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气管支气管结核容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管腔闭塞型是瘢痕狭窄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本文报道1例结核后左主支气管闭塞的患者,在CT引导下机械打通狭窄段,结合球囊扩张及二氧化碳冻融治疗使左肺复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散状体外冲击波对儿童前臂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超声引导下接受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前臂骨折延迟愈合患儿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9.44±3.75)岁(范围3~15岁);均为闭合性前臂骨折,其中尺骨13例、桡骨5例;初次治疗方式:髓内钉固定8例,克氏针固定4例,钢板固定2例,外固定架固定2例,保守治疗2例;骨折不愈合分型:肥大型14例,萎缩型4例;病程为4.0(3.0,6.0)个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均拍摄患侧前臂正侧位X线片。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和Fernandez-Esteve X线评价骨痂等级标准评价愈合情况。结果患儿均完成治疗并获得6个月随访。以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为骨性愈合标准,患儿在治疗后6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11例,愈合率为61.11%(11/18)。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Lane-Sandhu X线评分分别为3.0(1.0,4.0)分、6.0(4.0,8.0)分、10.0(5.0,12.0)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rnandez-Esteve X线评价骨痂等级标准评分分别为:1.0(1.0,2.0)分、3.0(2.0,4.0)分、4.0(3.0,4.0)分;术前与术后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不同随访时间点的Lane-Sandhu X线评分与Fernandez-Esteve X线评价骨痂等级标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年龄、性别、骨折不愈合类型、冲击波治疗次数、初次固定距第一次治疗间隔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散状体外冲击波可有效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延迟愈合,X线评分有显著提高,可作为治疗儿童骨折延迟愈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儿童 前臂 骨折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折,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后路关节腔注射对照,评估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阻滞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金湖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肩袖间隙组和关节腔组,每组30例。肩袖间隙组进行2次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阻滞治疗,关节腔组进行2次超声引导下后路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疼痛干扰睡眠评分(SIS)、Constant-Murley关节功能与患者感知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各方向PROM、SI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1、2、3个月时VAS评分、SI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时点两组间VAS评分、S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肩袖间隙组明显高于关节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3个月时两组患者前屈、外展、后伸、内旋活动度均明显改善,治疗后2、3个月时外旋活动度明显改善,治疗后各时点肩袖间隙组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关节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个月时肩袖间隙组GPEs评分明显高于关节腔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阻滞与后路肩关节腔注射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疼痛、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肩袖间隙阻滞在前屈、外展及外旋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更佳。

  • 标签: 肩袖间隙 原发性冻结肩 超声检查,介入性 注射,关节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改良肋锁间隙(CCS)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前臂手术的效果。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前臂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一点注射对照组(C组)和两点注射改良组(T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CCS臂丛神经阻滞,C组在CCS前室进行一点注射,T组在CCS前、后室进行两点注射,2组注射药物均为1.0%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记录注射局麻药后5、10、15、20、25和30 min各支神经的阻滞效果、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注射局麻药后5~20 min时桡神经运动阻滞率、10和15 min时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感觉阻滞率、15~30 min时正中神经运动阻滞率和20~30 min时尺神经感觉及运动阻滞率升高,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缩短(P<0.05)。2组阻滞持续时间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CCS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前臂手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超声检查 臂丛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前臂 肋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超声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粘连性深部盆腔脓肿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介入室治疗的粘连性深部盆腔脓肿患者24例,经臀部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远端肢体疼痛等,观察术后患者体温下降趋势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脓肿最大径等指标,统计出血、疼痛、感染、肠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4例患者共28个脓肿均成功经臀部置管,引流后脓肿消失,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22个月,无脓肿复发,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粘连性深部盆腔脓肿路径安全,疗效确切。

  • 标签: 超声引导,经臀部 盆腔脓肿 置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良好的肝癌裸鼠异位种植瘤不完全消融模型,探索残余癌分子景观的改变。方法将8只免疫缺陷BALB/c裸鼠以MHCC97-H肝癌细胞系建立异位种植瘤模型,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实验组进行模拟临床肝癌不完全消融,对照组仅进行假消融。通过超声诊断仪、热成像相机、大体病理、HE染色、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评估模型间的差异性改变。结果肝癌裸鼠异位种植瘤全部获得成功。实验组热成像相机监测针尖周围肿瘤温度位于50~73.9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E染色大多显示为坏死区域-变性区域-肿瘤细胞区域共存的现象,坏死区域为(23.75±13.77)%,变性区域为50%(30%)。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显示体内外不完全消融模拟模型中存在数百个交集稳定分子景观。结论通过成功建立肝癌不完全消融残余癌的裸鼠异位种植模型,可为分子层面上研究不完全消融残余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条件。

  • 标签: 不完全消融 肝癌 异位种植 动物模型 分子景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运用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收治的58例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3例,女25例,无拇指外伤史,术前X线摄片排除骨关节疾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成手术切开组(A组)及B型超声下勾刀切割组(B组)。A组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4±1.1)岁,患侧为左侧16例,右侧14例;B组患儿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为(2.3±0.8)岁,患侧为左侧16例,右侧12例。A组患儿行腱鞘切开松解术,B组患儿行B型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收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综合疗效及瘢痕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B组患儿切口小,瘢痕程度轻,早期疼痛改善明显;切口长度在B组为(1.9±0.8) mm, A组为(12.5±1.4)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瘢痕情况评分在B组为(2.1±0.7)分,A组为(4.7±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 d的疼痛评分在B组为(1.5±0.5)分,A组为(2.7±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儿均完成随访,两组患儿末次随访均无复发,疗效评定均为A级,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复查B型超声均未见A1滑车处出现增生、粘连等情况,肌腱滑动情况良好。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微创、瘢痕小、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腱鞘炎 疼痛 超声检查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CCB)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ISB)对上肢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连续CCB术后镇痛组(C组)和全麻+连续ISB术后镇痛组(I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CCB或ISB,操作完成后于全麻下进行手术,术毕连接电子镇痛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用量;记录神经阻滞完成后5、10、15、20、25、30 min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术后8、12、24、48 h运动与静息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和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和置管顺利,均未出现阻滞相关并发症。C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I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完成后5、10 min时,C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成功率均高于I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C组术后8、12、24、48 h静息与运动疼痛NRS评分均降低(P<0.05),且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CCB可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

  • 标签: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注射法与传统多点穿刺注射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接受注射治疗的100例冻结肩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点穿刺组(S组)和多点穿刺组(M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盂肱关节腔联合肩峰下滑囊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鞘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肩关节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评价结果以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总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注射治疗操作时长、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治疗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恢复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和SRSS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ROM中前屈、后伸、外展和体侧外旋的角度以及后伸内旋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S组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SRSS总分、AROM、治疗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患者恢复满意度与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注射治疗平均操作时长为(3.5±0.8)min,明显短于M组(5.6±1.1)min(P<0.05);S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单点穿刺法行多部位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非劣效于传统多点注射法,临床操作时长更短,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冻结肩 单点穿刺 注射,关节内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肝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n=54)和正念减压疗法组(n=54),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正念减压疗法组患者护理后CP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念减压疗法组患者护理后情绪、感觉、认知、行为评分及PFS-R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念减压疗法组患者护理后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评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好。

  • 标签: 常规健康教育 正念减压疗法 CT引导 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传统的开颅手术易带来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脑水肿、感染或发热以及脑脊液漏等,严重者甚至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因而,临床上急需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尽力避免以上弊端。磁共振引导下的激光间质热疗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方法,通过消融致痫灶,使其产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同时也减少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针对LITT治疗各类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26例(31个肿瘤)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55岁(范围:40~77岁)。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12例。肿瘤最大径(2.3±1.0)cm(范围:1.0~4.2 cm)。通过肿瘤最大径进行1∶1匹配同期收治的27例非心包下患者共36个肝脏恶性肿瘤。心包下肿瘤被定义为在矢状位或冠状位成像中距离心包≤1 cm的肿瘤。记录消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估其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主要技术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收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消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心包下组射频消融术后肿瘤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80.8%(21/26),非心包下组为92.6%(25/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时随访评估未见肿瘤局部进展的证据,主要技术有效率均为100%。心包下组2例患者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至心包距离≤5 mm是影响射频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0,95%CI:0.001~0.454,P=0.014)。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当患者心脏附近(肿瘤边缘距离心包距离≤5 mm)存在肿瘤时,需要特别注意制定详细合理的消融计划以尽量减少肿瘤残留。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心包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B)在我国广泛开展,成为消化道及邻近器官病变诊治的重要手段。随着EUS-FNA/B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展EUS-FNA/B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指南在现有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更新,针对EUS-FNA/B的临床指征、操作技术、标本处理、围手术期管理、学习与培训等方面,以问答的形式提出了21个临床关注的问题和37条推荐意见,以期指导EUS-FNA/B的规范化应用。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细针 细针抽吸术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在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间肺内小结节采用自体血CT引导下经皮穿刺辅助定位的患者共30例,定位结节36枚,术前24 h内完成定位后进行手术,统计分析定位效果、并发症、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案等相关资料。结果CT显示结节直径4~17 mm,平均(9.22±3.51)mm。病灶与胸膜垂直距离0~20 mm,平均(6.97±5.73)mm。穿刺胸膜进针点与病灶间距离1~36 mm,平均(10.97±7.70)mm。定位成功率93.3%。从确定穿刺路径至定位完成平均操作时间为(13.38±6.09)min。穿刺后出现中等量气胸1例、少量气胸1例、少量血气胸1例、少量血胸1例,肺内血肿形成2例,均未予以特殊处理,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0%。36枚结节中手术方式采用楔形切除26例(72.2%),肺段切除5例(13.9%),肺叶切除5例(13.9%)。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8例。结论自体血用于外周胸膜下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定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是一种理想的定位材料。

  • 标签: 肺小结节 自体血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结石移除术治疗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1例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非放射性(即内镜超声引导)的ERCP手术治疗。术中采用选择性胆管插管,置入内镜导丝,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的形态,再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沿导丝置入腔内超声检查(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的超声小探头,观察记录胆总管结石情况,取出探头后,通过网篮或球囊取石,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匀速低压冲洗胆总管,并再次置入探头以确认胆总管结石取净。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治疗,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术前与术后48~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患者ERCP后经取石网篮和取石球囊取出结石,取除结石数量与IDUS探头扫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相符,术毕放置鼻胆引流管。8例患者因结石较大,需行柱状球囊乳头扩张或机械碎石术,而孕妇不能采用常规镇静或麻醉,故予留置胆道塑料支架,待分娩后再予相应治疗。6例患者发生ERCP术中并发症,其中5例程度较轻。3例患者ERCP术后出现腹痛,无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24 h内疼痛消失;2例患者出现轻度胰腺炎,保守治疗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度迟发性出血,及时发现后予内镜下钛夹夹闭止血治疗后好转。结论非放射性ERCP治疗妊娠期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胆总管结石病 腔内超声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ESP)阻滞用于全麻Nuss术患儿的效果。方法择期行Nuss手术患儿32例,年龄4~1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6):ESP阻滞+全麻组(EG组)和全麻组(G组)。EG组麻醉诱导后行双侧ESP阻滞。术毕2组患儿均进行静脉镇痛。于入PACU、术后1、6、12、24及48 h时记录静态和咳嗽时FLACC评分,若静态评分>4分,可根据患儿及家属要求给予口服布洛芬5.0~7.5 mg/kg。记录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芬太尼及布洛芬使用情况;记录术后低氧血症(SpO2低于90%)、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记录EG组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及皮下气肿的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G组比较,EG组术后12 h内静态FLACC评分及术后6 h内咳嗽FLACC评分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芬太尼和布洛芬使用率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气管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异丙酚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侧ESP阻滞(每侧0.3%罗哌卡因0.5 ml/kg)可减少全麻Nuss术患儿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促进患儿短期预后。

  • 标签: 竖脊肌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全身 儿童 漏斗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式教育引导对初产妇孕晚期心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拟分娩的初产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前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情景结合互动式综合教育。分别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娩方式的选择及产妇母乳喂养能力进行客观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自评量表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观察组对自然分娩的选择率为72.50%,对照组对自然分娩的选择率为35.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观察组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样式教育引导有助于改善初产妇孕晚期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有助于促进自然分娩和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有效掌握。

  • 标签: 多样式 教育 初产妇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引导式自我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结合引导式自我康复训练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和随访半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我引导式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对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引导式自我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自体动静脉瘘狭窄后腔内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前臂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PTA),对照组行常规PTA。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即刻观察组内瘘狭窄血管内径、横断面积大于对照组(t=2.372、2.838,P=0.025、0.008),肱动脉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t=2.372,P=0.025)。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内径狭窄1例,对照组内径狭窄4例。术后3个月观察组通畅12例,对照组通畅10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比例为2/15,低于对照组的8/15(χ2=5.400,P=0.020)。结论超声引导用于PTA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狭窄有助于降低术后血栓风险,且其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 自体动静脉瘘狭窄 腔内修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