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29例,提供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共29例,提供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种方案应用效果。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芍药甘草汤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所致抽动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所致抽动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调神通络头针结合体针的方法,给予观察组调神通络头针结合体针的方法+芍药甘草汤加减,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肌力评分、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结合使用针刺法和芍药甘草汤加减,能够对肢体抽动症状有效改善,能够对肢体肌张力、运动能力、自我生活能力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8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观察组,n=40),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n=4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指标(62.41±10.3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40.25±8.32分),(p<0.05);治疗效果对比,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7.50%(39/40)高于对照组患者85.00%(34/40),(p<0.05)。结论:围绕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自拟银葛复中汤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运,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配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易志宏教授认为卒中后抑郁(PSD)病位在脑,涉及肝、肾、心、脾,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本虚即肾精亏损、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对于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火郁、痰结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等法。虚证则应根据损及的脏腑及气血阴精亏虚的不同情况而补之,或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或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等。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补虚泻实或虚实兼顾。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和抑郁症状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份与2020年10月间医治的中医康复护理病人为研究目标,共抽取研究对象为80例。将其资料乱序后分组,其中观察组的40例病人:落实常规性的护理方案。分析组的40例病人:在上述护理的条件下,落实中医康复护理方案。评估落实两种方案后的病人功能康复与抑郁症状的变化。结果:病人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分析组病人的改善程度较高,P<0.05。且护理后分析组病人焦虑评分(43.4±2.5)分、抑郁评分(43.0±1.7)分,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方案的开展有利于早期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与后期医治,该方案的开展不但能提升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而且还能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实验对象为本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间接治的中风偏瘫患者,总共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而分为两组,应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方案之类的为实验组,仅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不如实验组,组间差距较大且P<0.05;比较两组的ADL、FMA评分,实验组显著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以对患者身体机能有效改善,同时提高自理能力,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可以大量推广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恢复期中风偏瘫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药穴位贴敷与循经刮痧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以80例恢复期中风偏瘫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均分为2组。采取针灸治疗对比组,实验组同时采取中药穴位贴敷与循经刮痧。比较2组MRS、NIHSS等评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对比干预后MRS、NIHSS等评分及生活质量各指标等评分的数据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差异要求(P<0.05)。结论:恢复期中风偏瘫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药穴位贴敷与循经刮痧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功能残疾,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还可改善生活质量,可做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风痰瘀阻型中风急性期患者中应用化痰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电针、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50例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50例,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评分更高,此外,在上肢功能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就观察组方案上看,电针疗法和温针灸对比中,以温针灸改善肿胀问题的结果更优,可提升治疗疗效。结论:采用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较好地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症状,且对于肿胀严重的患者建议选择温针灸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接受针刺督脉组穴配合认知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认知训练,观察组行针刺督脉组穴配合认知训练,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指数)均大于治疗前,观察组的MMSE评分、BI指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针刺督脉组穴配合认知训练治疗中风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优势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专项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海阳市人民医院120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常规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3±5.23)岁;联合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1.63±4.96)岁。常规组采用专项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专项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表面肌电图(sEMG)指标[平均振幅值(AEMG)、持续时间]、神经营养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1.67%(55/60)比73.33%(4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08)。治疗后联合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常规组[(1.89±0.65)分比(2.96±1.04)分],SWAL-QOL评分高于常规组[(171.39±17.86)分比(136.84±15.7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的AEMG均小于常规组、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常规组[(67.14±4.91)μg/L比(52.24±4.63)μg/L,(8.03±1.32)μg/L比(5.95±1.21)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专项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显著,可通过调节血清NGF、BDNF水平提高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皮针灸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失语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2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进行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进行头皮针灸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的4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干预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个疗程后的失语程度及认知能力。结果干预4个疗程后,观察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第三版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多(P<0.05)。结论头皮针灸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失语程度,提高其认知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中风患者认知行为、日常生活和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行为、日常生活和神经功能变化及干预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对中风的诱因知晓率(91.67%)、中风的危害知晓率(88.33%)和防治措施知晓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70.00%、70.00%和75.00%)(χ2=9.090、6.114、7.566,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75.54±12.19)分,高于对照组的(62.10±8.75)分(t=6.938,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轻度缺损(81.67%)高于对照组(63.33%)(χ2=5.058,P<0.05);观察组中风患者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6.67%)(χ2=8.292,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用于中风患者可获得良好满意度,患者认知行为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改善,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