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文献中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牙龈退缩分度的方法.但是这些分度方法都未见有经过有效的统计学的分析和验证。因此,这些分度方法在不同临床医师中应用时.是否都同样有效还不详。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新的牙龈退缩分度方法在检查者自身和检查者问的一致性.并评估其在不同临床医师中的一致性。材料和方法:通过以下3个方面评估提出的这一新的分度方法:牙龈角化组织量(〈2mm或≥2mm).是否存在牙颈部的非龋性病变以及是否存在邻面附着丧失。采用盲法分析3位检查者的KaPPa统计值(一致性检验)。结果:使用该新分度方法对120例牙龈退缩患者进行评估,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4~096.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67~094,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70~092。牙龈角化组织变量的检查者问一致性值为070~085.非龋性牙颈部缺损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59,邻面附着丧失变量的检查者自身一致性值为054~077。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和人群,新提出的分度方法在调查者中的一致性为中度到高度。因此.该方法可以判定牙龈退缩的严重程度。
简介:目的比较前牙深覆[牙合]者与个别正常者开闭口运动中颞下颌关节(TMJ)的振动参数,探讨前牙深覆对TMJ振动的影响。方法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22例前牙深覆[牙合]者与33例个别正常者的TMJ振动参数,收集关节振动信号并进行提取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前牙深覆组两侧TMJ的振动总能量(TI)、小于300Hz振动能量(I〈300)、峰振幅(PA)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I〈300Hz、PA较个别正常组大;深覆组关节振动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结论前牙深覆[牙合]者TMJ振动总能量大于个别正常者;前牙深覆[牙合]者关节振动多发生在开口中、末期及闭口中、末期。
简介:目的:探讨纯钛作为全口义齿上颌腭托材料在口腔内长期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由同一全口义齿专家多次镶配全口义齿的患者11例,最后一副义齿为钛制上颌腭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义齿检查.结果:采用传统PMMA制作的全口义齿的重做原因,主要是上颌基托折裂(72.7%),其次为不舒适(27.3%)和固位差(27.3%),改用钛制腭托义齿后,平均戴用2.95年未出现折裂;72.8%的患者认为钛制腭托义齿优于PMMA腭托义齿,主要表现在异物感小,固位好,舒适,质轻,可以改善口干症状,18.2%的患者认为两种义齿使用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别.钛制义齿磨光面45.4%出现色素沉着,27.2%颜色变暗.腭部粘膜末见明显炎症.在咀嚼功能、发音、冷热刺激的敏感性及味觉方面两种材料义齿没有明显差别.结论:全口义齿上颌腭托采用纯钛制作,其抗折性能、舒适性优于传统PMMA,但长期应用后,部分腭托磨光面出现色素沉着及颜色变暗,对固位及适合性的影响因受个人因素、义齿制作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目的描述一种利用计算机数值控制(computernumeric-controlled,CNC)铣造技术制作种植体支持式修复体的整体钛支架的新技术,并与常规铸造修复体支架的适合度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本实验研究的20位患者均在无牙下颌植入5个标准的Branemark种植体。用三维摄影测量学技术测出最初10个用CNC铣制支架修复体的适合度,并测量支架桥接圈中心点变形与工作模式替代体的关系。测量结果与10个随机选取的常规铸造支架修复体进行比较。结果二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完成修复体上桥接圈三维形变范围是3-80μm;没有观察到消极吻合的支架(passiveframework)。水平方向的形变(x和y轴)比垂直方向的形变(z轴)大。结论最初的CNC铣制修复体与常规铸造支架的吻合精确度有可比性。因此,这一新技术能作为种植修复体支架常规制作的一种有根据的选择方法。
简介:目的探索在牙周病学专业八年制提高课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同时进入口腔医学专业学习的2006级(35人)、2007级(30人)八年制学生,讲授牙周提高课“种植体周围炎”.在教学方式选择中,将全部学生随机分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组和以主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SBL)组.提高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理论考核结果表明,PBL组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明显高于SBL组(P<0.05);问卷调查表明,在学习主导性和自学能力提高两方面PBL组均优于SBL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较SBL教学模式有一定优越性,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