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低氧模拟剂氯化钴诱导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OCT-4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胎牛血清加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作正常对照,分别应用150μmol/L氯化钴联合0μmol/L、25μmol/L、75μmol/L的塞来昔布作用于SGC-7901细胞48h,应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OCT-4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50μmol/L氯化钴刺激48h,可显著提高细胞OCT-4mRNA的表达(P<0.05),塞来昔布和氯化钴联合作用48h,细胞OCT-4mRNA表达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抑制氯化钴诱导的OCT-4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聚焦超声法和高频电波环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62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三组,每组54例。评定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治愈、好转和无效情况。结果(1)聚焦超声法治疗后与微波治疗后,各时间段及各种程度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三种治疗方法对中度糜烂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重度糜烂LEEP治疗的治愈率高于聚焦超声法和微波治疗(P<0.05)。结论微波和聚焦超声法治疗重度糜烂的疗效较差,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较率高、愈合时间短,故轻度、中度糜烂可首选微波和聚焦超声法治疗,重度糜烂首选LEEP刀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而言,社区护理的实施及功能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4名,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均为32名,依次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2名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32名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社区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社区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为患者今后的治疗及恢复都具有重要作用意义。
简介:摘要随着e-Learning新型学习模式的迅速推广,“网络教育”已基本形成并且不断完善。《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主干学科,借助这一新兴途径加强课程建设,有助于医学生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即临床思维的养成。本研究深入探究如何合理构建开放交互的《妇产科学》网络课程,证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磁共振诊断及MRV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MRI表现及MRV的应用。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好发于青壮年,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在MRV上表现为病变脑静脉和静脉窦充盈缺损或狭窄闭塞,部分其周围浅静脉扩张较明显。MRI平扫示受累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相应区域脑实质呈T1WI高或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低信号改;血栓T1WI像呈等信号、T2WI像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MRI增强后,部分病变窦腔内可见“δ”征或空三角征。结论磁共振检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技术的应用,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优选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于入院后第2日和第7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较与以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处置,在合理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优质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20例颅内单发转移瘤患者,采用T1WI、T2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功能MRI,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瘤体的MRI表现。结果20例颅内转移瘤均为单发病例,幕上17例,幕下3例。MRI表现囊实性和实性,囊实性病变14例,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囊性病变有5例,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囊壁明显强化。单体素磁共振频谱(MRS)检查:未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胆碱(Cho)峰明显升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病例病灶均以囊性为主,囊壁弥散稍受限,囊内弥散不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高信号。结论颅内单发转移瘤的MRI表现有其相对特征性,在结合病史及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较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帮助。
简介:目的研究影响颅咽管瘤术后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0例,次全切14例,大部分切除6例;症状改善(有效)44例,恶化10例,死亡6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釉质上皮型49例,鳞状乳头型11例。釉质上皮型肿瘤直径为2-4cm所占比例(32.7%,16/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81.8%,9/11,P〈0.05),而直径〉4cm所占比例(61.2%,30/49)明显高于鳞状乳头型(9.1%,1/11,P〈0.05),釉质上皮型肿瘤呈实性所占比例(6.8%,4/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36.4%,4/11,P〈0.05)。手术有效的患者中肿瘤大部分切除所占比例(2.3%,1/44)明显低于手术无效(恶化+死亡)的患者(31.3%,5/16,P〈0.05)。结论不同病理学类型的颅咽管瘤患者在肿瘤大小及肿瘤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