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小海二,1931年出生于东京麻布,诗人,评家,诗歌编辑。他是日本当代诗坛较为活跃的人物之一,现任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日本现代诗人会常务理事。作为诗人,青年时代曾出过《峠》、《风土》等三部诗集。近年,又出版了诗集《轻浮的时代暗淡的歌》和《小海二诗集》(土曜美术社日本现代诗文库9)。

  • 标签: 恋情诗 现代诗人 现代诗歌 诗评家 当代诗坛 美术社
  • 简介:本文以《六杂志》(1874-75)为切入口,探讨了明治初期中日两国的语言交流。采用量化统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文本中的汉字词做了穷尽性梳理分析,分析了该杂志在中日词汇交流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就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方面,笔者分别从文章题目、文体、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而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方面,则体现在《六杂志》在近代新词的创造和传播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上。

  • 标签: 《明六杂志》 近代新词 日语借词 中日词汇交流
  • 简介: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个中外比较文学研讨会,与会者对中国中外比较文学的现状、发展、方法及研究生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笔者受到了极大的启发.然而,不经意中笔者产生了一个另类的想法,这就是在场的大多数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或是不懂外文,或是不能用外文阅读原著,他们用作比较项的外国文学作品几乎都是经他人之手翻译出版的.对此,笔者产生了两个方面的质疑:

  • 标签: 得失 译诗 失真 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作品
  • 简介:唐科举进士科考由尚书省礼部掌管,故称“省试”。进士科试帖,由此又称为“省试”。唐科举以诗赋取士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日本古代在八世纪中后期,其国学机构大学寮开始通过考试选拔文章生,史称“文章生试”。进入九世纪后,文章生试改由式部省负责,亦名“省试”。平安朝的文章生试不论在命名还是考试的形式与内容上,均与唐进士科颇为相似。本文对唐进士科考与平安朝文章生试展开比较,进而剖析了唐初与平安朝前期省试的异同。

  • 标签: 文章生试 进士科考 省试诗 近体诗 声律
  • 简介:《藤木俱子俳句·随笔集》、俳句集《竹窗》出版纪念会贺诗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芒作诗并和译竹窗赏千竿翠藤蕊频摇万缕霞天涯秀句醉家菊花白酒容华焕更愿宿缘维后世《藤木俱子俳句·随笔集》、俳句集《竹窗》出版纪念会贺@李芒$中国社会科学院...

  • 标签: 俳句 纪念会 随笔 中国社会科学院 菊花白 宿缘
  • 简介:本论文就日本最早汉诗集《怀风藻》以及平安朝敕撰三集序文中“并显爵里”“爵次”等词进行观察分析,力证奈良·平安时期的诗集编撰事业的历史意义。本论以为,该阶段的日本诗集的序文一方面秉承了六朝时期《文选》序的特征,另一方面大量地吸收了唐代序的模式。而日本古代文学史通过“国风黑暗时代”的洗礼,真正被《古今集》而后和文敕撰史所继承的,并非表面的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构想、主题、技巧等的受容,而是从根本上理解并接受了古代中国的“文章经国”之道、“文化立国”之理。平安朝三百余年的繁荣乃至古代日本文化得以昌盛的根本,无疑根植于这种高贵的文化理念之中。

  • 标签: 《怀风藻》 敕撰三集 并显爵里 文治理念 受容
  • 简介:惠参与创作的日本高山寺藏绘卷『華厳宗祖師絵伝』是涉及朝鲜古代佛教史的日本绘卷艺术的经典之作。惠不仅在该绘卷中描写了善妙,还将自己有关善妙的梦境记录下来。贞应二年(1223),惠为在“承久之乱”中失去丈夫的贵族女子建造尼寺时,刻意将寺院取名为“善妙寺”。本文拟以『華厳宗祖師絵伝』、『夢記』以及善妙寺为中心,考察明惠所描绘的善妙这一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接受善妙故事背后的女性救济观。

  • 标签: 明惠 善妙 女性救济
  • 简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纠正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病句,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共性的病句,一再纠正,却反复出现。经过对学生病句的收集和综合分析,发现了除一般的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之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与汉语语言及汉语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日汉对比的角度,对日语病句的指导做些探讨,以求在日语教学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 标签: 日语教学 病句 用例 思维习惯 汉语思维方式 教学实践
  • 简介:熙的短篇小说《洛东江》作为殖民地时期阶级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作品,被视为向无产阶级文学(KAPF)"第一次转向"的象征性作品。主人公朴成运曾试图去模仿殖民者"日本"的文化,然而终究还是未找到归属感,在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之间彷徨,最终决定通过拒绝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找回殖民地以前他们的过去来进行反抗。由此朴成运通过洛东江这一民族空间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看到其中深层的阶级问题。从阶级论来看,可以通过对阶级矛盾的分析找出韩国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这一层面上,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角度以霍米·巴巴关于混杂性的理论,结合阶级中心目的论社会主义叙事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混杂性是如何推动主人公意识到民族问题并最终看到其中深藏着的根本原因——阶级问题的。

  • 标签: 赵明熙 《洛东江》 混杂性 后殖民主义思想 阶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