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南朝刘敬叔《异苑》载一则故事,尝令我犹疑而不得确解: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山鸡竟然跳舞跳死了!"乏死"就是力尽而亡,何以故?"爱其羽毛"。张华《博物志》亦有相似的解释:山鸡"自爱其毛,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水"。

  • 标签: 山鸡 小学语文 教科书 吕思勉 国文 民国
  • 简介:小说创作中时常运用叙述(讲述)和描写(展示)的叙事策略,涉及到时间叙事策略和空间叙事策略的不同特征。许多理论家从时空的角度探讨叙述和描写的不同,这是叙述学研究的重点。热奈特指出,“讲述依附于被视为纯行为过程的行为或事件,因此它强调的是叙事的时间性;相反,由于描写停留在同时存在的人或物上,而且将行动过程本身也当作场景来观察,所以它似乎打断了时间的进程,有助于叙事在空间的展现。”叙述强调叙事的时间性,

  • 标签: 小说创作 当代小说 叙事策略 莫言 行为过程 叙述学
  • 简介:李兰妮服用抗抑郁药物两三天后,自杀的冲动空前高涨。服药前,李兰妮知道抗抑郁药副作用很大,同一种药,不同的人服用,反应可能大不相同。她经历过癌症化疗,对药物的耐受力应该比别人强一点。

  • 标签: 抑郁症 西西弗斯 抗抑郁药物 副作用 服药 癌症化疗
  • 简介:《倾城之恋》中因战乱而决定了男女主角的结合与否,主人公在惘惘的威胁下,产生心理学者所言的"焦虑性人格",结合卡伦·霍妮提出的理论,了解战乱中恐惧的补偿作用,分析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如何决定人的命运与需求。

  • 标签: 神经症 人格 焦虑 恐慌
  • 简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为写作做准备,有的人为了写作抛弃了工作、婚姻和家庭;有的人每天都试图写,但写出的东西却少之又少,甚至多年没有一部作品;还有人一旦写出成名作就再也不写。“不写”构成了这些作者的风格,成就了这一独特的文学流派。于是,“不写作作家协会”应运而生。在这个组织中,文学成就的高度以写作量少和不写的时间来体现,尽可能少写以至于不写是全体成员共同的追求……这是我在阅读恩里克·比拉-马塔斯的《巴托比症候群》过程中,不断脑补出的画面。

  • 标签: 作家协会 写作 作家群 图书馆 患者 文学成就
  • 简介:《一个好邻居的日记》(1983)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后期“现实主义回归”的小说代表作,作品以人到中年的中产阶级事业型女性简·萨默斯20世纪70年代的伦敦都市生活经历为主线,着重讲述了她如何在工作之余通过与老年女性交往,尤其是与莫迪这位毕生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九旬老妪交友,逐渐改变了人生态度的心路历程。本文拟从“恐老”背后的都市生活方式及其价值导向分析入手,聚焦于简·萨默斯的都市越界之旅,探究作为都市边缘群体的老年女性的身份困境与出路,尝试揭开都市(老年)女性空间所承载的伦理价值及其对西方都市主流价值观提出的质疑和挑战。

  • 标签: 都市空间 恐老症 老年 女性 越界 伦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