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致力于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的影响。利用2003年到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和差分GMM方法,本文发现:第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政府效能”、“政治稳定”、“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不但能在短期内改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还能在长期中提高制度质量的均衡水平。第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资源较丰裕国家的制度正效应更为强劲,特别是在“政府效能”、“规制质量”和“法治水平”三个领域,从而有助于资源型国家摆脱“资源诅咒”。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效应,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绩效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寻求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由于国际化起步晚、经验缺乏、国际品牌竞争力不足等,中国企业在吸引和留用高质量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雇佣成本的提高、效率的低下以及风险的上升。借鉴国际上领先人才雇佣和开发策略,应立足长远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来华留学生是符合中国企业人才诉求的重要群体。培养高水平的留学生人才,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将预科教育纳入必修课当中,构建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机制等。
简介:“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倾听他者的声音,理解他者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学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种回应,是有效瓦解美国对中国的新一轮战略围堵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文本,从语境创设、语言标识符运用、消息来源及倾向性三个维度探讨作为一种精英话语的美国媒介话语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分析得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中美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需要双方共同推进,其中中国可以更加主动地推动,使美方真正了解“一带一路”。
简介: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利用2000-2015年的数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发展入境旅游的举措类型最为丰富,福建大力举办专题会议和主题节庆,广东号召民间积极参与,海南聚焦于境外市场开拓。利用双重差分检验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均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入境旅游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旅游人才、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等建议。
简介:巴厘一揽子协定已达成2年,近期WTO在农产品方面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全面取消出口补贴。研究这些成果对各成员方产生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是如今在农产品多边贸易市场准入自由化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正是农产品多边贸易进一步自由化的阻碍;因此,审视支撑这些成果达成的背景将有助于改进已有的市场准入自由化方案,推动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农产品贸易多哈回合自2001年启动以来,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已经形成一些重要的新特征,包括:农产品的多功能性、跨国公司主导全球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基于要素禀赋的贸易替代等。已经达成的农产品自由化成果充分考虑了这些新特征,因此能够反映成员方的共同利益,从而推动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最新版的农业模式草案是进一步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自由化的良好基础,本文将针对该方案与农产品贸易新特征作对比分析,从而以中方视角提出未来自由化方案如何体现新特征的方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