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分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辛硫磷对枸杞木虱不同发育期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辛硫磷对不同龄期枸杞木虱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抑制作用及酶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辛硫磷对枸杞木虱的LC_(50)值随若虫龄期的增大而升高,至成虫期再相对降低,其对5龄若虫的LC_(50)值为0.995mg/L,是对1龄若虫LC_(50)值(0.047mg/L)的21.2倍。辛硫磷对不同龄期枸杞木虱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50值及酶的Km和Vmax值也均随着试虫龄期的增大而升高,至成虫期则I50值稍有降低。研究表明,辛硫磷对枸杞木虱的毒力与对其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间存在密切关系,利用辛硫磷防治枸杞木虱时,以选择龄期较低时用药为宜。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和乙霉威对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抑制活性,同时采用药液培养法间接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剂对菌丝体糖、蛋白和电解质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如)在25℃下为37.42μg/mL,在5℃下为0.9840μg/mL,活性提高了37倍;乙霉威对供试菌的活性在5℃下较25℃提高了5倍。25℃下经纳他霉素处理8h后,菌丝体可溶性糖渗漏量为6.5mg/g,蛋白渗漏量为162μg/g,药液电导率为700μs/cm,均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的0.1%吐温-80对照和乙霉威处理。不同处理温度之间,温度越低菌丝内含物的渗漏量越少。
简介: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表明,在离体条件下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0.509μg/mL。无论在天然培养基(LBA)还是在半组合培养基(AEA)上,戊唑醇均会抑制菌核的产生,且菌核的产量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其对菌核的萌发无影响,但对菌核萌发后菌丝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温室试验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碟经戊唑醇处理后,其对分蘖期水稻植株的致病力随着药剂浓度的提高而下降;戊唑醇可很好地被水稻叶片和根系吸收,并输送到水稻的茎部;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58.03和62.53μg/mL;对立枯丝核具有较长的持效期,800μg/mL处理水稻7d后再接种的防效为41.46%。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3%的戊唑醇悬浮剂在有效剂量116.10g/hm^2下两次喷药后15d的防效达71.97%。该药剂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
简介:家蚕由野桑蚕驯化而来,而野桑蚕sericin1及其上游调控序列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家蚕sericin1及其上游调控序列设计引物克隆野桑蚕sericin1及其上游调控序列,将克隆得到的野桑蚕Sericin1序列翻译后用muscle软件与家蚕Sericin1蛋白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预测的野桑蚕Sericin1氨基酸序列与家蚕Sericin1A’(Ser1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高,达98%。野桑蚕丝胶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与家蚕一样也存在多态性,克隆得到了106Ibp和636bp的两条序列,中间存在425bp的插入序列,与家蚕丝胶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和97%。
简介:采用离体抑菌试验研究观察H2O2-Ag+复方消毒剂对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和绿霉病菌(Penicilliumdigitatum)生长的直接抑制效果,并以年橘为试材,分别活体接种P.italicum和P.digitatum,研究H_2O_2-Ag~+复方消毒剂处理对青霉病和绿霉病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离体抑菌试验表明:培养基中添加H_2O_2-Ag~+显著抑制了P.italicum和P.digitatum的菌丝生长(P〈0.05),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为1%H_2O_2-20mg/LAg~+的复方消毒剂对两种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活体接种试验表明:3%H_2O_2-60mg/LAg~+浓度的复方消毒剂可显著抑制病原菌诱导的病斑扩展,降低果实发病率,而对果实的品质及果面色差值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表明,H_2O_2-Ag~+复方消毒剂不仅对柑橘青、绿霉菌有直接的杀灭作用,还能有效控制果实的腐烂率,可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环保的保鲜防腐剂,应用于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
简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云南通海、元谋和澜沧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云南上述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各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为1.74~31.1倍;对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为7.41~764倍;对阿维菌素类药剂则产生了5.60~4.06×10^4倍的抗性。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定了药剂对小菜蛾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敌敌畏和灭多威对通海抗性品系AChE离体和活体内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09、26.5倍和2.21、2.16倍;敌敌畏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IT50)小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0.32和0.17倍;而灭多威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IT50)则大于敏感品系,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37和1.74倍。
简介:基于对沙棘化学成份的调查,沙棘果中75%的乙醇提取物及其枝条中80%的丙酮氯仿可溶性物质可以抑制脂多糖(LPS)和重组小鼠的干扰素(IFN)-γ活性吞噬细胞即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生成。从果实提取物中可以分离出三种已知的黄酮、槲皮素(1)、kaempferol(2)、异鼠李素(3)和两种已知的萜类,果酸(4)和熊果酸(5)。该试验第一次从沙棘中提取出果酸,此外还从沙棘树皮的萃取物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萜类、2-O-caffeoyl-谷酸(6),已知的萜类,鱼肝油醇酸(7),6-甲氧基-2H-1-苯芘(8)和β-醇(9)。并对RAW264.7细胞中的NO产物的活性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简介:褐变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的加工开发利用,而多酚氧化酶是马铃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为筛选安全无毒、处理简单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本研究以苦荞茎叶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为褐变抑制剂,研究其对红宝石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均具有显著地抑制效果,使该酶活力下降50%所需的浓度(IC50)分别为0.21、0.28、0.41mg/mL。磷酸盐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强,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次之,水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最弱,3种苦荞茎叶提取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其抑制常数(KI=KIS)分别为0.21、0.33、0.56mg/mL。对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提取物中不仅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物质,同时蛋白质含量也较高,推测这可能是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新的天然抑制剂和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