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选用传统手术与经过阴囊小切口手术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110例于2022.6-2023.6期间我院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研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选用传统手术,观察组选用经阴囊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以及术后相关指标和术后疼痛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及术后指标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手术,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选用经阴囊小切口手术能够减少瘢痕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美容优势,建议进一步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原因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4月-2005年10月收治28例传统术式修补术后复发的腹股沟斜疝病例,采用Bardmesh—plug无张力疝修补。结果18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随访1~32个月,无复发及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避免了传统术式破坏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避免了传统术式干扰正常的解剖结构、破坏腹股沟的闸门机制的缺点,而且Bardmesh—plug能分散腹腔内压,Bardmesh—plug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又使其能在体内迅速与组织粘合固定,从而达到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目的,且无张力存在,从而减少复发,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外科就诊并确诊为单侧腹股沟斜疝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疝修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临床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斜型内踝骨折患者在治疗中采用微型锁定钢板或者无头空心螺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行无头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住院花费观察组长于/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86%、5.71%,P>0.05;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14%、94.29%,P>0.05。结论:对于斜型内踝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锁定钢板或者应用无头空心螺钉均可取得确切的手术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其中微型锁定钢板的住院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快,无头空心螺钉的操作简单以及花费低廉。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4例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2.3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11.90%,两组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调查显示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7.62%,护理满意率对照组88.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效果较为明显,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腹腔镜下疝气针腹膜外(LEHN)疝囊高位结扎术(HLHS)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IIH)效果。方法:研究期限选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纳入样本为上述时间段院内收治的IIH患儿,人数共96例,遵循“平行序贯”分组原则做小组安排,每组归入(n=48),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LEHN治疗,后者:实施LEHN-HLHS术治疗,而后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比对阐述。比对范围涉及:总体疗效、手术指标、VAS评分、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收获效果相比,优劣差异显著,参照组更优,P值呈现小于0.05,值得探讨。结论:通过对比试验发现,LEHN-HLHS术应用价值更高,对患儿预后影响更加突出,既能有效改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疼痛症状,还可切实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现象出现。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双J管膀胱持续逆流灌注结合斜卧位施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肾多发性结石或鹿角型结石患者15例(同一组医师)。行患侧榆尿管逆行插入双J管及尿管,利用膀胱持续灌注通过双J逆流制造人工肾积液及防止结石下移至输尿管,实施肾镜时使用普通手术台,惠侧抬高45°,腰部向患侧突出,背部及臀部垫板固定,予B超引导穿刺,于腋后线肋缘下或十一肋间进针,针尖向上倾斜与水平夹角5~20°方向指向中组肾盏或结石穿刺,沿导丝扩张形成18F的工作通道。置入8.9/9.8F输尿管镜,采用钬激光碎石。结果15例均一期完成手术,无穿刺失败或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5.4±34.8)min,出血量(191.2±42.2)ml,2例术中无输血,结石清除率74.5%(41/55)。无术中大出血,无肠道、肝脾脏损伤及胸膜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为早期尿漏1例,泌尿系感染2例,无术后出血及血肿,无排尿困难。结论斜卧位施行mPCNL手术利于术中麻醉监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助于术中碎石排出,结合双J管膀胱持续灌注,可有效防止结石下移至输尿管,手术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择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总计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一组42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行围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愈合率均为100.00%,其中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6.67%,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患者采用横断疝囊和剥离疝囊手术治疗,研究横断疝囊和剥离疝囊的疗效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3例患者,施行剥离疝囊治疗;研究组同样纳入43例患者,行横断疝囊治疗。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d时VAS评分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横断疝囊在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中的疗效更显著,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