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的抑郁障碍情况、心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科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两组均在患者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分别进行两次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MIDAS)评分。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HAMD评分、MID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变化,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PCI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PCI术后抑郁情绪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呈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颊器联合口内入路复位内固定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方法,评价该手术方法的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2月~2009年5月间50例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患者,使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采用口腔内切口达骨面,在骨折线对应皮肤处作约0.3cm切口,将穿颊器经皮肤切口穿通至骨面,经穿颊器行坚强内固定术。同时期的另外21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下颌下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组患者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无主诉关节疼痛与弹响症状。全部患者无面神经损伤、无涎瘘、面颈皮肤无明显手术瘢痕。传统口外入路6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下颌下区均可见明显术后瘢痕。结论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部及升支骨折优于传统的下颌下切口法,是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186例(73.8%),好转56例(22.2%),无效10例(2.7%)。总有效率96.0%.无效病例中多为中鼻道瘢痕粘连、筛窦区瘢痕粘连、窦口闭塞、上颌窦开口闭塞、中鼻道引流不畅。手术并发症7例其中上颌窦开口狭窄或闭锁4例、眶内淤血1例、鼻腔粘连2例。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准备充分,熟练的麻醉技术,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左右桡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4年以来,经左右桡尺动脉途径共完成冠脉介入手术2516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冠脉及桡尺动脉并发症等情况。术前均测试双手Allen试验及反向Allen试验,采用日本Teromo公司的穿刺包穿刺,TR-Band止血气囊包扎止血。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成功率、PCI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曝光时间、血管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介入术前测试左右手的Allen试验和反Allen试验,左右桡尺动脉,四条血管入路,大大增加了介入医生的选择余地,同样能减少出血和血管相关性并发症、减少病人痛苦,完成介入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的抑郁障碍情况、心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科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两组均在患者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分别进行两次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MIDAS)评分。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HAMD评分、MID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变化,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PCI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PCI术后抑郁情绪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呈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7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I组)、糖尿病肾病组(II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III组)、糖尿病冠心病组(IV组)、糖尿病脑梗塞组(V组)及正常对照组(VI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结果I、II、III、IV、V组的MCV、RDW、MPV、PDW测定结果均升高,分别与对照组(V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I、III、IV、V组与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I、III、IV、V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V、RDW、MPV和PDW的测定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股动脉桡动脉行介入性诊疗的并发症及术后舒适度。方法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7月完成的68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分为经经桡/尺动脉(380例)和股动脉途径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技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冠状动脉诊疗,股动脉径路组在穿刺处血肿发生率7.0%,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79%,P<0.01;因尿潴留需要导尿股动脉组发生率16.3%,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026,P<0.01;桡/尺动脉途径术后病人护理简单,并发症较少,病人的舒适度明显高于股动脉途径组,使用镇痛剂股动脉组发生率17.3%,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78%,P<0.01。结论经桡/尺动脉动脉途径进行诊疗并发症少,术后护理简单,病人舒适度增加,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的良好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有多种方法切除乳腺良性肿块,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我们旨在探讨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我们对2164例乳腺良性乳腺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晕切口切除肿块,对切除肿块后所留的残腔采用不缝合技术,通过随访,评价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效果,总结经验。结果采用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所有乳腺良性肿块均成功切除及痊愈,单个病灶长径为0.5cm~8cm,病灶数量为1个~42个,手术时间37min(5~162min),乳房切口疤痕微细,保持乳房外形,硬块感率25.4%,硬块感时间29day(18day~40day),患者满意98.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的临床应用中,操作简单,美观,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