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作为一个优良的缓释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且可工业化生产而倍受国内外从事生物微胶囊研究的学者关注。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理化性质、生物微胶囊制备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中药提取物缓释制剂的应用。

  • 标签: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生物微胶囊 中药 缓释制剂
  • 简介:目的探寻隐球菌性脑膜炎小鼠模型中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er,VEGFR)在感染隐球菌后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尾静脉接种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小鼠模型(n=30)为实验组,根据模型建立后5个时间点(6h、12h、24h、48h、72h)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n=6)尾静脉接种等量生理盐水。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测定小鼠脑组织VEGFR1和VEGFR2蛋白。结果实验组小鼠脑组织VEGFR1和VEGFR2蛋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小鼠感染隐球菌后脑组织VEGFR表达下调,可能是隐球菌感染致脑水肿的继发保护机制。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小鼠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研究roTOR和PTEN蛋白在实验性脊髓损伤的表达及其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内mTOR和PTE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免疫组化法和RT-PCR两种方法结果均显示,脊髓损伤后mTOR表达明显下降,而PTEN的表达明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r=-0.862,P〈0.01)。结论:P13K/PTEN/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重要的调节位点和节点PTEN在实验性脊髓损伤的表达明显增高,而mTOR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该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实验性脊髓损伤 信号传导 mTRO PTEN
  • 简介:T-DNA插入突变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植物基因功能分析,是分离新基因、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工具。我们简单介绍了T-DNA插入突变的原理,详细论述了3种T-DNA插入突变载体的应用,并综述了利用T-DNA插入突变克隆新基因的方法,同时指出了T-DNA插入突变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T-DNA 插入突变 植物 功能基因组学
  • 简介:通过PCR方法扩增并分析了恶性疟原虫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awte序列,再分别克隆于温度诱导型融合表达载体pEX31b和IPTG诱导型融合型表达载体pGEMEX1,并进行了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MS2-AWTE和T7Ф10-AWTE融合蛋白进行间接ELISA检测,证实MS2-AWTE和T7Ф10-AWTE都具有免疫学活性.另外,同样将a1wte基因分别克隆于温度诱导型和IPTG诱导型非融合表达载体pBV200、pKEN并进行诱导表达,但在SDS-PAGE并未检测到可见的AWTE表达带.

  • 标签: PCR 基因克隆 表达 融合蛋白 ELISA 恶性疟原虫
  • 简介:目的:探讨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系统在姜黄素诱导CaOV3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姜黄素对AMPK磷酸化水平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单独作用组、compoundC(AMPK抑制剂)预给药组,SB203580(p38抑制剂)预给药组,AMPK抑制剂单独作用组以及p38抑制荆单独作用组。Westernblotting法检测AMPK、p38和p53的磷酸化水平,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作用组的AMPK和p38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与姜黄素单独作用组相比,SB203580预处理组的AMPK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姜黄素作用组的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compoundC和SB203580预处理组的细胞活力高于姜黄素单独作用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作用组的p53磷酸化水平(Ser15)增加(P〈0.05),与姜黄素单独作用组相比,compoundC(AMPK抑制剂)和SB203580预处理组的p53磷酸化水平(Ser15)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能激活CaOV3细胞的AMPK,而AMPK的激活依赖于p38。AMPK和p38调节p53的磷酸化,并介导姜黄素诱导的细胞凋亡。

  • 标签: 姜黄素 卵巢癌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P38 p53 凋亡
  • 简介: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COX-2、Survivin及l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63例SACC患者癌变病理组织标本与30例SACC患者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COX-2、Survivin及livin蛋白在SACC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SACC组织COX-2、Survivin及l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OX-2、Survivin及livin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livin及COX-2在SACC组织的阳性率依次为66.67%(42/63)、57.14%(36/63)及73.02%(46/63),其阳性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上,而正常组织细胞未发现阳性表达;Survivin、livin及COX-2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体型、淋巴转移、中低分化及Ⅲ+Ⅳ期患者Survivin、livin及COX-2的阳性率高于筛孔型+管状型、淋巴未转移、高分化、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Survivin与COX-2呈正相关(r=0.632,P<0.05);livin与COX-2呈正相关(r=0.453,P<0.05);Survivin与livin无相关(r=0.143,P>0.05).结论:Survivin、livin及COX-2在SACC患者呈高表达,可能对SACC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Survivin、livin及COX-2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SACC并预测疾病转归的指标.

  • 标签: 涎腺腺样囊性癌 COX-2 SURVIVIN LIVIN 相关性
  • 简介:心脏压力负荷导致心肌肥厚的过程是心衰发生的关键环节。已有研究表明,控制心脏收缩的细胞钙致钙释放过程在心肌肥厚及心衰状态下发生缺损,但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我们以主动脉结扎手术建立压力负荷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实验组分为假手术组、代偿性肥厚组(CHT)和失代偿性肥厚组(DHT),以松钳一共聚焦成像技术研究单个L-型钙通道(LCC)与ryanodine受体(RyR)间的钙信号耦联。我们发现DHTLCC—RyR分子耦联潜伏期延长49%,耦联成功率降低47%,失败概率提高72%,证明DHT进入了一种“分子间衰退”状态。出人意料的是,心功能正常的CHT也发生分子间衰退,并与锚定肌质网与细胞膜的junctophilin蛋白表达下降有关,表明分子间耦联衰退在细胞功能变化显现之前已经潜性地发生。与此一致,细胞兴奋期钙释放同步性降低,但钙释放总量和细胞钙瞬变在CHT并无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在一个我们称为“稳定余量”(stabilitymargin)的范围内,分子间耦联衰退不会影响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能力,只有分子间耦联衰退超出稳定余量,心衰才会发生。潜性的分子间耦联衰退的发现对早期防治心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RYANODINE受体 兴奋收缩耦联 L-型钙通道 心肌肥厚 分子间 钙信号
  • 简介:随着各种测序计划的完成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取得了很大进展,至今有几十个基因已被克隆。研究发现,大多抗病基因都存在特异的保守序列,如富亮氨酸重复序列、核苷酸结合位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等。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不仅预示了植物抗病反应可能的作用机制,而且为分离克隆植物抗病基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如基于同源序列的候选基因法,又称为同源序列法。我们简要综述了已克隆抗病基因的结构、同源序列法克隆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野生稻的应用做了展望。

  • 标签: 抗病基因 克隆 同源序列法 野生稻
  • 简介:目的:观察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LF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HLFs分别经直线加速器0Gy、5Gy、8GyX线照射后,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筛选合适照射剂量。人肺成纤维细胞分为照射组(R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R组经直线加速器X射线,5Gy照射24h后,免疫荧光检测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GSK-3β、p-GSK-3β表达。结果:X线5Gy照射剂量可使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增强,较0Gy、8Gy增殖曲线明显。照射组人肺成纤维细胞形态较正常组有明显差异。照射组人肺成纤维细胞α-SMA,p-GSK-3β表达水平升高,p-GSK-3β/GSK-3β比值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起调控作用,可能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 标签: X射线 放射性肺纤维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肺成纤维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核质双向转运蛋白Importin13(IPO13)在翼状胬肉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翼状胬肉"并行手术切除患者标本5例作为翼状胬肉组,收集人正常球结膜组织5例作为人正常结膜组织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组织IPO13、核转录因子p63、ABCG2、CD133的表达。结果:IPO13及p63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组织上皮基底细胞核内,ABCG2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浆及细胞膜,CD133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膜。IPO13、p63、ABCG2及CD133在人正常结膜组织均呈低表达(光密度OD值IPO13:0.43±0.30;p63:139.09±40.15;ABCG2:63.63±22.56;CD133:70.31±33.41);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均明显增高(OD值IPO13:155.1±21.80;p63:617.35±87.43;ABCG2:214.03±34;CD133:201.05±46.3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IPO13:t’=15.87,P〈0.005;p63:t’=11.92,P〈0.005;ABCG2:t=8.15,P〈0.005;CD133:t=5.08,P〈0.005)。结论:IPO13、p63、ABCG2及CD133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翼状胬肉异常增殖性病变起着正向调控作用。

  • 标签: 翼状胬肉 Importin13 P63 ABCG2 CD133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行不同时间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度30例肺内/30例外源性ARDS患者分别行2h、4h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APCHEII评分,氧合指数、胸片吸收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脱机拔管时间,出ICU时间.结果:四组患者APCHEII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4h组较2h组氧合指数改善、胸片吸收情况更明显,4h组在脱机时间、转出ICU时间均优于2h组(P<0.05);肺外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的病情,其对肺外源性ARDS患者效果更好,2h俯卧位通气即能取得较好效果,而肺内源性ARDS患者需更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改善病情且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 简介:目的:直肠腺癌组织β-catenin和NF-κB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腺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β-catenin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0%,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75.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β-catenin与NF.κB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B-catenin的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p-catenin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8)。结论:结直肠癌β—catenin与NF—κB的表达异常上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病情和预后评估。

  • 标签: Β-CATENIN NF—κB 结直肠癌 相关性
  • 简介: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非酶蛋白,具有重金属解毒、调节微量元素代谢、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MT可作为高效的内源性细胞保护剂,对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简要综述了MT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MT在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心力衰竭、阿霉素诱发的心脏毒性、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心血管系统疾病 抗氧化作用
  • 简介:目的:通过弱化筛选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构建双顺反子全抗体表达载体,实现全抗体在CHO细胞的高效表达。方法:将dhfr基因分为分别编码1-105和106~187氨基酸残基的2部分,分别通过linker与亮氨酸拉链GCN4融合,分别通过内部起始位点序列与抗体轻重链基因偶联,构建成2个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IRESLZdhfr—H和pIRESLZdhfrL。用脂质体2000转染CHO-dhfr-细胞,用无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IMDM筛选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结果: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表达水平为1.47-3.5μg/(106细胞·d),经氨甲蝶呤(MTX)梯度加压,在MTX浓度为5×10^-8mol/L时,表达水平达到11.5μg/(10^6细胞·d)。结论:构建了基于亮氨酸拉链二聚化基础的dhfr弱化方式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实现了全抗体在CHO—dhfr-细胞的高效表达。

  • 标签: 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弱化 全抗体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对高中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生物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在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高中生物 探究性学习 困难 对策
  • 简介:本文以季稻区稻田主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捕食天敌蜘蛛的田间系统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害虫—天敌—农药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害虫管理系统工程的原理,处理害虫、捕食天敌与农药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稻纵叶螟—蜘蛛—甲胺磷和稻飞虱—蜘蛛—甲胺磷两系统优化管理模型,绘制了它们的优化反馈控制策略图,利用微机对系统进行最优监控。使用时输入当前田间害虫与天敌数量,就可对系统作出即时的预测和最优决策。该策略确立的控制害虫的最优性能指标,是使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所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之和最小,并且使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处于系统平衡状态。文中比较分析了该策略与基于经济阈值的常规害虫管理策略,指出了新策略在害虫综合治理对天敌数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及其意义。

  • 标签: 中季稻 优化管理 农药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氧诱导视网膜病模型(OIR)曲安奈德(TA)对CD14+细胞聚集及VEGF表达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曲安奈德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C57BL/6哺乳期小鼠36只(共36个眼球),随机将其分为四组:①正常对照组(6个眼球),6只17日龄正常小鼠先行FFA眼底造影,然后每鼠随机摘取一个眼球,行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②单纯高氧组(6个眼球),6只17日龄OIR模型小鼠处理同单纯对照组。③TA高氧组(12个眼球),12只12日龄OIR模型小鼠随机一眼注射TA2μL,再于17日龄后行FFA眼底造影后摘除术眼,其中6个眼球行眼球石蜡切片HE染色及视网膜CD14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另6个眼球行视网膜VEGFmRNA的real-timePCR检测。④BSS高氧(12个眼球),12只12日龄OIR模型小鼠随机一眼注射BSS2μL,余处理同TA高氧组。用t检验两两比较各组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视网膜CD14与VEGF免疫组化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IOD/AOI),及VEGFmRNA的相对含量值(2-ΔCt×105)。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氧诱导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增多(t=29.62,P〈0.001)。与BSS高氧组相比,TA高氧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减少(t=19.879,P〈0.001)。TA高氧组和BSS高氧组小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均可见VEGF,CD14阳性染色,但BSS高氧组的VEGF、CD14含量明显高于TA高氧组(t=-2.743,P〈0.05;t=-3.592,P〈0.01)。并且视网膜SDF-1与CD14的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r=0.662,n=12,P〈0.05)。视网膜VEGFmRNA表达在BSS高氧组也明显高于TA高氧组(t=-4.754,P〈0.005)。结论TA能有效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遏循环中CD14+细胞的聚集,进而减少VEGF等细胞因子表达而发挥作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近交系小鼠
  • 简介:采用PCR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人成骨蛋白-1(OP-1)成熟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一对引物,从含人成骨蛋白基因的质粒扩增获得大小的420bp的DNA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进行测序,证明获得人成骨蛋白成熟肽基因片段,继之以pPIC3.5k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经PCR及酶切鉴定。

  • 标签: 人成骨蛋白成熟肽基因 毕赤酵母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