实验组施行新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计划,对照组患者采用黄小春1改良的口咽通气道,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前气道有效改善鼾声呼吸时间及预氧合(SpO2≥95%)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达到预期氧合(SpO2≥95%)所需时间及改善鼾声呼吸时间明显短于于对照组者(P<O.05)。结论新改良口咽通气道可以迅速而牢固地开放气道,快速改善鼾声呼吸并达到预氧合(SpO2≥95%),从而改善患者缺氧症状,降低脑外伤患者病死率。
简介: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居家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肺通气功能、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要行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定时电话随访指导、定时家庭访视干预和随时咨询服务的过渡期护理.对照组仅提供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和随时咨询服务,总护理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状况、呼吸机管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生活质量、呼吸机管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过渡期护理模式为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服务,可维持患者肺功能的稳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尽管OSAHS发病率高,合并症多,对健康危害大,但确是可以治疗的疾病。由于OSAHS病因复杂,病情轻重各异,治疗方法应因人而异,强调个体化。一种方法疗效欠佳时,应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对于某些急诊病例,如并发心律不齐、心绞痛的OSAHS患者,应首选经鼻CPAP或BIPAP治疗,尽快解除睡眠呼吸暂停,减轻低氧,避免发生猝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吸痰后应用肺复张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将32例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肺复张组各16例,两组病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无差异(p>0.05),两组病人均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护理,肺复张组在吸痰后配合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复张。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肺复张组病人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肺顺应性明显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复张过程病人中心静脉压(CVP)出现一过性升高,未出现严重致命性并发症。结论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后配合肺复张治疗,能更好改善病人氧合,避免出现低氧过程,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0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48例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外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与脑外伤严重程度、类型以及硬脑膜的完整性有密切相关,主要发作形式为局限性发作,系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癫痫发作。结论脑外伤后在急性期尽早正确处理和通过手术消除潜在的癫痫病因可以降低癫痫发生率,系统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癫痫发作。
简介: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即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BiPAP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h及一周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h后及一周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aCO2明显下降,而PaO2显著上升,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iPAP在AECOPD的治疗中有确切疗效,可快速改善临床呼衰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围、性别、肥胖与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因打鼾到我院呼吸内科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onography,PSG)的132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AHI结果分为4组,同时测量颈围、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分析上述指标和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OSAHS患者当中男性多于女性,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围和体重指数明显增加,颈围在轻、中、重度OSAHS组与单纯鼾症组,重度OSAHS组与轻、中度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指数在轻、中、重度OSAHS组与单纯鼾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最低氧饱和度、睡眠时基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明显降低,夜间最长窒息时间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延长。结论OSAHS在打鼾人群中患病率高,肥胖和颈短粗是OSAHS的易患因素,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简介:目的观察i-gel喉罩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SAI-II级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i-gel喉罩组(I组,n=30)和表面麻醉组(C组,n=30)。前者通过i-gel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实施控制通气,后者常规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检查。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纤支镜进入前(T1)、进镜至咽部(T2)、声门部(T3)、气管内(T4)及纤支镜取出后即刻(T5)的6个时点血压(BP)、心率(HR)和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镜检期间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的镜检条件及镜检时间,调查麻醉满意度(由内镜医师评价)及患者满意度(由患者评价)。结果I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C组HR、MAP在各时点均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应时点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检查中出现呛咳、憋气、喉痉挛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P〈0.05)。I组患者的镜检条件明显优于C组[(8.27±1.53)分vs.(5.16±1.12)分,P〈0.05],镜检时间短于C组[(9.83±2.53)minvs.(16.52±4.38)min,P〈0.05]。I组患者均能在术毕3~8min苏醒,麻醉满意度[(91.3±7.8)分vs.(6.04±5.7)分]及患者满意度[(93.8±8.3)分vs.(48.7±6.6)分]均高于C组(P〈0.05)。结论i-gel喉罩通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能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控制患者的通气,克服了呼吸抑制问题,改善镜检条件,苏醒快速。
简介:目的:探讨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受到的社会支持。方法: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同仁医院、中医眼科医院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105例低视力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施测。结果:(1)低视力患者与社会常模进行比较,两者的SCL-90九个因子(除人际关系外)平均得分均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2)不同年龄组被试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五个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SCL-90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支持得分呈负相关,与客观支持与社会支持度上呈部分负相关。结论:低视力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观上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少,应注重低视力患者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