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核酸测定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 以对比分析的方式,在 2020年 2月 -3月期间医院发现的疑似丙型肝炎的患者当中选择出 10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及核酸测定工作,诊断出患者所患病症是否为丙型肝炎。结果 100例患者中,实际存在丙型肝炎的患者有 85例。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 80例,核算测定检测结果为 75例。结论 病毒抗体及核酸测定在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医院需要研究如何融合应用这两种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工作准确率。以方便后续拟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序完成丙型肝炎的治疗工作。
简介:摘要胰腺癌预后较差,被称为"癌中之王"。目前,其治疗手段多样,从最初闻名世界的Whipple术,到联合化疗、新辅助放化疗,再到新兴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但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十年来,胰腺癌的总体生存率未有明显改善。随着对肿瘤免疫的深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焦点。而溶瘤病毒疗法作为一种新颖的免疫治疗理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逐渐被学者接受。溶瘤病毒可以特异性地感染并裂解肿瘤细胞,不仅可依靠自身复制直接裂解肿瘤细胞,还能通过裂解肿瘤细胞释放免疫分子和肿瘤抗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此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使溶瘤病毒表达丰富的外源性目的基因,进一步可加强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效应。由于胰腺癌微环境的复杂性,溶瘤病毒单一疗法效果有限,联合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相对于其他肿瘤免疫疗法,溶瘤病毒疗法具有杀伤效率高、靶向性好、不良反应小、多种杀伤肿瘤途径避免耐药性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理想的肿瘤治疗新方法。笔者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对溶瘤病毒疗法的发展、相关溶瘤病毒的治疗机制及其在胰腺癌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主要原因,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本指南在2013年发表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基础上,更新了相应推荐意见,主要包括:(1)所有孕妇产前需筛查乙肝血清学指标;(2)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阴性母亲,其新生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通常不需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3)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越快越好)肌内注射1针HBIG,并同时肌内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越快越好),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疫苗;(4)HBsAg阳性母亲的早产儿或出生时健康状况不佳的新生儿,需要进行合理的免疫预防;(5)为进一步减少母婴传播,孕妇HBV DNA>2×105 IU/ml或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从妊娠28~32周可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当日停药,而孕妇HBV DNA≤2×105 IU/ml或HBeAg阴性,无需服用抗病毒药物;(6)不推荐以减少HBV母婴传播为目的的剖宫产;(7)HBsAg阳性母亲,即使母亲HBeAg阳性、乳头损伤或出血、新生儿/婴儿口腔黏膜损伤,均推荐母乳喂养;(8)如母亲产后需要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建议母乳喂养,同时随访新生儿是否产生不良后果;(9)对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7~12月龄时随访乙肝血清学指标,若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都阴性,尽快再次按"0、1、6月"方案接种3针乙肝疫苗。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暴发流行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流行的手段。2019-nCoV与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同属于β-冠状病毒。基于对SARS-CoV和MERS-CoV的了解,科学家对2019-nCoV病毒特征的研究、候选抗原及表位的鉴定、动物模型的建立、免疫应答的检测,疫苗的设计等工作取得了快速进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研发也取得了快速进展,新冠疫苗类型几乎涵盖了目前疫苗研究的所有形式,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与DNA疫苗)等。至2020年3月,已有2项新冠疫苗进入了Ⅰ期临床试验,分别为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天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发的基于腺病毒载体的重组新冠疫苗和美国Moderna公司的mRNA 疫苗,两种疫苗均以2019-nCoV的刺突蛋白为抗原靶标。同时,新冠疫苗研发仍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如2019-nCoV病毒抗原特征、抗原变异、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特征以及对老年及基础病人群是否具有保护,新冠疫苗量产的生产工艺等方面仍需要更多的研究。疫苗研发具有其固有规律,在加快速度的同时,保证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是必须的前提。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 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依据 护理干预内容 的差异性,将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入院治疗的 54 例病毒性脑炎 患儿 分为参照组( n= 27 ) 与研究组( n= 27 ) 。前组选择 常规护理 ,后组应用 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 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 。 结果: 研究组发热、恶心呕吐 、 头晕头痛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其治疗效果,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意识障碍改善时间与住院治疗的时间。
简介:摘要2020年的春节,猪年将尽,鼠年将启。就在人们准备年末返乡省亲、全家团圆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了,全世界人民迅速陷入一场无硝烟的抗疫之战。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历了局部暴发、社区传播和越境传播三个阶段,是人类近几十年来防控难度最大、传播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目前仍没有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部分具有潜在抗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正加紧疗效验证,疫苗也尚在研发中。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少数国家和地区尚未实现可防可控局面。中国政府与人民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经过艰苦卓绝的狙击战,已经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很好的控制了疫情。我国也进入了常态化、专业化的疫情防控阶段。此刻,回眸一瞬,颇有感慨。
简介:摘要: 第 八人民医院观察八区在 2020 年 1 月收治了 14 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人,她们都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最小年龄只有 2 岁半,最大是 63 岁,最后经过 胸部 CT 检查及 核酸的检测。 有 3 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全国疑似病例累计已达到六十万人以上,这数据无比庞大,那么通过这几天对他们的观察和护理中,发现大部分患者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 我们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 ,多加于安慰与关怀 , 并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尊重她们,最后得到了她们一致的好评。 现在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其流行过程具有一系列特殊影响因素和条件。本次疫情中,病原体“新”,使人产生“疑惑”;起病“缓”,给临床带来“迷惑”;传染源“杂”,给防控造成“困惑”;传播途径“易”,促使发病“剧增”;人群易感性“高”,引起“高发”;加之自然因素“复杂”和社会因素“叠加”,是本次疫情广泛传播流行的明显特征。我国采取的积极有效防控策略和措施极大改变了本次疫情的自然流行过程和轨迹,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的高度肯定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赞扬。但认真总结,深入思考,从全局和长远谋划、实现中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将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期的艰苦工作。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认识 15 例 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 。 方法 采集患者的病史、中医证候及诊疗过程资料, 对 15 例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首发症状以发热多见,常伴 有 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乏力、腹痛、腹泻、纳差;实验室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白细胞数、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肺部 CT 平扫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 结论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是新型冠状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方法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