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男童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OAB对男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县6所中小学校中2 800名6~15岁男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OAB进行流行病学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儿童睡眠调查表(PSQ)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OAB与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夜间遗尿症(NE)、过度使用尿不湿情况、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的关系。使用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检验对该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 333份,男童OAB总体患病率为6.0%(141/2 333例)。NE、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过度使用尿不湿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是男童OAB的危险因素(OR>1,P<0.05),BMI不是危险因素(OR<1,P>0.05)。OAB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和PSQ总分[(7.64±2.03)分、(8.14±1.62)分、(5.64±2.27)分、(7.16±1.63)分、(30.26±6.48)分、(5.36±3.00)分]明显高于非OAB组[(6.51±2.53)分、(7.31±1.88)分、(4.98±2.03)分、(6.59±1.60)分、(27.69±6.44)分、(3.9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7、-5.005、-3.310、-4.056、-4.553、-5.006,均P<0.05)。结论男童OAB常见,且影响患儿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同时NE、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过度使用尿不湿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是男童OAB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男童 危险因素 心理影响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腺性膀胱炎(CG)初治后复发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138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2例)和验证组(46例),以病理和临床症状联合诊断为复发共62例,其中模型组43例(46.7%)和验证组19例(41.3%)。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模型组中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权重赋值建立定量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最后根据预测模型将模型组和验证组进行风险分层(低、中和高),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复发风险。结果模型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的年龄更大,留置尿管时间延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升高(均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诊断复发的准确性分别为0.876和0.845(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的高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中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低风险患者(均P<0.05)。结论CG有较高的病理和临床症状复发率,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可能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构建定量预测模型对诊断CG复发和风险分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炎 比例危险度模型 年龄因素 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患,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以治疗法的不同,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以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以微创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并予以对比。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优,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少,P均<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实施微创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微创治疗 膀胱结石 前列腺增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康复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展开研究,并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未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积分无差异性,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且膀胱功能积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SCI 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膀胱癌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并将其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和研究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干预疗效。结果:经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较低,临床干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病症,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维护患者人身健康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癌 延续性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患,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以治疗法的不同,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以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以微创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并予以对比。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优,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少,P均<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实施微创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微创治疗 膀胱结石 前列腺增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2%,其明显高于甲组的73.91%(P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冲洗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比较优,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情绪改善
  • 简介:摘要:宫颈癌根治术为常见宫颈癌治疗术式,膀胱功能障碍则是该术式后最常见且难治的并发症之一。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预后恢复,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患者负性心理,故而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期间需着重强化膀胱功能康复管理。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膀胱功能 康复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在尿失禁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尿失禁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均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采取膀胱治疗仪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残余量以及失禁症状分数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医治方式,观察组患者在组间尿残余量以及失禁症状分数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尿失禁患者实施膀胱治疗仪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尿残余量、改善患者后尿失禁症状评分,适宜临床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

  • 标签: 膀胱治疗仪 尿失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回肠膀胱造口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回肠膀胱造口病人(n=11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55人,前者采取循证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造口周围皮炎,试验组发生率5.45%,和对照组数据27.27%相比更低(P<0.05)。关于DET评分: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试验组的数据都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回肠膀胱造口用循证护理,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更低,周围皮肤状况更好。

  • 标签: 循证护理 皮肤状况 回肠膀胱造口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障碍患者中间歇导尿的运用效果。方法:92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施以间歇导尿、留置导管干预。对比两组残余尿量、平衡膀胱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甲组治疗后残余尿量[(39.41±8.75)mL]较乙组[(186.73±20.41)mL]少(P<0.05)。甲组平衡膀胱率(97.83%)较乙组(82.61%)高,尿路感染(4.35%)较乙组(19.57%)低(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障碍患者间歇导尿干预,可减少其残余尿量,增加平衡膀胱率,降低尿路感染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障碍 残余尿量 脑卒中 间歇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在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微创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00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所选10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参照组所选50例患者护理中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在观察组所选50例患者护理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出现情况,并加以分析对比。结果:参照组及观察组所选患者中治疗效果优异及治疗效果普通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0人及47人,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及94.00%,组间对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参照组及观察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5人及0人出现手术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出现概率分别为10.00%及0.00%,组间对应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微创手术治疗中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膀胱癌患病人数逐渐递增,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多数患者需行腹壁造口术,然而术后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几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作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需对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要有所了解,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文主要针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膀胱癌 造口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一、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6-2022.6在本院确诊早期膀胱癌的患者共计60例展开调查,以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施行开放手术,分为观察组施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形式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患者术后随访一年、三年的复发率,行再次膀胱全切术的比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对少,患者一年、三年的复发率以及行再次膀胱全切术的比率偏低,(P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早期膀胱癌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NUF2负责动粒-微管的附着,在细胞有丝分裂期间姐妹染色单体的正确分离中起关键作用。NUF2在肝细胞癌、胰腺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有效标志物。进一步阐述NUF2与肿瘤预后的关系,将为NUF2应用于临床肿瘤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 标签: 肿瘤 预后 NUF2
  • 简介:摘要焦孔素E蛋白与肿瘤关系密切。焦孔素E通过基因甲基化、基因突变或其他方式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焦孔素E介导的焦亡参与多种肿瘤的药物治疗过程,为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焦孔素E将为肿瘤的认识、诊治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 标签: 细胞焦亡 肿瘤 焦孔素E
  • 简介:摘要外阴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报道不足20例,其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外阴叶状肿瘤的来源有两种假说,一是起源于外阴异位乳腺组织,即“乳房线”学说;二是来源于肛门-生殖器乳腺样腺体,可分泌雌、孕激素,具有分化成良、恶性肿瘤的潜力。本文报道1例16岁青春期女性原发性外阴叶状肿瘤,单侧发病,肿瘤切面为典型叶状肿瘤外观,行外阴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表面被覆腺上皮和肌上皮,梭形间质细胞丰富,管内生长呈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腺上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阳性,肌上皮细胞中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表达阳性,符合良性叶状肿瘤的诊断。通过总结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形态、病理检查等情况,以期对外阴叶状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