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综合叙述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旨在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喹诺酮类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 简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连续输注的配伍禁忌情况进行汇总和探讨,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菌药物 连续输注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关药物政策对呼吸内科药物使用的影响,并为医院呼吸内科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帮助与指导。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2015年的92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率、药物利用指数和病原学检验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统计学统计。结果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90%,共涉及6类14个品种;联合用药率为24.6%,病原学送检率为92.7%,阳性率为15.8%.DDDs排序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美洛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结论目前我院在临床呼吸内科的药物使用上,基本符合国家药物政策的规范和要求,但在新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下,将可能发生深刻的改变。

  • 标签: 药物政策 呼吸内科 药物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肝损伤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112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针对不同种损害机制的肝损伤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的临床反应。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分为超敏和中毒两种机制,表现为肝细胞型和胆管型损伤两种表现。如果可以早期明确上述原因,肝功损伤可以获得更快的好转或治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药物的配制时的质量管理方案。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对药物配置环节的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中总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案,及时将错误改正。采用2016.01到2016.06之间系统给出的静脉输液的药品配置方案40例作为对照组,2017.06到2017.12之间医嘱开出的药品配置方案4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个小组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概率。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的所有药品配置方案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占比要明显比对照组低,并且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药物配置的时候需要注意各类药物之间的反应情况、药品配置的顺序、是否存在禁忌成分以及溶解度等,这些都对药品的质量管理具有关键性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药品配置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比较针对胃出血患者分别以传统药物和胃镜辅助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本院内科病房接收的患胃出血的1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确诊后以传统药物用药治疗;治疗组共50例,确诊后以胃镜辅助药物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对比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且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结果治疗组50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50例治疗后的止血时间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少(P<0.05)。结论针对胃出血患者以胃镜辅助药物治疗的疗效较传统药物治疗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胃出血 传统药物 胃镜 临床疗效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抗抑郁症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方法选取几种常用的抗抑郁症药物,对其作用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米氮平能够阻断多种类型的5-HT受体,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米替林,约为5%,与乙醇、安定以及其他中枢性抗抑郁剂联用,会发生运动神经功能损害。米安色林能在临床中能够加剧乙醇对于中枢的抑制作用,应用期间应注意禁酒。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应用中容易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并且与药物浓度有很大的关系,它能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中毒,如卡马西平、利福平、苯巴比妥等多种药物对其浓度都有影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强,克服了三环类抗抑郁症药物的诸多不良反应。结论进行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结合各种抗抑郁症药物的作用特征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药物相互作用等,选择合适药物进行症状抑制和改善。

  • 标签: 抗抑郁症药物 作用特征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记录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原来的75.6%下降到56.4%,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由(21±0.2)次减少到(15±0.61)次;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也有所减少;在特殊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比干预前要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有巨大的影响,它的实行能够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提高门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门诊 应用 影响
  • 简介:目的对门诊处方中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门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为标准,结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结果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基本合理,没有发现联用CYP3A4抑制剂,但有5种CYP3A4底物和地高辛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存在安全隐患。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注意观察,避免与CYP3A4抑制剂或其底物联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用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涉及药物。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药物性肝损伤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按照肝损伤疾病类型将患者划分为A组(肝细胞型肝损伤)、B组(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和C组(混合型肝损伤),应用回顾性分析的办法,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主要涉及的药物。结果1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诊断分型肝细胞损伤型55例(55%)、胆汁淤积型20例(20%)、混合型25例(25%),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纳差、乏力、上腹不适、黄疸、尿黄、呕吐等。疾病治疗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32例(32%),使用镇痛解热类药物治疗44例(44%),使用其他药物治疗24例(24%),其中单一用药29例(29%)、联合用药71例(71%),且联合用药2种药物30例(30%)、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药物41例(41%)。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疾病无明显的临床特异性,在临床治疗中,要加强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根据肝功能检测和诊断分型分析,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疾病特征 肝功能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进 贺容丽 赵冬雁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09
  • 出处:《中外医药研究》2023年6期
  • 机构:武汉科福新药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5
  • 简介:摘要:药物检验中药物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技术的研究是保证药品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不断进步,准确分析药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和规范检验方法的建立变得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对药物检验中药物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药品质量控制和公众健康保障的能力。

  • 标签: 药物检验 药物成分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中药药材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成分的分析与含量测定对于药物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中药物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技术,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同时,讨论了这些技术在中药药材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药药材 药物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片剂药物在预处理时所采用的溶解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应用在药物含量的测定当中,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超声处理、手动振摇和调速振荡的方法应用在几种片剂药物的溶解处理当中,并对药物含量实施一定的测定,重点分析测量的相关结果。结果:进过一定的试验和对比之后发现,超声处理在溶解效果方面更佳,且操作起来较为方便。结论:在对片剂药物实施预处理时,可以优先使用超声处理的方式进行含量的测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片剂药物 溶解方法 药物含量 测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