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精准基因药物检测指导脑梗死二级预防,降低脑梗死复发率。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于我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对这些患者行ESSEN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组各30名,将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共6个亚组,各为15人,观察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脂稳定斑块精准药物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予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基因检测,全部给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进行脑梗死二级预防治疗,对这6个亚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复发率及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3个组内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脑梗死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间脑梗死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基因药物检测结果指导脑梗死复发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可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透析患者在进行检测传染病八项(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中,出现透析前检测结果和透析后检测结果有差异最典型原因:透析患者标本准备和其他检测标本不能相同程序。方法 将在本院透析患者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984例标本中138例有不同传染病阳性的标本,对透析后血标本接收到实验室到分离血清不同凝固时间比较,传染病项目透析前、后检测结果差异做统计分析,按接收标本到分离血清中间停留时间分类统计该患者结果出现差异概率。结果 138例患不同传染病的透析患者,透析后在排除其他院内感染可能情况,出现了结果透析前后不符明显,血标本到检验科小于2小时分离血清上机测试,透析前、后81份乙肝阳性的符合率74.1%;透析前、后27份丙肝抗体阳性的符合率33.3%;30份梅毒阳性透析前、后阳性符合率60%。结论 对透析患者标本一定要求专门规划处理准备实验上机前的工作:每天早晨上班标本从接收到检验科,再到具体传染病项目检测室,由该室负责上机做实验人员筛出透析患者血另外单独存放,确保时间超过3小时再进行分离血清准备好上机测试,保证结果的真实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透析患者在进行检测传染病八项(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中,出现透析前检测结果和透析后检测结果有差异最典型原因:透析患者标本准备和其他检测标本不能相同程序。方法 将在本院透析患者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984例标本中138例有不同传染病阳性的标本,对透析后血标本接收到实验室到分离血清不同凝固时间比较,传染病项目透析前、后检测结果差异做统计分析,按接收标本到分离血清中间停留时间分类统计该患者结果出现差异概率。结果 138例患不同传染病的透析患者,透析后在排除其他院内感染可能情况,出现了结果透析前后不符明显,血标本到检验科小于2小时分离血清上机测试,透析前、后81份乙肝阳性的符合率74.1%;透析前、后27份丙肝抗体阳性的符合率33.3%;30份梅毒阳性透析前、后阳性符合率60%。结论 对透析患者标本一定要求专门规划处理准备实验上机前的工作:每天早晨上班标本从接收到检验科,再到具体传染病项目检测室,由该室负责上机做实验人员筛出透析患者血另外单独存放,确保时间超过3小时再进行分离血清准备好上机测试,保证结果的真实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支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在病毒载体制品中的适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于PCR技术的两种支原体核酸扩增检测方法,对分别表达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gD和ICP27的重组仙台病毒载体疫苗(SeV-dF/HSV-2 gD、SeV-dF/HSV-2 ICP27)收获液及纯化液进行支原体检测,探究其特异性和最低检测限,并对多个批次的收获液及纯化液进行测定。结果普通PCR法在对本制品病毒收获液检测时无明显PCR抑制现象,但对病毒纯化液检测时发生明显的PCR抑制,并且未能检出100 CFU/ml限度的口腔支原体和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对本制品病毒收获液和纯化液的支原体检测中均无PCR抑制发生,且该方法对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多种支原体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CFU/ml,其中对口腔和肺炎支原体核酸拷贝数检测灵敏度可达到每毫升50基因组拷贝。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更高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作为质量内控方法快速检测病毒载体制品,及时发现支原体的污染,保证制品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转化产品-甲胎蛋白(AFP)检测试剂盒(爱福陪)筛查肝癌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间依赖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标本,使用爱福陪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肝癌为金标准,计算其真实性、可靠性及时间依赖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对1302份携带者血清,2419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402份肝硬化患者血清和105份肝癌患者血清使用爱福陪检测,爱福陪的灵敏度38.10%(95%CI 0.30~0.48),特异度96.46%(95%CI 0.96~0.97),约登指数0.35,阳性似然比10.76(95%CI 8.04~14.40),阴性似然比0.64(95%CI 0.55~0.75),阳性预测值21.51%(95%CI 0.16~0.28),阴性预测值98.39%(95%CI0.97~0.99)。4%血清样本使用爱福陪二次检测,符合率97.04%(95%CI 0.93~0.99),kappa值0.65(P<0.05)。以病理诊断肝癌为金标准,5℃条件下爱福陪的符合率85.34%(95%CI 0.78~0.91),kappa值0.70(P<0.05),最佳反应时间超过30min;25℃条件下爱福陪的符合率100.00%(95%CI 0.97~1.00),kappa值1.00(P<0.05),最佳反应时间30min。5℃和25℃条件下比较,爱福陪的符合率85.34%(95%CI 0.93~0.99),kappa值0.71(P<0.05)。结论 以病理诊断肝癌为金标准,爱福陪的灵敏度较低,但特异度较高,可应用于高危人群AFP自我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水平用于早期识别中重症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南华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0例A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级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病情分级,分为轻症AP组和中重症AP组。抽取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CT-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Ranson评分和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CT-A和CRP对中重症AP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AP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轻症AP 83例,中重症AP 37例。中重症AP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ACT-A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AP组〔ACT-A(ng/L):140.4±37.7比53.9±30.5,lg CRP:1.42±0.91比0.77±0.70,均P<0.01〕,入院后Ranson评分和MCTSI评分亦显著高于轻症AP组〔Ranson评分(分):5.3±1.3比1.8±1.6,MCTSI评分(分):5.5±1.0比2.7±1.2,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CT-A水平与CRP水平、Ranson评分和MCT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2值分别为0.272、0.841、0.616,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CT-A、CRP及Ranson评分对中重症AP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8 〔95%可信区间(95%CI)为0.909~0.986〕、0.711(95%CI为0.606~0.815)、0.946(95%CI为0.910~0.982);当血清ACT-A>112.6 ng/L时,预测中重症A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38%、96.39%,优于CRP(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2%、66.27%),特异度优于Ranson评分(71.08%)。结论ACT-A在AP发病初期即可检测到升高,与病情分级呈正相关,可早期识别中重症AP。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E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进行的经胸乳入路ETE视频。经2名甲状腺医师的筛选后,符合条件的手术视频根据一位高年资医师的意见分为低辨识度及高辨识度组,经过抽帧、标注、审核与校对后,按照随机数方法以5: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统一输送至D-Linknet模型进行训练。根据交并比计算测试集中的灵敏度、精确率及平均Dice系数。结果46个视频共153 520帧图片纳入了本研究。其中训练集共39个视频131 039帧,测试集共计7个视频22 481帧。交并比阈值为0.1及0.5时,高辨识度组中灵敏度及精确率分别为92.9%/72.8%及85.8%/67.2%,而在低辨识度组中则分别为47.6%/54.9%及37.6%/43.5%,平均Dice系数在两组中分别为0.781及0.663,证实了该模型对RLN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RLN识别在经胸乳入路ETE视频中可行,有可能帮助外科医生降低手术中误损伤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风险识别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在PICC置管新生儿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简介:摘要目的对90Y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过程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剂量评估,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90Y树脂微球介入手术治疗各操作环节和患者体表的外照射水平进行检测,估算相关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结果90Y树脂微球分装及转运过程的剂量率水平为1.12~454 μSv/h,手术操作过程为2.06~58.2 μSv/h;3名患者术后0.5 h,体表5 cm和1 m处的剂量率分别为22.7~64.1和0.82~2.55 μSv/h。按照每年200例患者的工作量,90Y树脂微球药物操作对工作人员年个人有效剂量贡献为0.12~1.03 mSv/年,术后患者对公众、家属及陪护志愿者的个人有效剂量贡献为0.02~0.24 mSv/年。结论在患者治疗、护理和出院过程中,工作人员、陪护志愿者和公众的照射剂量均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剂量限值和医疗机构设定的管理目标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紫外荧光法测量饮用水中铀准确性的因素、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实现饮用水中铀的快速、准确测量。方法通过研究饮用水中不同酸度、不同Fe3+含量和Mn2+含量条件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该方法的最佳测量条件。通过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样品研究标准品配制、样品前处理、测量等过程引入的误差,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不确定度合成。结果当水溶液pH=1~11时所绘制的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系数>0.995,符合仪器的线性测量范围。当pH为12左右时,其线性回归系数为0.761,不满足测量要求。当pH<3或pH>10时,荧光计数增加量低,或可导致测量误差增大。当Fe3+含量≥15 mg/L时,测量值有很大偏差,严重影响测量结果。当Mn2+含量≥1.6 mg/L时,样品产生白色沉淀,影响测量准确性。结果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6.42×10-2、4.48×10-2、5.26×10-2μg/L,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3、0.06、0.12 μg/L(k=2)。结论该分析方法测量饮用水中铀的最佳条件为待测样品pH值3~10,Fe3+浓度应<15 mg/L,Mn2+浓度≤1.6 mg/L。不确定度评价中重复测量误差和加入标准溶液体积是紫外荧光法测量水中铀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重PCR方法针对Turner综合征患者,建立快速检测Y染色体特有序列的多重PCR方法。方法在Y染色体不同区域选择9个基因设计引物,其中Y染色体短臂特有基因为SRY、TBL1Y、TSPY,长臂特有基因为DDX3Y、HSFY1、RPS4Y2、CDY1,以及X和Y染色体拟常染色体区(PAR)短臂的SHOX和长臂的SPRY3基因。建立并优化Y染色体9个基因的多重PCR方法,通过使用基因组DNA不同用量对多重PCR进行灵敏性测试,并对确诊的36例Turner综合征患者(2例患者核型携带mar,1例患者核型为45,X[40]/47XYY[21])以及1例核型为46,X,+mar的男性矮小症患者进行检测。结果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50 μL)结果,每对引物上下游的终浓度为0.1 μM时,9对引物的多重PCR反应扩增出与理论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清晰易区分。在灵敏性试验中,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基因组DNA用量低至1 ng时条带仍清晰可见。使用该方法检测36例Turner综合征患者,1例核型为45,X[40]/47XYY[21]的Turner综合征患者扩增出Y染色体特有目的基因,35例Turner综合征患者只扩增出SHOX和SPRY3两个目的基因,而无Y染色体特有的7个基因,与患者临床表现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9个基因多重PCR反应体系可快速准确的筛查Turner综合征患者是否携带Y染色体物质,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等优点,可供临床及时检出携带Y染色体物质的Turner综合征患者,为是否预防性切除性腺而防止恶性性腺肿瘤的发生提供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分析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探寻一种可以简洁、快速、准确定量分析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输注后在患者体内骨髓或外周血中CAR-T细胞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CAR-T细胞免疫治疗256例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CAR-T细胞检测结果。256例患者均为CAR-T细胞输注后生存期超过1个月。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8例,淋巴瘤患者70例。通过形态学方法分析外周血与骨髓中CAR-T细胞形态学特征、阳性率及检出率。通过流式细胞术蛋白 L检测分析外周血与骨髓中CAR-T细胞阳性率及检出率。采用χ2检验分析2种方法联合分析检出率与单一方法分析检出率之间的差异。结果CAR-T细胞具有显著形态学特征,与正常淋巴细胞存在明显形态学差异。形态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或骨髓CAR-T细胞检出率分别为88.28%(226/256)和79.29%(203/256)。2种方法联合分析,CAR-T细胞检出率可达99.22%(254/256)。两种方法联合分析比单一方法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外周血不同时间点检测结果分析发现,1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标本第7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9.50%与10.23%,第15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13.50%与15.19%,第21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8.00%与10.07%。6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标本第7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12.00%与11.22%,第15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21.00%与23.10%,第21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13.50%与10.91%。70例淋巴瘤患者标本第7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测比例分别为7.50%与10.35%,第15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出率分别为9.00%与10.35%,第21天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50%与5.69%。不同疾病患者标本在第15天左右CAR-T细胞数量达到高峰。结论2种方法联合检测外周血或骨髓CAR-T细胞的检出率较单一方法检测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