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南里海盆地阿塞拜疆部分,上新统产油层系(ProductiveSeries)佩雷里瓦(Pereriva)和巴拉哈尼(Balakhany)组是重要储集单元。解释认为,该层序岩相分布反映了河流沉积体系演化,从沉积物混杂程度高且粒度比较粗低弯度河流沉积体系(佩雷里瓦组),演变为沉积物混杂程度较低且粒度比较细高弯度河流沉积体系(巴拉哈尼组)。有四个模型可以描述这些地层结构和非均质性,它们变化与容存空间与沉积物补给之间比率(A/S比)有关。佩雷里瓦组下部55m厚层段是这套地层非均质性最低部分。在分选良好席状砂岩之间夹有横向连续冲积剥蚀层(低A/S比)。对于流体流动,几乎不存在低渗透率遮挡层。从储层性质看,该层段在所研究这套地层中是最好。虽然佩雷里瓦组上部50m厚层段也具有相似特征,但是侵蚀滞留沉积物形成了横向不连续泥质内碎屑层。这些层位和局部泥岩和粉砂岩共同构成了流体流动潜在封隔层或遮挡层。巴拉哈尼组下部70m厚层段大部分都有很低非均质性,在由混杂侵蚀面组成中部层段以上和以下更为如此。这组地层上部80m厚层段在所研究这套地层中A/S比是最高。储层非均质性可能是由扭曲砂岩和较细粒河道充填物造成。横向广泛分布泥岩和粉砂岩层构成了潜在流体遮挡层。据推测,这些地层结构变化受控于不同规模气候变化,而面对这些气候变化个隆升大高加索(GreaterCaucasus)影响在不断增大盆地。

  • 标签: 地层结构 储层性质 阿塞拜疆 地层非均质性 新近系 河流沉积体系
  • 简介:在沉积盆地中,断层可以充当流体流动阻挡层,也可以充当流体通道。但断层性质取决于断层带变形及随后成岩过程中应力条件和岩石性质。近期些出版物认为,受第四纪冰川加载所产生应力影响,挪威中部海域北海和哈尔腾浅滩地区油藏沿断层发生了渗漏。而这些地区侏罗系油藏被晚侏罗世断层作用形成断层围限,发生断层作用时这里沉积地层仍然是松软且大部分未胶结。这些断层带并不代表着脆弱带。受砂岩应变硬化和后期成岩作用以及泥岩胶结作用影响,断层带通常比周围岩石更坚硬。因此,这些断层带不可能因构造运动而活化。此外,这些油田上覆第四纪沉积地层中极少有冰川变形证据。有人提出,非常大水平应力(据推测与冰川加载期有关)在低于破裂压力孔隙压力条件下引起剪切破裂,并导致油气随后沿着这些剪切带发生渗漏。我们认为,这种机理在沉积盆地渐进埋藏期间是不可靠。哈尔腾浅滩约3km深处水平有效应力高达60MPa,这样高应力所产生机械压实和颗粒破碎程度,应当高于地下观测结果。外应力[即洋脊扩展(洋脊推进)所产生板块构造应力]将主要通过基底而不是可压缩性更强上覆沉积岩传递。在盆地逐渐沉降期间,石英胶结所引起化学压实作用会导致岩石收缩,从而使应力差减小。这种情况会导致脆性变形(剪切破裂),因此在低于破裂压力应力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开启裂缝。在逐渐压实沉降沉积盆地中,在正常情况下水平应力不会超过垂向应力,但下伏基底明显缩短情况除外。

  • 标签: 沉积盆地 脆性变形 断层带 应力和 渗漏 海域
  • 简介:为军工铀矿地质服务实验室,正常运行时是放射性工作场所,向周围环境排放气载、液态和固体流出物污染源(区),各种辐射参数超出本底水平和国家限值,实验室停运后应及时进行退役治理和环境整理。铀矿地质实验室经退役治理后,各项辐射指标均降低到国家标准(限值)以下,达到本底水平或接近本底水平。将还给当地居民个清洁、舒适、安全生活与工作环境,使当地居民安居乐业,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 标签: 实验室 污染 治理 国家限值
  • 简介:北海中部Fulmar油田Fulmar组(上侏罗统)岩心样品,进行了沉积岩相学和石油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石油饱和带中石英次生加大和钾长石颗粒钠长石化程度均低于水饱和带。然而,石英次生加大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油、水饱和带中包裹体温度相近(85~125℃),且最大记录温度与现今储层温度(大约130℃)接近。这说明石油饱和带中石英次生加大继石油侵入之后直持续发育,但与水饱和带相比,这种作用受到抑制。因此,石英胶结物必定局部来自压溶。油饱和带与水饱和带相比,钾长石钠长石化明显降低(大约50%)。由于钾长石钠长石化依赖钠供给和钾迁移,所以石油侵入之后该过程很有可能中止。钠长石化作用所见到差异,说明Fulmar储层在晚第三纪时被充填,该估算年代与用邻近生油盆地中石油生成模拟确定时间大致吻合。Fulmar砂岩含极少量或不含高岭石,长石和碳酸盐亦无地下淋滤痕迹。这可能是由于Fulmar砂岩为滨海砂岩,局部为浊积岩,尚未暴露于大气雨水之故。与Fulmar砂岩紧密相连未成熟至成熟Kimmeridge泥岩对次生孔隙发育影响甚微,暗示该套生油岩生成有机酸或二氧化碳对次生孔隙发育并不重要。

  • 标签: 钠长石化 水饱和带 次生加大 砂岩储层 钾长石 油饱和带
  • 简介:利比亚锡尔特(Sitr)、古达米斯(Ghadamis)、巴祖克(Murzuq)和的黎波里塔尼亚(tripolitania)盆地拥有油气田约320个,油气可采储量分别为500亿bbl以上和40万亿ft^3。这些储量中约有80%发现于1970年以前。此后,勘探活动减弱,并且比较保守。在20世纪70和80年代,由于缺乏成熟成像技术、对含油气系统缺乏了解以及高成本和高风险等不利原因,因而很少触及复杂、隐蔽特别是深部远景。因此,利比亚未发现油气资源还是丰富。若能加强地质和地球物理知识了解,并通过技术创新或有效利用新技术,那么这些资源是可以开发。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3-D地震采集来进行可靠圈闭确定和地层控制。在正在进行油气开采盆地中,深部广大欠勘探地区将是绝大多数未发现资源之所在。有6个重要未勘探区:锡尔特盆地南爱季达比耶(Ajdabiya)槽地、马拉达(Maradah)地堑中部和南宰莱(Zallah)槽地-图迈耶姆(Tumayam)槽地;古达米斯盆地中部、巴祖克盆地中部和利比亚西部海上东的黎波里塔尼亚盆地。这些很有前景盆地覆盖范围约15万km^2,而深度超过12000ft平均密度为1井/5000km^2。

  • 标签: 利比亚 油气潜力 21世纪 锡尔特 圈闭 槽地
  • 简介:运用等厚图、井眼或横剖面资料推导出深度和时代数据,可重建沉积盆地时空沉积历史。根据井眼和横剖面可以确定局部沉积史,而根据等厚图则可确定沉积物空间分布。设定些简单假设条件,如地层相似性以及局部分析结果区域适用性等,便可重建固相(或颗粒)体积平衡图,进而确定古近纪以来若干时间段沉积沉积物质量。将这种方法用于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中国西北),我们估算出了整个新生代两者固相体积和蓄积沉积物质量分别为1358±520×10^3km^3(36.7±14×10^17kg)和172±56×10^3km^3(4.6±1.5×10^17kg)。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沉积作用两大脉冲期。第个出现在17Ma左右,只影响天山脚下塔里木盆地北部(亦称库车坳陷),从而证实了该山脉现今仍活跃缩短作用当时已开始现点。第二个发生于5~6Ma期间,影响了该地区大多数沉积区域,而且其地理分布可能更广泛。假定当地处于地壳均衡状态,我们估计由于塔里木地块相对于西伯利亚旋转而产生,且在该山脉和近邻盆地中积蓄缩短量介于1.15×10^6和4.23×10^6km^3之间。这相当于顺时针旋转了2.5°~8.7°。在与东天山情况大致符合二个简单金字塔状地形自相似的生长模型中,我们运用了这些结果。

  • 标签: 东天山 盆地 区域构造 地形 塔里木 沉积物
  • 简介:近期研究显示了碎屑岩储层样品中磁化率和磁滞测值与多种物性参数相关性。本文要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碳酸盐岩样品。碳酸盐岩区分可以根据强磁场磁化率来实现.因为这种磁化率指出了抗磁性和顺磁性矿物含量。强磁场磁化率测值是很灵敏,可以量化顺磁性黏土含量细小差别,而X射线衍射(XRD)或扫描电子显微术(SEM)都做不到这点。与温度有关磁滞测值也可以鉴别和量化顺磁矿物很低含量。磁滞曲线实验研究证明了系列中东碳酸盐岩样品之间细微区别。有意义是,磁滞曲线得出强磁场磁化率值与岩石渗透率和孔隙度都有极好相关性(与渗透率相关性似乎是由顺磁黏土含量细微变化引起)。然而弱磁场磁化率值与这些物性参数没有良好相关性,这仅仅是因为有些样品含有少量对弱磁场信号有作用亚铁磁性杂质。磁滞曲线弱磁场部分提供了描述碳酸盐岩样品种灵敏方法,因而可以用来量化这种XRD无能为力极低含量亚铁磁性物质(低至百万分之几)。美国和北海某些碳酸盐岩磁化率值(包括强磁场和弱磁场值)要普遍高于中东碳酸盐岩样品,说明前两者亚铁磁性物质和顺磁性物质(主要是黏土)含量较高。这表明这里研究中东碳酸盐岩普遍有较好储集性能。

  • 标签: 磁滞 渗透率 孔隙度 磁化率 强磁场测值温度的影响非均质性
  • 简介: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采用欠平衡钻井(UBD)技术要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他们偶尔在些项目中采用该技术,但直到最近才得以实际应用。尽管UBD带来效益在北关已被广泛接受,但由于种种原因它至今尚未在国际上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在面对直观“难以确定”利益方面此技术难以证明增加钻井成本合理性。在缺少有关增产具体生产数据时,资产经理和油井设计人员尤其很难证明其合理性。阿曼石油开发公司着手集中进行次会战来试用UBD,并且评价它作为可使用技术适用性。此次会战引进了项“实现零成本”法,2002年6月开始钻井。在赛赫劳尔油田,油井把欠压产层作为目的层要在7-in主衬管外钻成注采成对五腿柱井。这些油井通常都是用电潜泵完井。在赛赫劳尔油田UBD项目的工程技术中着重执行资产管理班子下达避免油层损害指令。就这样,选择了相应设备并且研制了套方案,即通过同心套管注入油田气来确立UBD条件。因此项技术是新近才再次引进,所以在钻探第口井时采用了循序渐进法,而且最终显示了UBD效益。就评价其技术适用性而言,钻井后引流试验证明它非常宝贵,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油层中相距约200m(762ft)相临井产量明显增加。各种设计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般都认为SR153井结果是成功

  • 标签: 阿曼油田 现场试验 欠平衡钻井 常规钻井 产量 机械钻速
  • 简介:在北海许多古近系深水砂岩附近都发育了大规模砂贯入复合体,它们可以模拟为是通过单期砂子液化体贯入裂缝中并在海底挤出。大规模岩墙贯入和挤出所涉及能量至少为10^13J数量级,而这些能量主要用于推升巨大数量(3.1×10^11kg)颗粒物质和流体。还有少部分能量是作为摩擦效应而消耗。据计算,海底出口点流动最初是紊流,速度大约为每秒十分之几米,并且随时间而减小。对这个过程进行动力学评价可以分析可能触发机理,并为母岩砂体初始液化功能提供支持。地震有可能释放埋藏期间这些砂复合体液化和贯入所需能量,但在古近纪北海这样热沉降盆地并不常见。因此,这过程所需孔隙流体很高超压可能是由流体流入造成

  • 标签: 流动速度 古近系 能量 砂岩 北海 模拟
  • 简介:人为降低油层渗透率,包括完井时降低油井周围地区渗透率降低,是低产井出现原因之。甚至在具有同储层特性油层上都可能出现产量不同油井。完井时作业质量与选择最佳开发方案样,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最重要因素。

  • 标签: 低产井 油井 低渗透 油田开发效果 油层渗透率 周围地区
  • 简介:“岩浆水”概念是个理论概念。按照1966年定义,它表示在分析地球物质(地幔)时在地球外壳中第次出现水或者由分析产物形成水,以及未参加早期外循环水、包括在深部次生时排出水、开采岩石圈地台放出水和从次生地幔运移到地球外壳中水。

  • 标签: 岩浆水 含量 成矿 地球物质 外循环 岩石圈
  • 简介:随着石油已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增加,非洲已成为重要石油生产地。但是,无论是非洲旧有的产油国,还是新兴产油国,其石油资源从被勘探到刻起,就牢牢掌握在西方石油公司手中,而技术和资金是西方公司控制非洲石油两大法宝。

  • 标签: 石油生产 非洲 西方石油公司 探明储量 石油资源 产油国
  • 简介:本文从波是介质质点作用运动出发,阐述波形态与力过程、力形态关系以及反射波是不同阻抗界面处介质质点运动突变产生作用力而形成,并且根据介质质点在波作用过程中受力情况,进步论述介质质点运动状态——在波作用过程中质点是把其能量几乎完全传递给其所要传递质点,运动迅速趋于静止,而并非在其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从而说明介质质点运动、作用单向性。并且结合实践阐述桩体缺陷不同程度、不同变化形状反射波形特征。

  • 标签: 反射波 桩基缺陷 质点运动 作用过程 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
  • 简介:2016年全球液化天然气需求量达到了2.56×10^8t,足够给5亿家庭供电年。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家从世纪初10个,增加到目前35个,其中2015年新增了6个,包括;哥伦比亚、埃及、牙买加、约旦、巴基斯坦和波兰。此外中国和印度是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增长最快两个国家。壳牌公司预计,2015-2030年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按每年2%速率增长,而液化天然气需求量增长速率则是天然气2倍,达到了4%~5%。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应用 增长速率 家庭供电 进口国家 哥伦比亚
  • 简介:准确地预测凝析气井产能般需使用密网格数值模拟法以模拟凝析油带形成,并考虑诸如非达西流动和高毛细管数条件下相对渗透率变化等高速度现象。本文提供了种能预测凝析气井动态新技术,该技术使用了能用于电子表格软件较为简单技术。所提出计算法采用油气藏枯竭物质平衡模型和向井流动动态两向拟压力积分法。拟压力积分法已被推广到涵盖高速效应并顾及凝析油带形成所引起产出流体组分变化。该新技术已经通过与密网格组分模拟结果相对照而得到验证,且在垂直井、水平井和水力压裂井各种情况范围内其结果致性相当好。电子表格软件模型法成为种快速预测凝析气井动态、鉴测各种不同类型井中凝析油堵塞效应或研究敏感性有力工具。同时它在涉及诸如地表设施、钻井计划和天然气销售合同等综合研究中需要使用简单凝析气储层动态模型时候也是很有用

  • 标签: 凝析气井 凝析油 拟压力 水平井 相对渗透率 水力压裂
  • 简介:布里坦尼亚(Britannia)凝析气田位于北海中部,大约蕴藏着4.3Tcf湿气地质储量。该气田正在开发,采用了装配有36个井槽采油、钻井和居住平台(安装在10井槽底盘上)以及约距平台15km个海底管汇中心。为了满足销售天然气需要,当前正在这两个位置预先钻井。预计1998年10月初次产气。根据测井和岩芯数据,本文介绍了该气田井下产能概率估算方法研究过程。这种方法取决于利用井下动态解析模型种决策树处理法,而这个解析模型则已与几口评价井试井单井径向组分模拟模型进行了拟合。这里分析处理分三步:(1)把径向组分模拟模型调整为评价井中途测试(DST)数据,以便为非达西表皮效应和毛细管数效应等提供调整参数。(2)然后利用这些调整参数提供较长期向井流动动态模拟预测,并且为复制这些较长期预测结果设计个解析流入方程。(3)结合适当垂直举升动态关系,将这个解析流入方程纳入决策树中,并通过识别输入数据不确定性,利用这方程求出单井产气能力概率“S”曲线。然后将单井“S”曲线合并在起,以得出对总体井下产能概率估算,并用于优化该气田开发方案。

  • 标签: 凝析气藏井 试井 单井径向组分模拟模型 布里坦尼亚凝析气田 相对渗透率 油管动态曲线
  • 简介:孟加拉国(面积20.7万km^2)已钻探井不足70口,并且大多数位于东部陆上和海上地区,因此它是世界上勘探程度量低国家之。自早白垩世以来,构造运动控制了沉积物沉积所需容纳空间。孟加拉国北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和东部印度板块与缅甸微板块碰撞作用,为在孟加拉国东部地区发育渐新世—中新世烃源岩和中新世储层砂岩提供了有利条件。所形成Jenam-BhubanBokaBil合油气系统是目前所确认最有效系统,立主要位于孟加拉国东部。烃类可能也由中新统Bhuban组富合有机质页岩生成。迄今为止,仅在Jenam—BhubanBokaBil含油气系统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就在16万亿ft^3以上,大部分位于Chittagong—Tripura褶皱带缅甸盆地中。在孟加拉国还推断出了几个其它含油气系统。包括已发现气田、预计扩边气田以及新发现气田在内,最佳技术估算总资源量约为6l万亿ft^3。除了些地表渗漏气和两个地下气藏气是细菌成因气外,孟加拉国油气是热成因。模拟结果表明,天然气及伴生凝析油源于至少6km最大生烃深度。许多气藏与反转凝析油有关,它们成分受两种明显不同烃源岩相及垂直运移过程溶解/离溶作用限制。大部分凝析油约分子特征指示其烃源岩中有机质主要贡献者为种富氢被子植物(有花陆地植物)。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比值和伴生凝析油同位素和分子特征表明,缅甸盆地北部烃类与南部烃类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烃源岩相。当依据地质格局和我们盆地模型进行解释时,我们发现这些同位素和分子特征表明渐新统Jenam组在北纬24.4°以北地区、中新统Bhuban组在以南地区是烃类主要贡献者。

  • 标签: 孟加拉国 烃类 成因 合油气系统 烃源岩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