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推进结构调整。规模化、集约化是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发展清洁化工的重要途径。中国石化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大幅降低能耗、物耗。经过努力,中国石化炼产产能,从平均2005年的5150kt/a提高到2008年的6000kt/a,主要乙烯装置规模也提高到700—1000kt/a,目前已经形成了11个千万吨级的炼油基地和5个百万吨级的乙烯基地。天津、福建、镇海等大型乙烯装置正在建设,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炼化企业集群。这种布局有明显地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优势。同时,对规模小、能耗比较高、污染比较重的落后生产设施进行了关停并转。
简介:作为世界石油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石油经济,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石油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已成为发展中国石油经济的重要政策。1998年后,中国石油经济体制初步完成了政府管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三大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已经大体完成了从政府向企业的角色转变、从国内公司逐步向国际公司的转变,并且在许多方面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互相竞争。同时,民营企业和其它企业,也逐步进入石油产业,从而使得中国石油产业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了。无疑,这些变化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石油经济的发展。但是,阻碍中国石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简介:通过对当前录井行业面临形势进行的系统分析,认为在油价逐步走低并步入常态的大背景下,行业整体发展处于调整期,且行业定位正在发生变化;产业链较短、定额体系不合理、企业间恶性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行业重组带来了信息化提升、产业链拓展等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从发展经济适用技术、与甲方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推行低成本战略、在IPM(一体化服务)项目中拓展服务链条、通过“互联网+传统录井”的有机融合推动信息化建设、以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及加快集成创新等手段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带动行业转型升级等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简介:近年来我国大力开拓国际石油市场,走向海外的石油企业越来越多。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降低公共安全风险,减少企业用工成本,石油涉外企业努力推进雇员当地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当地雇员加入到涉外石油企业。由于社会、文化、宗教信仰、语言等差异,以及缺乏涉外雇员管理经验、缺乏对当地劳动法相关知识的了解等原因,导致雇员罢工、用工赔偿等劳务纠纷日益增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形象。推进雇员当地化、国际化进程,加强雇员管理,减少劳务纠纷,已成为涉外石油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对雇员管理中发生劳务纠纷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介绍了涉外企业雇员国际化管理的可行措施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