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外翻拖出式直肠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5cm,A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数据库中,抽取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中低位直肠癌30例作为对照组(肿瘤下缘距齿状线5~10cm,B组).观察两组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60例均保留了有控制大便功能的肛门,A组术后恢复进食两周内每天大便次数多于B组(P=0.025),术后6个月后.两组每天排便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均各有1例吻合口漏,B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至2年,两组均有1例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直肠恶性肿瘤 腹腔镜 直肠超低位切除 经肛外翻拖出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中西结合微创法治疗拇外翻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拇指外翻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的临床护理和治疗一直是临床中关键性的研究课题,为了促进拇指外翻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也对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对比实验。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西结合微创法治疗拇外翻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中西结合微创法 拇外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外翻切除式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术对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术式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研究组采取外翻切除式NOSES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肛门功能指标[肛管缩榨压、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Wexner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疼痛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0.56,均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88、7.42,均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肛管缩榨压均低于术前[研究组:(177±10)mmHg(1 mmHg=0.133 kPa)比(184±10)mmHg,t=3.22,P<0.001;对照组(178±10)mmHg比(184±10)mmHg,t=2.36,P=0.020];Wexner评分均高于术前[研究组:(9.0±1.2)分比(7.9±1.2)分,t=4.26,P<0.001;对照组:(10.3±1.2)分比(7.9±1.2)分,t=7.80,P<0.001],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t=4.57,P<0.001)。两组术后1天APTT、PT均短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天APTT、PT均短于对照组[APTT:(26.2±2.2)s比(28.3±2.2)s,t=4.23,P<0.001;PT:(9.34±0.17)s比(11.03±0.41)s,t=24.93,P<0.001]。两组术后1天IL-6、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天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6:(8.6±2.2)ng/L比(17.2±3.1)ng/L,t=14.26,P<0.001;CRP:(2.16±0.22)mg/L比(2.99±0.24)mg/L,t=15.84,P<0.001]。两组术后1天NGF、PGE2、NPY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天NGF、PGE2、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GF:(302±7)pg/ml比(319±8)pg/ml,t=9.76,P<0.001;PGE2:(189±4)ng/L比(196±5)ng/L,t=6.56,P<0.001;NPY:(164± 10)ng/L比(177±11)ng/L,t=5.36,P<0.001]。结论外翻切除式NOSES术可有效缩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凝血功能和肛门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因子水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功能恢复 外翻切除式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应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在35~68min之间,平均为(42.6±3.0)min;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6.7%(29/30);术后AOFAS评分为(83.8±6.8)分,高于术前的(47.0±6.5)分,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患者应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拇外翻 小趾内翻畸形 微创截骨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在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多模式镇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9月至2020年3月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单侧或双侧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49例,根据手术结束后是否予以超声引导下PSNB分为PSNB组和Oral组。PSNB组(14例)术毕行超声引导下PSNB,以0.5%罗哌卡因15 ml单次阻滞,并应用联合口服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塞来昔布)镇痛;Oral组(35例)术后仅使用口服止痛药。观察术后6 h静息时和第1 d静息/运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24 h内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阿片类药物补救率、不良反应和麻醉满意度。结果PSNB组和Oral组术后6 h静息NR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0分和3.0分(P<0.05);第1 d的静息、运动NR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0.0分、1.5分和1.0分、3.0分,24 h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4.3%(2/14)和22.9%(8/35),需要阿片类药物补救镇痛的患者分别占7.1%(1/14)和2.9%(1/35),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NB组未出现不良反应,Oral组1例腰麻后头痛,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均为100%。结论加入PSNB作为腰麻下踇外翻截骨矫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一环,能提高术后6 h的镇痛效果,但并未明显减少术后使用止痛药。

  • 标签: 坐骨神经阻滞 多模式镇痛 踇外翻截骨矫形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以外固定支架技术为对照,探讨外固定支架辅助钢板技术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矫正并获得随访的22例(25膝)股骨远端外翻患儿的相关资料,术中均即刻矫正畸形,根据畸形矫正后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外固定支架辅助钢板矫正组(外固定+钢板组),8例(9膝),男5例(6膝),女3例(3膝),左侧5例,右侧2例,双侧1例,骺板未闭合4例,骺板闭合4例,年龄(14.04±1.99)岁(范围11.7~18岁);外固定支架矫正组(外固定组),共14例(16膝),男6例(8膝),女8例(8膝),左侧8例,右侧4例,双侧2例,骺板未闭合9例,骺板闭合5例,年龄(13.33±1.88)岁(范围10.1~16.5岁)。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评估下肢机械轴线偏移(mechanichal axis deviation,MAD),测量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mechanich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 mLDFA),并记录肢体不等长(limb length discrepancy, LLD)变化。记录术后6周,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对外固定+钢板组与外固定组患儿术后2、6周,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舒适度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截骨端愈合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外固定+钢板组与外固定组患儿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固定+钢板组随访时间26个月(范围12~40个月),截骨端愈合时间(4.00±0.66)个月,mLDFA术前73.33°±4.12°,术后87.89°±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2,P<0.05);外固定组随访平均36月(范围22~42个月),截骨端愈合时间(4.41±0.61)个月,mLDFA术前73.31°±3.95°,术后87.3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18,P<0.05);两组患儿术后MAD均恢复正常,截骨端愈合时间以及术后mLDF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14,P=0.150;t=0.845,P=0.411)。两组之间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6周,3、6个月时随访外固定+钢板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6;t=10.988;t=5.037,均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0,P=0.336)。两组之间术后舒适度比较,术后2、6周,3、6个月时外固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外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09,t=8.666,t=12.722,t=7.135,均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9,P=0.394)。外固定+钢板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组术后均存在轻度针道感染。结论与外固定支架技术相比,外固定支架辅助钢板技术亦可精确矫正股骨远端外翻畸形,截骨端愈合满意,术后患儿舒适度更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且无针道感染风险,并发症更少。

  • 标签: 外固定器 股骨 膝外翻 截骨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炎引发的内外翻畸形采取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接诊的9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拍摄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检查患者病变,经检查后对图像分析,观察患者关节内外翻情况。结果:膝关节0级病变12例,I级病变21例、II级病变38例、III级病变14例、IV级病变5例,占比分别为13.33%、23.33%、42.22%、42.22%、15.55%、55.55%。发生膝关节内翻21例、膝关节外翻9例,分别占比23.33%及10%。结论: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可观察患者膝关节病变情况,显示完整的关节结构,并测量下肢力线,诊断患者是否发生关节内外翻,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 膝关节炎 内外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脱细胞牛心包补片联合睑板缩短术治疗下睑麻痹性睑外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下睑麻痹性睑外翻手术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脱细胞牛心包补片的内侧于内眦韧带和睑缘内侧进行固定,补片的外侧于睑缘外侧进行固定,并且均联合应用睑板缩短术。随访6~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术后存在2 mm或以上睑裂闭合不全者4例(13.33%)。巩膜暴露程度术前为(3.12±1.23)mm,术后减少至(-0.05±0.74)mm(t=13.54,P=0.001);睑裂闭合不全术前为(6.18±1.86)mm,术后减少至(1.96±2.16)mm(t=11.68,P=0.002)。结论脱细胞牛心包补片联合睑板缩短术治疗下睑麻痹性睑外翻安全有效。

  • 标签: 睑外翻,麻痹性,下睑 缩短术,睑板 补片,心包,牛,脱细胞
  • 简介:背景:第1跖楔关节融合是治疗拇外翻的的重要手段,但单纯应用这一技术尚不能很好地矫正拇外翻,联合应用Akin截骨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目的:观察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拇趾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趾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31例43足。其中男4例6足,女27例37足;年龄为42-84岁,平均(60.5±8.6)岁。测量术前、术后的HVA角和IMA角,并对患者进行AOFAS跖趾关节评分。结果:31例43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0.7±3.3)个月。HVA从术前的37.7°±7.6°改善为术后的10.8°±3.6°(P〈0.01)。IMA从术前的14.3°±3.8°,改善为术后的5.8°±2.3°(P〈0.01)。AOFAS评分从术前的(48.6±6.8)分改善为术后的(83.5±5.3)分(P〈0.01)。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者无跖楔关节不融合现象发生,无拇外翻复发出现。结论: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趾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不适用于轻度拇外翻以及不合并第1跖楔关节松弛的患者。

  • 标签: 外翻 第1跖楔关节 融合 Akin截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ilver手术联合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临床上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常规截骨方法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在随访两组患者33个月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的活动度数以及关节的功能评分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两组患者33个月后发现,实验组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4,功能评分平均为86.3分,KSS评分平均为81.7分;对照组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22.3,功能评分平均为80.3分,KSS评分平均为73.7分;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外翻畸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创手术对足拇外翻伴锤状趾及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及借鉴。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 20例足拇外翻同时伴有锤状趾及小趾内翻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并跟踪随访患者半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半年内翻角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显示优秀 14例,良好 5例,差 1例。结论:使用微创手术对足拇外翻伴锤状趾及小趾内翻畸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外翻状态及畸形情况,降低疼痛程度,患者预后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 足拇外翻 锤状趾畸形 小趾内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正骨手法结合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与跖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并统计在本院2020年1月--2022年9月时间段内就诊治疗拇外翻患者66例,采用登记病例序号法分为2组,参照组实施西医微创手术治疗,探究组则联合中医正骨手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探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效率统计分别为96.96%、72.72%,数据对比中存在较大差异性(P

  • 标签: 正骨手法 微创治疗 拇外翻 截骨端位移 跖痛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大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的医院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辅助下大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及腹腔镜直肠前切除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低,日均排便次数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腹腔镜 大肠外翻拖出式手术 结直肠癌 有效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胫骨髁外翻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8例,起始时间2022年11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11月份,所有患者均行胫骨髁外翻截骨术治疗陈旧性内侧胫骨平台,合并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发生胫骨髁外翻截骨术至患者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时间在50-168个月之间,平均在112.3±32.6个月;患者的内翻角度范围在6.79-14.58度,平均角度为10.87±2.54度,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三个月拍摄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对患者的内翻角度进行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JLCA、胫骨平台后倾角,对患者术前、术后下肢力线以及膝关节对合状态。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第3、第12个月的患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通过随访后,患者术后三个月的内翻角、JLCA明显得到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过胫骨髁外翻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内翻畸形,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提倡。

  • 标签: 胫骨髁外翻截骨术 创伤性膝关节炎 早期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6月~2024年06月本院收治的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患者64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组32例,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31(96.87%)高于对照组25(78.13%),P<0.05。结论:运用微创截骨矫正术运用在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治疗中,可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截骨矫正术 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崎形 疗效
  • 简介:摘要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推动高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逐步影响到工业生产乃至人们日常生活。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变电运维发展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基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关键设备(合并单元MU)安全运行维护的关键技术,阐述其运维保护机制,重点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原理故障保护装置及预防性维护合并单元MU,经过对比分析几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最后提出一种五联锁系统。经过实例验证,该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变电站工作效率的实际提高,大大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合并单元 运维关键技术 防误操作 压板五防联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膝外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Ⅰ科行TKA的21例膝外翻患者资料,男5例,女16例;年龄62~78岁,平均66.7岁。应用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完成TKA,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应用效果。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10个月至4年(平均16.3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股胫角由术前的17.6°±5.7°改善为6.3°±1.2°,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1.3°±5.8°改善为102.4°±7.5°,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38.2±5.7)分提高至(87.5±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评估显示假体稳定,无松动及骨溶解发生。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应用于膝外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提供精确的截骨,有效纠正力线,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膝外翻 3D打印技术 截骨导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判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膝关节病变并发膝外翻畸形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撷取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 35例老年膝关节病变并膝外翻畸形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后,病例临床指标比较有统计的差异性( P< 0.05);手术后随访 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 8.57%。 结论:老年膝关节病变并膝外翻畸形治疗中,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情况等方面。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 膝关节病变 膝外翻畸形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