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组,包含TIA组(例)和脑梗死组(例)。然后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设置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与血清C1q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C1q水平明显高于TIA组;血清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r=0.318,P=0.000)。结论血清C1q水平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有利于在临床中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肾综合征出血热(HERS)急性肾损伤(AKI)检测中血清、尿胱抑素C(CYS)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3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根据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法对两组血清肌酐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尿胱抑素C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肌酐,血、尿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期、休克期、少尿期、过渡期及多尿期/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清肌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血清、血清肌酐及尿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胱抑素C都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可有效反映患者急性肾损伤病情,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损伤时尿胱抑素C和肾小管损伤情况更加一致,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并对患者随访,观察cTn-T、hs-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的在ICU入住的CHD患者共86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的68例健康无异常的参与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进行造影后,采用支架植入,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hs-CRP和cTn-T水平。观察组进行PCI术后测定24h血清cTn-T和hs-CRP水平,血清cTn-T在0.1ng/mL以上及hs-CRP在3.0mg/L以上为A组,其余患者为B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前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前的cTn-T水平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治疗后cTn-T、hs-CRP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B组发生率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CI治疗CHD患者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出现加重,心肌损伤较为严重,血清cTn-T和hs-CRP水平会出现升高,增加了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及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SCAP(severe?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用药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组间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安全价值较高,可促进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释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229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及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DR)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正常人群,比较四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研究UA水平与2型糖尿病眼病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DM组、NPDR组及PDR组的UA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病变程度的严重,UA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UA水平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治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简介:摘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是目前临床上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疗最重要的基因,研究它的表达特性在乳腺外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Her-2基因的表达不仅用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以及指导手术前后的靶向治疗,而且可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在于Her-2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相关临床因素关系的探讨,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一方面对协助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有极大的帮助,而且通过了解一个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可反过来评估它的Her-2基因状态,不失为Her-2基因状态评估提供另一条重要的方法,本文中作者就Her-2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限食疗法对青少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青少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饮食,B组给予低热量限食,C组给予极低热量限食,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情况与体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对比三组患者的HbA1c、PPG、TG、LDL-C、TC、BMI指数发现,相较于A组与B组,C组患者各项指数下降的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不同的限食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其糖脂代谢情况,同时能够降低其体质量指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糖尿病组包括62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DN组),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30例(NDN组),对照组为4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β2-MG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清β2-m水平逐渐升高,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亦与其病程的长短相关联,病程越长肾损害越重。结论检测血清β2肾损害微球蛋白是诊断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糖尿病患者可定期检查血清β2微球蛋白,以便及早诊治糖尿病肾病,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PAK5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具体作用及分子机制,探索PAK5作为肿瘤新靶点的可能。方法通过体外培养SaOS-2细胞,筛选出稳定的DOX耐药株,向已获得的耐药株内转染siRNAPAK5,分为四组细胞,为SaOS-2、SaOS-2-DOX、对照siRNA-SaOS-2-DOX、siRNAPAK5-SaOS-2-DOX四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B法检测Caspaes-3和Caspaes-9及PAK5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染料在各组细胞内的聚集,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aOS-2、SaOS-2-DOX细胞活性较好,后者显著大于前者,对照siRNA-SaOS-2-DOX和siRNAPAK5-SaOS-2-DOX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WB法结果显示,SaOS-2组和SaOS-2-DOX组、对照siRNA-SaOS-2-DOX组三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siRNAPAK5-SaOS-2-DOX组的Caspaes-3、Caspaes-9及PAK5三个蛋白表达显著降低;Rh123染色结果显示siRNAPAK5-SaOS-2-DOX组荧光强度最大。结论PAK5在SaOS-2细胞DOX耐药中起促进作用,缺乏PAK5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活性上升。
简介:摘要目的2性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情况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0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患者9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及抑郁症情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包括(FPG、2hPG、HAMD、HbAIc)。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5.83%(46/48)的效果,较比对照组83.33%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物及穴位治疗的情况较好,对患者的抑郁症、血糖控制具有积极的表现,且安全,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格列美脲,分析格列美脲的临床效果及其药学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60例患者,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对应的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软件分析临床总有效率、FBG、2hBG、SBP、DBP、TG、HbAlc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经SPSS21.0软件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FBG、2hBG、SBP、DBP、TG、HbAlc数据指标差异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FBG、2hBG、SBP、DBP、TG、HbAlc数据指标分别为96.67%、6.51±0.62mmol/L、9.01±2.01mmol/L、137.02±5.77mmHg、85.21±4.73mmHg、1.87±0.27mmol/L、6.32±0.51%。结论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应采用格列美脲药物,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K2抗凝血对30余项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其校正。方法对同时抽取的50例EDTA-K2抗凝血标本与血清标本在AU2700生化分析仪进行TBIL、DBIL、SP、A、ALT、AST、TBA、ALP、MAO、ADA、BU、Cr、UA、P、Mg、GLU、TC、TG、HDL-C、LDL-C、APOA1、APOB、IMA、CK、CK-MB、LDH、α-HBDA、CRP、ASO、RF、AMS、IgG、IgM、IgA、C3、C4等项目测定,对大部分生化项目进行直线回归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两组标本生化项目中除DBIL、Mg、ASO、RF、ALP、I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良好(r2>0.80)的生化项目有TBIL、BU、Cr、P、GLU、TC、TG、HDL-C、LDL-C、APOA1、APOB、CK、CK-MB、α-HBDA、CRP、ASO、AMS、IgG、IgM、IgA、C3、C4。结论在血清标本不足时或血清标本存在溶血时,可用多余的血常规标本(EDTA-K2抗凝血)经离心后,替代血清标本用于(除TBIL、LDH、α-HBDA、P、Mg、UA、ASO、RF、ALP、IMA外)生化项目的检测,且结果可用于临床分析。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7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比较3组间的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差异。以25-羟维生素D[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水平不足或缺乏比例者达73.6%,而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47.9%。25(OH)D缺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25(OH)D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AER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相关(OR=1.238,P=0.004)。结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是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同时强化降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等干预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强化降糖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水平和达到理想标准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规律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强化降糖治疗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