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速尿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l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或病房就诊的80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加用速尿1mg/kg加入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2次/d,疗程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速尿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中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时候选择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5年8月—2017年12月时段到我院完成治疗的9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分别n=48,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流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经过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8%,比较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而言,选择气流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促进康复,从而尽快提升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情况,具有可观的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家长陪同麻醉诱导室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照组则无家长陪同常规麻醉诱导程序,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患儿的静脉穿刺情况,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静脉穿刺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结论在严密监测下,患儿在家人陪伴下度过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期,待患儿进人麻醉状态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是一种有效可行的人性化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均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3%,对照组为85.0%,且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7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措施预防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给予系统护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吞咽、进食功能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吞咽、进食功能训练相结合的系统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效预防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雾化吸入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3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1.0mg、2.0mg。以哮喘急性发作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肺功能FEV1、早晨8时PEF、夜晚8时PEF等为评价指标,评估治疗后4h和第7d的疗效。通过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基线资料、症状评分、肺功能数据在各治疗组之间无差异。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评分,治疗4h后1.0mg组和2.0mg组临床症状学评分改善显著高于0.5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各组早晨呼气峰值流速分别为170.9±47.6L/min、174.9±51.3L/min、L/min和178.0±45.9L/min,1.0mg组和2.0mg组与0.5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增大吸入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1.0mg/次与2.0mg/次疗效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作为治疗手段,探讨其治疗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咽喉疼痛患者,共计70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为3.1分,BCS评分为1.9分;对照组组vas评分为5.2分,BCS评分为1.1分;对比发现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有效改善甲状腺切除术后咽喉疼痛的临床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新出生的婴儿发生吸入性肺炎后胸部X线的影像学特征,为进一步查明病因并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92例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胸部X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依据患者胸部X线的影像学资料讨论其发病原因及疾病诊断。结果8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右侧气胸,35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肺纹理增粗,10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叶间积液,20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斑点(片)状阴影,9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右上大叶性肺炎,10例患者X线结果显示为阻塞性肺气肿。结论综合分析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胸部X线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也有助于判断疾病程度及预后情况,是一种重要有效的疾病诊断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局麻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正常体重患儿,年龄1~6岁,选择40例,ASA分级I~II级的择期心脏介入手术的小儿,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入室后采用8%七氟醚加3L/min氧气吸入诱导,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气管导管,消毒铺巾后,穿刺部位予1%盐酸利多卡因2~3ml局部侵润麻醉,术中吸入2-3%七氟醚加1.5L/min氧气维持,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结束后,吸尽胃内及咽喉部分泌物,拔出气管导管再停用七氟醚;B组采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ug/Kg、依托咪酯200ug/Kg、维库溴铵0.08mg/Kg顺序进行诱导,术中吸入2%异氟醚维持,手术结束后停用异氟醚,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管。观察两组患儿诱导时是否平稳、拔管时有无咳嗽、屏气及喉痉挛、有无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记录术后清醒时间。结果A组诱导较B组快;拔管时A组较B组呛咳、呕吐、喉痉挛的发生率小;A组术后清醒时间较B组短。结论局麻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心脏介入术中的主要优势在于诱导快,术中无须使用肌松剂,术后清醒快,而且醒得较彻底,能有效防止反流、误吸,是一种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介入手术的麻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盐酸氨溴索采用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大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2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给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口服氨溴索。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情况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6%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80.0%要高,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分析情况以及肺部功能情况均有明显的好转(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好(P<0.01);肺部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数据。方法本次调查特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10例进行哮喘吸入治疗患者的住院就诊病历,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外科护理,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以发现,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FEV1、FVC、沙丁胺醇使用量、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增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