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治疗中采取动静脉转流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24例(25指)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均采取动静脉转流法治疗。结果本组24例断指患者共计25指经治疗成活24指,1例患者断指坏死,断指成活率是96.00%;术后随访时间(9.2±1.3)个月,23例(24指)患者的再植体外观均获得满意,优者17例;良者5例;差者1例;优良率是95.83%。结论针对挤压性末节断指患者通过采取动静脉转流再植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可为断指建立新的有效静脉回流通道,能够扩大断指再植的临床适应症,且能够提升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骨栓结合多钢板框架结构治疗胫骨平台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用Y形切口显露骨折处,将骨块复位后,用骨栓骨栓、塑形的普通钢板或L形钢板加以固定,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结果:随访1-7年,优良率92%。结论: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应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暴露是良好复位的关键,固定一定要可靠,术后要做到早活动、晚负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对近视儿童眼调节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室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阶段收入的近视儿童84例共计168患眼,根据疗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2例共计84患眼)和对照组(42例共计84患眼)。观察组儿童佩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儿童佩戴框架眼镜。结果:两组患儿佩戴前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佩戴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调节幅度均较佩戴前有所提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滞后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调节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手段对不同年龄扁桃体摘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上半年在我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给予两组患者恰当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情况。结果 高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低龄组的72.97%,符合统计学意义(χ2=6.36,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3~4级出血基本相同,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组患者疼痛情况和1~2出血情况明显低于低龄组,且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扁桃体摘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方式存在差异,根据年龄特点不同,护理侧重不同,患儿关注的重点在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安全护理上,成年人侧重患者心理疏导,提高依从性。实际护理中,应根据年龄特点进一步协调。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银屑病患者延续护理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6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等医院就诊过的 70 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5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按照银屑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银屑病患者延续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信心评分,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中,患者获得的自我管理疾病信心评分更高,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中,患者获得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中,患者获得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制定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护理方案,可以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整体应用价值比较高。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MPS)患者病理性滑膜皱襞组织中神经解剖结构的分布规律。方法膝关节镜下采集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实验组(MPS)20例和对照组11例(无症状滑膜皱襞)患者的髌内侧滑膜皱襞,采用LsAB和免疫荧光法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P物质(SP)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测量神经分布区域密度,采用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分布密度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皱襞游离缘和基底部之间神经密度的差异。结果(1)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神经结构主要呈游离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束、血管周围神经网络三种主要的形态存在,走行与血管相伴,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区域。(2)实验组PGP9.5阳性纤维密度(纤维/cm2):滑膜皱襞游离缘为(190.17±91.66),基底部为(334.39±115.68);SP染色阳性纤维密度在游离缘为(153.63±100.73),基底部为(282.95±126.10)。对照组PGP9.5阳性纤维密度为(37.65±22.91);SP阳性纤维密度为(23.23±18.41)。两种神经染色方法均证实:(1)MPS组患者髌内侧滑膜皱襞中阳性纤维密度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基底部阳性纤维密度明显高于游离缘(P〈0.01)。结论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中存在神经纤维的分布,在引起髌股关节疼痛的病理性髌内侧滑膜皱襞中神经纤维分布明显增多,其分布规律为:皱襞基底部的神经纤维数明显高于游离缘;表达与疼痛的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的P物质染色阳性的感觉神经纤维明显增多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基底部区域是产生髌股关节疼痛的高危区域。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女性在青春期、月经周期、孕期、产后以及绝经期等生殖过渡期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大脑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殖周期性激素的水平波动可造成神经可塑性的变化,对大脑产生宏观和微观的影响,使大脑发生正常或病理性改变,并且脑容量变化与性激素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性激素在女性不同的生殖过渡期对大脑结构的可塑性起着重要作用,且性激素水平周期性和渐进式的变化对女性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情绪、认知功能以及精神神经疾病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充分理解性激素相关的大脑结构可塑性和病理学的变化有助于理解性激素对大脑结构影响的神经机制,为今后女性在不同激素转变时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共纳入老年住院患者925例,其中衰弱患者285例、非衰弱患者64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评估,收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肾功能不全、既往跌倒史比例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更高,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更低(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37.8±7.1)mm比(36.3±5.1)mm,t=-3.134,P=0.002]、左心房前后径≥45 mm比例更高[15.8%(45/285)比6.1%(39/640),χ2=22.452,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60.1±9.5)%比(61.9±7.5)%,t=2.817,P=0.005]、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速度更快[(0.8±0.3)cm/s比(0.7±0.2)cm/s,t=-2.67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OR=2.249、P=0.015);增龄(OR=1.099、P<0.001)、心力衰竭(OR=1.786、P=0.049)、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OR=1.960、P=0.001)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4、P=0.008)与衰弱独立相关。结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心力衰竭与衰弱独立相关,在衰弱患者中应注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筛查心血管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胰腺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增龄改变,为阐明老年胰腺相关疾病高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F级雄性6月龄SD大鼠30只,在大鼠饲养至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5月龄时,随机选取5只处死、取材,制作组织学(HE染色)和电镜切片,对比观察胰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结果大鼠胰腺组织随月龄增加出现纤维化,并以导管周围为著,胰腺组织脂肪浸润随月龄增加逐渐加剧(H=15.88,P=0.001);随月龄增加,胰岛的数量(密度)逐渐减少(F=3.55,P=0.039),但胰岛的平均截面积逐渐增大(F=7.76,P=0.002),其形态由类圆形、类椭圆形逐渐变得不规则。随月龄增加,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岛β细胞胞质内均出现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脱水、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且排列松散等改变;随月龄增加,大鼠胰腺腺泡细胞顶部酶原颗粒数量逐渐减少(F=9.73,P<0.001),酶原颗粒数平均面积和总面积显著降低(F=6.51,P=0.001;F=22.18,P<0.001);腺泡细胞胞质内非衰老线粒体及衰老线粒体数量均增加(H=8.22,P=0.045;H=32.95,P<0.001);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原数量降低(F=16.20,P<0.001)。结论随月龄增加,SD大鼠胰腺出现了一系列退化表现(间质增生、脂肪组织浸润、腺泡细胞内的酶原颗粒数量减少而衰老线粒体数量增加、胰岛数量和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原数量减少等),同时也存在一些代偿现象(胰岛增大、非衰老线粒体数量增加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岁儿童体重状态与早期血压、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在队列研究平台上,通过横断面分析儿童体重状态和心血管指标的关系,于2017至2020年在由上海新华医院牵头的“上海优生儿童队列”平台中,对1 477名4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不同体质指数(BMI)进行分类,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消瘦、体重过轻、正常、超重及肥胖),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血压水平及心脏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血压及心脏结构功能与体重状态之间的关联,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体重状态是否为儿童早期血压升高和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 477名儿童中男772名、女705名。男童超重及肥胖115例(14.9%),女童超重及肥胖68例(9.6%)。正常体重儿童916名(62.0%),消瘦75例(5.1%),体重过轻303例(20.5%),超重130例(8.8%),肥胖53例(3.6%)。各组对比发现,BMI越高,4岁儿童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收缩期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越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3、6.59、14.22、4.96、3.01、31.50、39.79、5.91、3.09,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提示,超重及肥胖儿童与收缩压(β=5.2,95%CI 3.6~6.8)、左心室质量指数(β=1.9,95%CI 0.8~3.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β=1.3,95%CI 0.9~1.8)、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β=1.6,95%CI 1.0~2.2)均呈显著正相关。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与正常体重4岁儿童相比,超重(OR=2.37,95%CI 1.27~4.41)及肥胖儿童(OR=10.90,95%CI 4.47~26.60)血压升高的风险均显著更高,但其左心室肥厚的风险均未出现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4岁儿童超重及肥胖与血压升高、心腔内径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大存在关联。超重及肥胖是4岁儿童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POD)的老年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方法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选取其中有POD发生的患者13例(POD组),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72.62±3.25)岁;同时随机选取无POD发生的患者20例(Non-POD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73.00±4.19)岁。16S rRNA测序技术被用于分析两组患者术前12 h及术后48~60 h的粪便菌群的结构变化。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POD组术后的Chao1指数[(333.32±97.86)比(455.20±153.50)]及Shanon指数[(3.27±0.79)比(5.05±1.06)]均显著低于Non-POD组(均P<0.05);POD组术后厚壁菌门[(52.45±7.38)%比(46.70±6.94)%]、变形菌门[(21.45±4.73)%比(16.42±3.55)%]相对丰度均高于Non-POD组,放线菌门[(32.35±8.60)%比(42.75±9.43)]、拟杆菌门[(12.68±3.78)%比(21.37±4.17)%]的相对丰度均低于Non-P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D组术后萨特氏菌属[(16.45±3.74)%比(10.18±2.40)]、葡萄球菌属[(21.38±4.60)%比(14.92±2.94)%]、变形杆菌属[(15.33±3.22)%比(9.48±1.67)%]、梭状芽孢杆菌属[(28.55±4.90)%比(14.70±2.92)%]相对丰度均高于Non-POD组,双歧杆菌属[(29.41±5.80)%比(45.24±7.08)%]、柔嫩梭菌属[(10.18±2.04)%比(13.50±2.31)%]、拟杆菌属[(27.65±3.59)%比(34.76±4.72)%]相对丰度均低于Non-P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菌群门、属水平上结构变化可能参与了髋关节置换术后POD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