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掌握甘肃口岸朝觐归国人员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2014-2015年,采集朝觐归国人员中入境时体温升高(≥37.3℃)者的咽拭子样本,用荧光RT-PCR和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等共22种/型呼吸道病毒。结果在6123名归国朝觐人员中,共发现337名体温升高者,采集337份咽拭子样本,检出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共51份,检测阳性率为15.13%。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了解甘肃朝觐人员呼吸道病毒病原谱构成,为保障朝觐人员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疫苗接种与病毒变异正在赛跑,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对决。各先进国家都力争在病毒抗原尚没有显著变异之前完成本国居民的群体免疫。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真正完成群体免疫尚任重而道远,但这场对决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接种疫苗是既利己又造福他人的“善事”,我们应丢掉侥幸心理,正确认识接种疫苗的利弊,积极有准备地投入到这场“竞争”中去。
简介:目的对国人单髁置换(UKA)假体尺寸进行临床研究,从而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UKA假体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3月采用UKA术(Oxford第3代假体)治疗20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国人UKA假体包括股骨和胫骨假体的大小分布情况,分析股骨-胫骨假体的最佳匹配关系,对国人流行病学资料[年龄,性别,左/右侧,身高及身高体重指数(BMI)]与股骨假体大小进行单因素分析(碧检验)和多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此205例资料为依据,初步建立国人UKA假体相关参数的分布图。结果(1)UKA假体分布:股骨假体尺寸分布,XS-6.3%,S-71.7%,M-22.0%,L-0%,XL-0%。(2)胫骨假体尺寸分布,AA.28.8%,A.38.0%,B-20%,C-11.7%,D-1.5%,E-0%,F-0%。股胫假体的最佳匹配关系:胫骨AA匹配股骨XS,胫骨A和B匹配股骨S,胫骨c和D匹配股骨M。(3)相关性分析:身高结合性别综合判断,其与股骨假体大小明显相关(P〈0.01),而年龄,左/右侧,BMI与股骨假体尺寸分布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4)初步建立了国人UKA假体相关参数的分布图。按照此标准,术前采用身高结合性别这一指标判断股骨假体大小的准确性达到84.9%,而术中采用胫骨假体判断股骨假体大小的准确性达到61.1%。结论中国人群UKA假体分布不同于欧美人群。国人的假体分布图能够较好的指导术中选用合适大小的股骨假体,然而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数以建立更适合的参考标准。
简介:目的探讨西北地区国人正常離股关节CT影像相关解剖学测量数据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为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5月-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的78名志愿者156侧正常膝关节CT影像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美国GERevolutionCT机,对78名志愿者自骼棘至足底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两侧離骨厚度、離骨关节面厚度、離骨宽度、離骨外侧关节面宽度、離骨纵向长度、濮骨关节面长度、股骨左右径、股骨前后径、前股骨偏心距、滑车沟角。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各观测指标的差异;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再次分析不同性别间各测量指标的差异,并对所有观测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8名志愿者,不同性别间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0、17.602、11.366、4.377,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偏倚前,男性離骨厚度、離骨关节面厚度、離骨宽度、離骨外侧关节面宽度、離骨纵向长度、離骨关节面长度、股骨左右径、股骨前后径、前股骨偏心距分别为(22.39±1.53)mm,(11.75±0.94)mm.(47.04±2.81)mm.(27.18±2.16)mm、(45.18±2.74)mm、(30.60±2.28)mni、(86.31±3.94)mm、(66.76±3.26)mm、(6.37±1.38)mm,均明显大于女性的(19.75±1.29)mm.(10.91±0.95)mm、(40.47±2.30)mm、(23.37±1.61)mm.(38.74±2.51)mm、(26.76±1.70)mm,(74.28±3.00)mm、(60.07±2.89)mm、(5.63±1.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1.692、5.582、16.024、12.518、15.303、11.969、21.545、13.581、3.381,P值均<0.01);控制偏倚后,離骨关节面厚度和前股骨偏心距男性、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指标男性、女性之间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t=2.057、6.581.5.207、4.673、3.045、8.053、2.331,P值均<0.05)。而滑车沟角男性为139.43°±4.78°,女性为138.29°±4.22°,无论是否控制年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通过辅助生殖生育的男性和可让女性自然受孕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设计基于国家登记的队列研究。研究地点1994年1月到2014年12月,瑞典。参与者1994—2014年,瑞典有1 181 490名出生儿童及相同数量的父亲。根据受孕方式进行分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组20 618例,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组14 882例,自然受孕组1 145 990例。主要观察指标前列腺癌的诊断、发病年龄,以及抗雄激素治疗(晚期或转移性恶性肿瘤经典治疗方案)情况。结果在通过IVF、ICSI和自然受孕方式成为父亲的男性中,分别有77例(0.37%)、63例(0.42%)和3 244例(0.28%)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5.9岁、55.1岁和57.1岁。与自然受孕的男性相比,通过辅助生殖生育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ICSI风险比为1.64(1.25~2.15);IVF风险比为1.33(1.06~1.66)]。他们罹患早发性前列腺癌(即55岁前确诊)的风险也增加[ICSI风险比1.86(1.25~2.77); IVF风险比1.51(1.09~2.08)]。通过ICSI受孕并罹患前列腺癌的父亲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不少于自然受孕组(优势比1.91;P=0.07)。结论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特别是ICSI技术生育的男性,罹患早发性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是筛查和长期随访可能获益的前列腺癌风险群体。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分析我国流行人副流感病毒3型(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3, HPIV3)的基因变异规律和进化特征。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方法对2007—2020年5个省市(北京、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常见病原体核酸筛查,对HPIV3阳性标本进行HN基因序列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的国外和我国10个省的HPIV3流行代表株H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本研究期间从5个省市共获得49株HPIV3的HN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在96.6%~100%之间,其中48株为C3基因亚型,1株为C5基因亚型。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我国12个省市在2003—2020年间存在C1、C3和C5基因亚型的毒株共流行,毒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4%~99.8%和97.9%~100%,其中C3是我国的优势流行基因亚型,分属于C3a、C3b、C3c、C3e和C3f进化分支,以C3f的传播范围和流行时间最为广泛。对C3基因亚型的进化分析显示,其最近共同祖先形成时间(tMRCA)可追溯到1990年,有效群体规模在2002—2010年间逐渐扩张而后趋于平稳;C3各进化分支HPIV3的HN基因进化速率在3.69×10-4~5.82×10-4替换/位点/年之间;C3基因亚型毒株HN蛋白共享N308、N351、N485和N523潜在N-糖基化位点,选择压力以负向选择为主。结论C3基因亚型是我国的本土优势HPIV3流行型别,形成了广泛传播和持续流行态势,并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个进化分支共同循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椎CT值在国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值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3月—2021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年女性体检者287名,年龄21~84(55.8±13.6)岁。287名被试者均行胸部CT扫描,以标准算法重建图像,采用定量CT(QCT)测量软件分别测量T7~9椎体的BMD值,计算平均BMD值;在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中测量T7~9椎体的CT值,计算平均CT值。观察胸椎CT值与BMD值之间的相关性。将胸椎BMD值转换为腰椎BMD值,根据腰椎BMD值诊断被试者骨质状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依据胸椎平均CT值诊断骨质疏松(BMD<80 mg/cm3)和骨质正常(BMD>120 mg/cm3)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最佳阈值。结果T7~T9椎体的BMD和T7~9椎体平均BMD分别为(125.17±47.42)、(121.84±48.33)、(123.93±49.24)和(123.67±47.73)mg/cm3,T7~T9椎体的CT值和T7~9椎体平均CT值分别为(157.48±56.97)、(154.92±58.37)、(158.03±60.02)和(156.81±57.78)HU。T7~9各椎体CT值、平均CT值均与相应椎体的BMD值呈正相关(r=0.946、0.960、0.956、0.968,P值均<0.001)。287名被试者中,骨质疏松77例,骨质减少102例,骨质正常108例。ROC曲线显示:平均CT值诊断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95%可信区间(CI)0.997~0.999,P<0.001],平均CT值<116 HU时诊断骨质疏松的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92.2%;平均CT值诊断骨质正常的AUC为0.997(95%CI 0.993~1.000,P<0.001),平均CT值>170 HU时诊断骨质正常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6.1%。结论胸椎平均CT值能反映BMD的情况,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较高,胸椎平均CT值的测量可作为预测高危人群BMD情况的辅助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人细小病毒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大量表达的VP1蛋白.方法从我科保存的人细小病毒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载体中获得VP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RSETA,构建VP1-pRSETA表达载体,并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使蛋白表达,在不同表达时间收获细菌,给予不同诱导剂浓度及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诱导表达,利用蛋白电泳检测VP1蛋白表达情况;超声裂解诱导表达的细菌,收集上清和沉淀进行蛋白电泳,分析表达蛋白的溶解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VP1-pRSETA的重组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经15%SDS-PAGE电泳证实大小为2.2kd结论获得人细小病毒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及其产物,对进一步研究其纯化及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疫苗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人细小病毒B19;VP1基因片断;载体构建;诱导表达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8-01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德戏剧式教学方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法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医德戏剧式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思法基础"课程学习情况、医德戏剧式教学效果评价、医德戏剧式教学改进建议等4部分。结果学生对医德戏剧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的评分为(40.86±7.09)分。男生对医德戏剧的价值认同高于女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7±3.45)分比(16.46±2.89)分,t=-2.015,P=0.044];有干部经历的学生在参与能力[(16.79±2.91)分比(16.07±2.92)分]、创新思维[(8.26±1.67)分比(7.85±1.61)分]和总体效果[(41.38±7.11)分比(39.85±6.95)分]评分上均高于无干部经历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堂内外参与度、学习目标明确度、角色扮演投入度是医德戏剧式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德戏剧式教学方式应用于"思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