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对落实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的400张门急诊处方,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张。在实验组患者中采取处方点评办法,而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处方点评办法,对两组不合理处方张数、不规范处方数、不适宜处方数以及超常处方数进行统计,通过计算处方合理率来验证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并通过统计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来分析处方点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处方点评后,用药合理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92.5%,且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处方点评后,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9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97%,且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能够有效提高用药的合理率,促使门急诊更加合理、规范地给药,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处方用药的满意程度。
简介:目的:了解果糖类注射液在我院住院患者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2016年1–12月全院19468例使用果糖类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分别从适应证、给药剂量、多种果糖类药物联合使用、作为肠外营养使用、作为药物溶媒、禁忌患者用药等方面对果糖类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干预前后果糖类注射液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解析。结果:2016年由果糖类注射液或其作为溶媒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共13例。2016年1–6月和7–12月果糖类注射液适应证不适宜分别为12386例和6180例、超剂量使用分别为853例和194例、多种果糖类注射液联合使用分别为5742例和2763例、作为肠外营养使用分别为3971例和83例、作为溶媒使用分别为3400例和377例、禁忌者用药分别为508和323例。通过管控,果糖类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病例数由2016年1–6月26960例降至2016年7–12月9920例,总体下降63.20%,其用量也由2016年1–6月的86604支降为2016年7–12月26362支,下降率为69.56%。2016年7–12月较1–6月果糖类注射液节省药品费用约340万元。结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使用果糖类注射剂,规范该类药品的使用能够降低其用量,节省一定的药品费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简介:目前,我国城乡人均谷类的消费大幅度减少,而禽、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数倍增加,人们体力活动减少、静态生活方式增多,这些变化使疾病模式随之发生改变,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均衡所致慢性疾病发病逐渐增多,城市慢性病的病死率已达到疾病总数的70%,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
简介: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特别是目前较为精确的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初步绘制,以及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的检测与发现,在基因水平研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药物基因组学在生物技术和医药工业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药物基因组学[1]是以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消除等个体差异的基因特征,以及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病人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即应用已获得的遗传信息预测药物治疗结果(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阐明决定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根本机理,将从根本上改变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和新药开发方向.本文简述药物基因组学对药物效应、药物不良反应和新药临床评价等方面的影响,希望对我们从事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工作的同仁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