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我厂TSV-C37加工中心所使用的YASNACi80数控系统所存在的问题,选用三菱M64S数控系统对其进行替换改造,结合改造工程中的设备特点及现场使用实际需求重新设计电气图纸、编写逻辑控制程序、设定新系统的运动控制参数等进行项目实施,改造后效果良好。

  • 标签: 数控系统 三菱 加工中心 改造 M64S 安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3年12月某日,浙江省宁海县某饲料加工厂发生一起3名工人中毒事故,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本文报道此次事故调查结果。1事发经过当时该厂准备购买一批原料,按规定在原料运到之前要对地下储藏室进行清理。1名员工在进入地下室过程中晕倒,另2名发现后马上进入抢救,也随即晕倒。之后在地面上的其他员工找来安全绳子和防毒面罩,陆续将地下室3人拖救上来,立即送往附近的县级医院进行抢救,由于抢救及时没有发生生命危险。

  • 标签: 饲料加工厂 硫化氢中毒事故 生命危险 拖救 密闭空间 职业卫生
  • 简介:摘要针对汽车零部件加工质量监控和追溯问题,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了该条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方案,介绍了二维码码制和标刻技术的选择,编写了二维码信息的寄存、传递、比对程序。使用MELSOFTGXWorks2和MELSOFTGTDesigner3开发了该条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零件二维码信息,在抽检环节可以有效地记录零件二维码信息,保证了零件按照正确的工序返回生产线,解决了以往生产线漏序加工或重复加工的问题,同时为后续汽车产品质量的追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二维码 汽车零部件 自动化生产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创伤患者认知评价和认知加工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认知评价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336例意外创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PTG)总分(58.74 ± 13.53)分;目的性反刍总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578、0.439,P<0.01);侵入性反刍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负相关(r=-0.144,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0.492,P<0.01)。积极认知评价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42,占总效应的13%。结论社会支持不仅可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还可通过积极认知评价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伤后成长。

  • 标签: 意外创伤 认知评价 反刍性沉思 社会支持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创伤患者认知评价和认知加工与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认知评价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对336例意外创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PTG)总分(58.74 ± 13.53)分;目的性反刍总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578、0.439,P<0.01);侵入性反刍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负相关(r=-0.144,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0.492,P<0.01)。积极认知评价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42,占总效应的13%。结论社会支持不仅可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还可通过积极认知评价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伤后成长。

  • 标签: 意外创伤 认知评价 反刍性沉思 社会支持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泰森多边形图算法生成的不同孔隙率人工骨小梁的3D打印加工精度及生物力学性能,为骨科钛合金内置物生物力学性能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30岁,身高175 cm,体重70 kg),采集其腰椎CT扫描数据,利用泰森多边形图算法生成5种不同孔隙率的仿生人工骨小梁,根据孔隙率的差异分为Tra_A(73.7%)、Tra_B(74.1%)、Tra_C(80.0%)、Tra_D(80.2%)、Tra_E(85.7%)5组。利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将各组人工骨小梁加工成直径18 mm、高度20 mm的圆柱状钛合金材质假体,每组加工3个试样。利用工业显微镜对每组试样进行扫描,对比其实际孔隙率和理论孔隙率,评估加工质量;通过体外力学测试,对各组人工骨小梁试样的极限载荷、屈服强度及弹性模量进行测量,评估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所有试件内部无裂纹、连接杆断裂、钛合金粉末堆积等不良现象。5组人工骨小梁试件的实际孔隙率平均值分别为66.0%、65.5%、71.8%、72.5%、78.1%,与理论孔隙率相比,分别偏小10.5%、11.6%、10.2%、9.7%、8.8%。体外力学测试显示,5组人工骨小梁试件极限载荷平均值分别为23.6 kN、18.9 kN、17.0 kN、16.3 kN、10.7 kN,屈服强度平均值分别为72.2 MPa、58.7 MPa、54.9 MPa、52.2 MPa、36.1 MPa,弹性模量平均值分别为7.5 GPa、6.3 GPa、4.5 GPa、4.3 GPa、2.4 GPa,三者随着人工骨小梁孔隙率的增大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基于泰森多边形图算法生成的仿生人工骨小梁结构通过SLM 3D打印加工而成的钛合金试件具有较好的加工质量,且随着孔隙率增加,其加工精度更好。随着孔隙率增加,人工骨小梁的极限载荷、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呈减小趋势。

  • 标签: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骨小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