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经循环外泌体干预的影响及可能的抑制机制 。方法:将 2018 年 5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 例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设为观察组 ,将同期 18 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从两组人群中分离血浆外泌体,分别对淋巴瘤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淋巴瘤细胞增殖情况及血浆外泌体内、 经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内 miR-92b 的表达水平 。结果:未经两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 OD 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经观察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 OD 值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群血浆外泌体中、经观察组人群血浆外泌体干预的淋巴瘤细胞中 miR-92b 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健康人群的血浆外泌体可通过介导 miR-92b 抑制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 。

  • 标签: 循环外泌体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细胞增殖 抑制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和淋巴滤泡细胞核的形态参数特征,为相关病理图像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寻找参数依据;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中心母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淋巴滤泡的套细胞、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核的20个形态参数,判别分析法分析各组细胞之间核的形态参数的差异;结果中心母细胞与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之间只有3个形态参数入选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仅为59.20%.而套细胞或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之间入选参数分别为10个和8个,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和76%.套细胞与中心细胞、套细胞与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之间入选判别函数的参数分别为8个、7个和7个,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7%、98.6%及78.9%;结论不同类型的淋巴滤泡细胞之间有较多形态参数存在差异,而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与其来源中心母细胞在形态上有更多的相似性.

  • 标签: 淋巴瘤 淋巴滤泡 淋巴细胞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探索胃癌细胞miRNA表达情况并确定MKN-45胃癌细胞株侧群(sidepopulation,SP)细胞中的关键miRNA。方法利用荧光活化的细胞分选技术及Hoechst33342荧光染料标记胃癌侧群细胞,用miRNA基因芯片检测胃癌侧群细胞及主群细胞的表达情况,根据miRNA差异表达情况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筛查关键miRNA。结果设定miRNA表达差异在1.5倍及以上为差异显著,发现侧群细胞和主群细胞相比,表达升高和降低的miRNA各有34条;经实时RT-PCR验证及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表达下调的hsa-miR-3175和hsa-miR-203及表达上调的hsa-miR-130a,hsa-miR-324-5p,hsa-miR-34a和hsa-miR-25-star在维持及调控侧群细胞的特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胃癌细胞MKN-45侧群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为hsa-miR-3175,hsa-miR-203,hsa-miR-130a,hsa-miR-324-5p,hsa-miR-34a和hsa-miR-25-star,但是否在维持及调控侧群细胞的特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ATP结合转运盒 苯咪唑类(Hoe 33342) 侧群细胞 胃癌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分析,以期有效提高对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临床诊断技术水平。方法对来院接受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治疗的患者临床及MRI特征,记录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情况,详细记录患者肿瘤的具体位置、形状、大小,对比分析肿瘤质地、信号强弱及人体的腹腔的积液等MRI具体情况,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病例腹腔中的肿瘤包块、阴道流血成不规则、经期紊乱、患者的子宫明显增大、子宫的内膜出现异常、患者出现子宫肌瘤、腹部疼痛、体重降低等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将年龄按绝经后患者的年龄≥30岁至绝经、绝经及年龄<30岁,进行分段细化后再次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绝经后患者的年龄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临床的表现情况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情况基本相似,但是卵巢颗粒细胞瘤在临床中发生年青化的趋势,与卵泡膜细胞瘤临床相比,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年龄比卵泡膜细胞瘤患者年龄偏小。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泡膜细胞瘤两组MRI情况相似度较大,但是大部分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囊实性型号不规律,不均匀。

  • 标签: 卵巢颗粒细胞瘤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MRI特征 对比
  •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TGF-β2诱导下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的能力,探讨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抽取兔髂骨骨髓液3-4ml,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传代后实验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特定培养液诱导f含TGF-β210ng/ml、地塞米松10^-7M、维生素C50μmol/L),对照组以高糖DMEM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体外扩增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形态由成纤维样梭形向多角形、多边形或类圆形转变,诱导21天后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显著,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深而均匀。结论:TGF-β2可有效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分泌软骨细胞特异性基质,有可能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2 诱导 软骨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为探究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脑转移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机制及MIP-1α在T-ALL模式细胞Jurkat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过程中的作用.应用real-timePCR、siRNA试验、跨内皮迁移试验和细胞黏附试验,分别检测MIP-1α的表达、Jurkat细胞穿透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力.结果表明,Jur-kat细胞作为研究T-ALL细胞穿过血脑屏障(BBB)机制的模式细胞MIP-1α表达均高于正常人T淋巴细胞以及其他3种T-ALL细胞系(HSB2、CEM、SUP-T1),Jurkat细胞分泌的MIP-1α使其穿过HBMEC单层能力增强.MIP-1αsiRNA干扰后的Jurkat细胞对HBMEC黏附和跨内皮迁移力下降.结论:Jurkat细胞分泌的MIP-1α参与了Jurkat细胞穿过HBMEC单层的过程.

  • 标签: MIP-1Α T淋巴细胞白血病 JURKAT细胞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在骨髓瘤骨病(myelomabonedisease,MBD)病理状态下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以小鼠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共培养和上清干预培养的方式,模拟体内骨髓瘤骨病状态,采用改良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硼替佐米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抑制,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C-3T3E1细胞的凋亡,RT-PCR及Westernblot法比较加入硼替佐米后MC-3T3E1细胞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Runx2/cbfa1、OSX(osterix)、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硼替佐米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抑制呈剂量依赖性,48小时IC50为38.1nmol/L。低浓度(5nmol/L)硼替佐米对单独培养的MC-3T3E1增殖无明显影响(p〉0.1),但可使与骨髓瘤细胞RPMI8226共培养及上清干预培养的MC-3T3E1凋亡比例分别降低24.6%和32.5%,并且促使成骨细胞相关基因osx、ocn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Runx2/cbfa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剂量硼替佐米可通过活化成骨细胞内部机制减弱骨髓瘤细胞引起的成骨细胞凋亡,增强Runx2/cbfa1通路中成骨细胞相关基因osx、ocn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在骨髓瘤骨病中保护成骨细胞,维持成骨细胞生存。

  • 标签: 骨髓瘤 硼替佐米 成骨细胞 MC-3T3E1细胞
  • 简介:本文介绍人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微环境中产生并分化发育为成熟T淋巴细胞的相关环节和影响因素,涉及到人体外微环境的建立,包括模仿胸腺微环境的培养体系、无胸腺组织的培养体系;与T细胞分化有关的细胞因子的研究;T细胞在体外的分化过程;T细胞分化研究的应用与展望。

  • 标签: 造血干/祖细胞T淋巴细胞 微环境 诱导分化
  • 简介: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果显示:①37.5%B-CLL患者表达ZAP-70,其中BinetA期患者有20%(3/15)表达ZAP-70^+,BinetB+C期患者有66.7%(6/9)表达ZAP-70^+,ZAP-70^+表达在BinetA期和BinetB+C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29.1%B-CLL患者表达CD38,其中BinetA期患者有3例;在此3例中2例同时伴有ZAP-70^+,CD38^+在BinetA期和BinetB+C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83.3%(20/24)患者表达ZAP-70^+CD38^+或ZAP-70^-CD38^-,ZAP-70和CD38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实验室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ZAP-70高表达与B-CLL临床分期、染色体及CD38表达等预后相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ZAP-70 CD3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26例为治疗组,及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16CD56、CD16、CD56NK细胞和CD3、CD4T和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免疫系统严重紊乱,动态监测肺炎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其病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自然杀伤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背景:目前已有应用蚕丝蛋白、结缔细胞、生物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传感器制成的生物人造皮,以及非生物人造皮,应用于临床试验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它们与真正皮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猪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20只SD大鼠,建立背部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皮肤缺损处植入人表皮干细胞-猪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对照组植入猪脱细胞真皮。植入后4周,进行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实验组创面愈合良好,皮肤弹性佳;对照组移植区域呈现瘢痕愈合,触之质地偏硬;②组织学观察:两组在镜下均可见良好的表皮和真皮结构,表皮可明显区分为基底层、棘层和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可见较多纤维结缔组织;③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组愈合创面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呈现阳性,对照组愈合创面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呈阴性;④结果表明:人表皮干细胞/猪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可有效抑制瘢痕形成及挛缩。

  • 标签: 皮肤移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对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进行成瘤风险评估及类肝样细胞分化能力的鉴定.方法将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进行裸鼠致瘤试验评估成瘤风险,通过序贯法诱导成肝分化,于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ALB和AFP的表达、糖原染色鉴定糖原储备能力.结果裸鼠致瘤实验提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成瘤风险.成肝诱导后,细胞形态逐渐变为圆形;ALB仅在诱导第21天部分阳性表达,AFP在诱导第14天起阳性表达;糖原染色阳性.结论表达hTERT基因的大鼠BMSCs无致瘤风险,且具有类肝样细胞的分化能力.

  • 标签: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类肝样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洗涤红细胞及红细胞悬液在自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同意后,采取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实现分组,对照组采取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研究组采取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对比两组输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提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IHA患者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能更快促进患者血液指标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是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AIHA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血液指标 有效率
  • 简介:本研究了解功能未知的cgi-100基因在苦参碱作用人白血病K56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RT—PCR检测苦参碱作用前后K562细胞中cgi-100基因的表达情况;构建pIRES2-EGFP/cgi-100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至K562细胞中;RT—PCR检测在重组细胞中目的基因cgi-100的表达状况,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观察细胞生长趋势,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观察cgi-100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后cgi-100基因表达下调;重组K562细胞中cgi-100基因过表达,且常染色质增加,异染色质减少,细胞增殖旺盛,S期细胞增多,增殖速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苦参碱能使K562细胞中cgi-100基因表达下降;cgi-100基因过表达能使K562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幼稚程度增加。

  • 标签: 苦参碱 白血病 K562细胞 cgi-100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的结果对比情况。方法: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将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治的 60例 尿液样本分作A组与 B组,每组 30例。 A组实施 尿常规检查,B组实施 尿沉渣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方法对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的三项指标,并对两组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A、 B两组检验方法中对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的阳性检查率没有明显差异,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 采取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对尿液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进行检测均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沉渣 尿常规 尿液检查 对比结果
  • 简介:近来研究发现,许多肝脏疾病患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这些细胞因子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TNF—α、IL-6、IL-18等细胞因子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人工肝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损伤 人工肝
  • 简介: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具有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第5代人牙周膜细胞,以1×108L-1的浓度分别接种到96孔板,随机分成4组,分别加入含0,1,10,10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在第1,3,5,7天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第1,7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4组之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586,P=0.024),随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增大,吸光度值均增大,其中1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吸光度值均大于其他组(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各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00),浓度越大,活性越低(P〈0.05)。结果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1-100μg/L范围内质量浓度越高,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越强。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口腔组织构建 体外培养 人牙周膜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沉默小鼠RANK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观察其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沉默小鼠RANK基因短发夹RNA(shRNA)片段重组到pSuper-Retro质粒中,构建沉默小鼠RANK基因RNA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pSUPER-shRANK,与PIK包装质粒经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产生稳定的细胞克隆,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RANK蛋白表达的变化.对病毒感染的小鼠BMM和未经感染的小鼠BMM分别用100ng/mlRANKL和30ng/mlM-CSF诱导,9d后TRAP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成及骨溶解情况.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后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的细胞克隆;对经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RANK蛋白检测发现,RANK表达较未感染BMMRANK下降了80.7%(P<0.01);与未感染BMM相比较,感染BMM在培养9d后,TRAP染色发现核≥3个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分别为(82.00±4.64)和(6.80±1.64)(P<0.05);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骨陷窝面积明显减小,分别为(16.60±2.70)%和(2.80±0.84)%(P<0.05).结论携带沉默小鼠RAN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能明显抑制RANK蛋白表达,沉默RANK抑制小鼠BMM向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其活性.

  • 标签: RANK基因 RNA干扰 骨髓 巨噬细胞 逆转录病毒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