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运用高速摄像与录像解析等研究方法,以苏炳添、谢震业等我国6名男子优秀百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起跑加速技术。结果表明,我国男子优秀百米运动员:1)预备姿势时,前、后膝关节角度较小,适当增大膝关节角度,可能更有利于发力;躯干前倾过大,重心高度适宜,重心至起跑线的水平距离更近,重心与前脚跖趾关节的水平距离更大;2)在蹬伸阶段,膝关节的蹬伸,尤其第3次蹬伸不够充分,应加强以获得更好的加速效果;虽然从预备姿势到第2次蹬离地面过程中,在不同时刻和不同阶段的躯干前倾角度及其变化差异均较大,但到第2步蹬离地面时躯干前倾角度基本趋于一致;3)3次蹬离时刻的平均重心水平速度均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差距主要在起跑动作到第1次蹬离地面过程中所产生;4)表现出第1步步长较大和步频稍慢的特点。
简介:2007年国家残疾人中长跑集训队10名队员在海拔2366米进行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对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人运动员的RBC、Hgb、HCT和MCV等血象指标末期较初期有所提高。提示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适当海拔高度的高原训练对于提高血液氧运输能力、改善机体生理效应有一定的作用;WBC在上高原的最初1周内有所增加,表明高原训练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免疫功能有所影响:高原训练第一周内训练负荷较大是引起残疾人运动员血象指标在训练初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全面加强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测,特别是对免疫机能指标的监控;安排适合残疾人运动员运动水平的训练负荷,与健全人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区别对待,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简介: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为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西宁(海拔2260m)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m-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观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