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使用牛津第三代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患者术后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关节科行牛津单髁置换术治疗的30例(30膝)明确诊断为膝关节内侧髁自发性坏死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10膝,女性20例20膝;术后随访。收集统计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坏死部位、大小、Koshino分期和坏死部位/髁比例、坏死面积等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有无单髁置换术(UKA)术后并发症出现;同时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最大活动度(ROM)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再者手术前后均行患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评估下肢力线。采集资料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前术后的数据均值比较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股骨内髁骨坏死,Koshino分期Ⅲ期20例,Ⅳ期10例。平均年龄(65.7±3.2)岁;平均体重(64.9±1.3)kg;坏死部位宽度和髁的比例20%~60%,其中24例〈50%,6例〉50%;病变体积4.3~31.3cm3,小面积坏死22例,中面积坏死6例、大面积坏死2例;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输血、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4.8±2.4)个月(3~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减轻,与术前比较,KSS临床和功能评分(临床t=14.09,功能t=12.62)、HSS评分(t=13.05)、膝关节活动度(t=5.77)、股胫角(t=3.49)等均有明显改善(均为P〈0.01)。结论对于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患者,利用第三代牛津单髁系统,采用微创单髁技术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对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大肠癌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含量较高(P<0.05);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随疾病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分期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术后1年时仍存在差异,7例复发。结论大肠癌诊断和预后受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腹胀消失、治愈、恢复肠内营养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VS77.8%),(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以及恢复肠内营养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儿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用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标准为Ⅰ期、ⅡA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以及治疗前后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73%,与对照组的86.36%比较,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rris评分显著的提高,且观察组提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关节功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6月15日-2017年6月18日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对照组---20例(常规股骨头外科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8.81±5.62min)、股骨头功能恢复时间(82.36±15.21天)、住院时间(12.25±6.31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缓解其临床表现,并且还能改善其肢体功能,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后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牙龈肿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后牙龈肿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18%,与对照组的81.82%比较,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后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显著的缓解患者的牙龈肿痛症状,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6例用作对象实施研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38)应用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组(n=38)应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值明显低于治疗前、IL-12值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IL-4值显著低于对照组、IL-1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10mg/d及外用卤米松乳膏)和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痊愈率为21.95%,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53.66%,对照组痊愈2例,痊愈率为4.88%,总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3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口服咪唑斯汀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且副作用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例,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祛痰药、茶碱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呼气量(FVC)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观察短期的治疗效果,最终探讨和研究出一种不用做手术就能治疗儿童鼾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儿童鼾症患儿,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将他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实验组的40例患儿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治疗40天,每天50ug;对照组的40例患儿采用安慰剂治疗,每天喷两次。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实验组有效果的患儿分为T1组,对照组有效果的患者分为T2组,并继续保持原来的治疗方式和剂量。对于没有治疗效果的患儿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患儿平均后鼻孔阻塞率、平均症状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可减小腺样体体积,治疗效果很好,是一种不用做手术就能治疗儿童鼾症的治疗方法,本次实验证明对大部分患儿有效,有待于推广到临床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