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PSNB)功能康复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6例PSN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参数、达到膀胱平衡状态率、干预后尿失禁率和尿潴留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膀胱顺应性、达到膀胱平衡状态率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尿潴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PSNB患者膀胱平衡状态的快速恢复,提高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应用于社区卒中后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18例高龄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日常的心理疏导;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采用腰椎X线检查、根骨超声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骨钙素、降钙素及ALP水平高于治疗前,PTH水平低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生化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社区卒中后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119例,给予常规治疗,选取60例给予帕罗西汀作为干预组,其余59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前、4周及8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4周及8周时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8周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4周后的评分(P<0.01),对照组则无此差异;帕罗西汀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4周及8周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干预组8周时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4周及8周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及早给予SSRI治疗有利于抑郁情绪的减轻及神经功能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astroke,AIS)患者非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的危险因素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153例AIS患者分为SAP组(n=70)和非SAP组(n=83)。其中重症SAP患者约4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比较全部SAP患者及去除重症SAP患者后普通SAP患者与非SAP患者在吞咽困难、房颤、入院时NIHSS评分、常规生化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免疫抑制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分析,探讨SAP的危险因素。结果 2次单因素分析后显示存在吞咽障碍、房颤、NIHSS评分、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SAP的发生呈正相关,而白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三酰甘油与SAP的发生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吞咽障碍、房颤、淋巴细胞百分比减低、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增高、血脂减低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结论 SAP是多因素介导的并发症,对于房颤患者及存在明显免疫抑制的患者需更多关注SAP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 要:目的 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 TCMSP)中获取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同时利用 OMIM、 TTD 和 PharmGkb 数据库获取治疗卒中和抑郁的共有靶标。采用 Excel 筛选分子和靶标, Cytoscape 软件建立柴胡疏肝散的中药成分 -靶点网络图,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 DAVID)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从数据库筛选出柴胡疏肝散 122 个中药成分与卒中后抑郁的 42 个靶蛋白相互作用,其中雌激素受体( ESR1)、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 2( PTGS2)、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 GSK3β)、 SLC6A4 和白三烯 A4 水解酶( LTA4H)为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靶点,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 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应答、突触合成、雌激素应答、记忆、生物合成、药物反应和昼夜节律从而治疗卒中后抑郁。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揭示了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靶点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眠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即舒眠胶囊联合舍曲林组92例,对照组即单用舍曲林组88例,疗程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HAMD)评分来评估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TESS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舒眠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头晕中应用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7年五年期间的100例卒中后顽固性头晕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中西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组间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结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晕复发情况对比,观察组头晕复发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4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晕程度对比,观察组头晕症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卒中后顽固性头晕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效果显著,其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柴胡疏肝散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门诊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病人的HAMD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同时设立了康复组、针刺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的疗效。并总结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优势,以便于临床的推广应用。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组、针刺组,每组20例,进行临床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金津穴、玉液穴点刺放血,针刺廉泉穴结合康复训练,康复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针刺组采用金津穴、玉液穴点刺放血,针刺廉泉穴,洼田饮水测试评估和吞咽困难量表作为观察指标,每组治疗前后的结果观察,并进行治疗后每组之间的疗效比较。采用SPSS17.0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结果将三组患者资料的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之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洼田饮水测试评级,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得分比较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康复组、针灸组治疗后每组洼田饮水测试评级,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得分比较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疗效对比结果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康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