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细菌内毒素运用凝胶定性和动态浊度定量的检查进行比较。为血站提供在原辅材料内毒素检测时更适合的方法。方法:用鲎试剂凝胶定性分别做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供试品的检测,方法用药典规定的生物制品细菌内毒素试验规程。动态浊度定量分别做标准曲线检验试剂的灵敏度、回收率判断干扰试验、供试品的检测,方法药典规定仪器试验。结果:动态浊度定量结果易保存,在临界状态下,更容易进行结果的判断。结论:血站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时,最好选用定量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动态浊度法 鲎试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磁珠浓缩与酶联免疫(ELISA)检测HBsAg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选用较好的方法用于低浓HBsAg的测定。方法ELISA检测HBsAg为强阳性的血清标本40份,混合为HBsAg强阳性混合血清,用化学发光检测HBsAg全阴性血清稀释成46例浓度不同的HBsAg阳性血清,然后分别用磁珠浓缩、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检测。结果磁珠浓缩检测46份标本阳性例数42例,最低检出浓度0.1IU/mL,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例,最低检出浓度0.5IU/mL,磁珠浓缩灵敏度和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P<0.01)。结论磁珠浓缩可明显提高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 标签: HBsAg 灵敏度 磁珠浓缩法
  • 简介:摘要对比试纸与镜检进行尿液检验差异性。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对比两项检查与尿液检验关系。两种检验结果对照中,试纸假阳性率为10.17%、假阴性率为59.54%,镜检假阳性率为11.32%、假阴性率为56.9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尿液检验中试纸与镜检各具优势,为提升检验的确诊率,可综合两种方法进行优势互补,进而降低漏诊及误诊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吸毒人员的HCV检测胶体金和酶的对比。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国家哨点DUS监测的吸毒人员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胶体金检测,后者采用酶检测,对比两组吸毒人员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吸毒人员的HCV检测中,采用酶的准确率更高,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HCV检测 胶体金法 酶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为牙齿缺失进行牙齿种植的患者84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即刻种植对牙齿进行修复,对比较组的患者则用常规种植进行修复,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稳定系数(ISQ)和牙齿松动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ISQ在1、3、6各月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对牙齿缺失进行修复的效果虽然相似,但是即刻种植疗程短、痛苦小,在修复后牙齿稳定性高、并发症少;常规种植疗程长、痛苦大、牙齿的稳定性比较差。

  • 标签: 牙齿缺失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法 影响
  • 简介:[摘 要 ]目的 深入分析并比较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化学发光对血清中HIV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 统计化学发光初筛HIV阳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与ELISA两种方法复检复检。 结果 化学发光初筛阳性115例阳性,复核结果化学发光115例阳性,ELISA109例阳性,确证结果113例阳性,阴性2例,ELISA漏检4例,准确率为96.5%,化学发光假阳性2例,准确率为98.3%,p=0.027(

  • 标签: [ ] HIV检测 化学发光法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共取78例研究对象(即:2019年07月至2021年07月来院行血常规检验的健康受检者),按照采血方式分为末梢组(n=39,末梢采血)和静脉组(n=39,静脉采血),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检查后,两组MCV、 MCHC、MCH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PLT、 Hb、RBC比末梢组高,WBC(5.26±1.17)×109/L,比末梢组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方式的选择可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静脉采血所取检验结果准确性比末梢采血法相对要高,应用更加广泛。

  • 标签: 应用效果 血常规检验 采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7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检验,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检验数据更准确,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将滤膜和倾注检测软式内镜消毒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8月~2021年3月,选取院内内镜中心的软式内镜82例,在相同消毒水平下,同时采用倾注、滤膜进行监测,倾注为对照组,滤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消毒合格率和病原菌检出率。结果:试验组消毒合格率92.68%相较于对照组71.95%更高,将两组病原菌检出率进行对比,对照组25.61%远远不及试验组46.3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软式内镜消毒方法上应用滤膜可以很好地提高病原菌检出率,对比倾注消毒效果更好,整体合格率更高,具有一定的医疗应用价值,适宜进行大范围应用。

  • 标签: 滤膜法 倾注法 软式内镜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CR(聚合酶链反应)检验和细菌培养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0月-2021年12月行阴道细菌检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CR检验检验以及细菌培养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对病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98.00%,高于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尿液检验过程当中,采取镜检以及试纸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镜检以及试纸两种检验方式,对比患者的阳性率检出情况。结果:患者在试纸的检测当中,阳性患者例数为43例,占比35.83%;镜检检测当中,阳性患者例数为40例,占比33.33%;试纸以及镜检检测患者阳性例数之间差距较小(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当中,镜检以及试纸均有不同的检测优势,因此,可以将两种检测方式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将检测的准确率有效提高。

  • 标签: 尿液检验 镜检法 试纸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CLIA)检测血清HBsAg结果。方法:应用ELISA和CLIA检测1205例血清中的HBsAg。结果:ELISA检测出8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88%,CLIA检测出75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6.22%,以CLIA为参考,ELISA18例假阳性标本,假阳性率为1.49%;例11假阴性标本,假阴性率为0.91%,相对敏感性为88.15%,相对特异性为98.14%,两者总符合率为96.86%,。结论:应用CLIA检测血清HBsAg有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比CLIA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并且随HBsAg浓度变化比较大,CLIA准确、快速、敏感性、特异性比较高。

  • 标签: ELISA法 CLIA法 血清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改良椅背和足蹬进行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遵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椅背复位、对照组采用足蹬复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复位成功情况和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65.00%,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5.45%,且对照组疼痛程度重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高,且患者疼痛感较轻,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椅背法 足蹬法 复位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改良椅背和足蹬进行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遵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椅背复位、对照组采用足蹬复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复位成功情况和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65.00%,远远低于实验组的95.45%,且对照组疼痛程度重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一次性复位成功率高,且患者疼痛感较轻,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椅背法 足蹬法 复位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静脉采血、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3年6月,本研究开展了对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实施编码封闭信封法随机划分对照组、研究组工作,各组均含100样本。对照组实施末梢采血,研究组实施静脉采血,研究有无意义依据为:采血穿刺时间、次数与疼痛情况;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采血穿刺时间、次数与疼痛情况无明显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血常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各指标更高,P<0.05。结论:静脉采血、末梢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以静脉采血更能获得相对精准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更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