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7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38例。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68.4%(P<0.05),统计学有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左椎动脉峰流速、右椎动脉峰流速、基地动脉峰流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与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入选120例VBI患者,按照随机数列表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倍他司汀10-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1次/d;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0-20mL/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使用,1次/d;同时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给予600mg,后150mg/d连续7d,后改为75mg/d连续21d。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给药方式同治疗组。两组连续治疗7-21d后评估患者的眩晕程度,并采用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随访30d,观察近期TIA或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0-2h起效的患者及0-6h起效的患者占比分别为48.3%、36.7%,对照组0-2h起效的患者及0-6h起效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8.3%、58.3%;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0%、93.3%,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41.7%、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随访30d,治疗组0例发生TIA或脑卒中,对照组4例发生TIA,1例进展为脑卒中,发生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7,P=0.031)。两组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治疗组1例发生粒细胞减少,2例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腹胀等,均不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倍他司汀、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过程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脑血流灌注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前的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满意,可改善脑血流灌注指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