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到2013年5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结果29例行LC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4±1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5.6±16.8)ml,平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6.7±20.3)h,平均住院时间为(4.1±2.7)d。1例中转开腹。结论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实施LC,疗效甚佳,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与临床敏感株在蛋白种类上的差异,构建不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质谱非标记的方法(LC-MS)鉴定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蛋白质类型,通过与临床敏感株比对,构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与临床敏感组相比阿米卡星耐药组有856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显著上调的有332种,明显下调的524种;与临床敏感组相比利福平耐药组有726种差异蛋白,其中有441种明显下调,285种明显上调。阿米卡星耐药组与利福平耐药组相比有141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下调67种,上调74种。结论耐多药结核杆菌与临床敏感结核分枝菌株在蛋白种类与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胆道损伤,促进Lc普级应用。方法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3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29例胆道损伤病例进行研究,分析Lc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研究预防胆管损伤的措施。结果Lc胆道损伤在各级医院,各级医师都有发生,而以基层医院和初学者发生率最高,并且多在手术后发现。损伤性质中以胆管横伤最常见,而解剖变异和三角区炎症粘连是Lc胆管损伤最常见因素。结论胆道解剖变异、病理因素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能与胆道损伤关系密切,了解胆道组织生理构建、Lc技术特点有利于预防胆道损伤。手术医师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处理可能导致Lc胆道损伤的不利因素,提高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适时中转。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一例脊柱变形患者的LC手术护理体会。方法:手术室护士针对其脊柱变形的特殊情况,对其进行特殊的手术体位护理,同时器械护士备齐手术所需所有物品以便配合完成手术。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此手术。结果:LC术后后,该患者安全送回病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12天后顺利出院。结论:此例手术患者情况特殊,20年前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变形。手术室护士根据其特殊情况,术中为其进行特殊的手术体位并妥善固定,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手术室护士整台手术的默契配合,无菌操作的慎独精神,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敏捷反应,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