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新生儿颅脑损伤中头颅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20新生儿纳入到本研究,分别组成早产儿组、正常组与高危组,均为40例,对于三组新生儿,均采用东芝SSA-240A超声诊断仪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颅内检查,对比三组新生儿诊断结果。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早产儿组、高危组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与脑发育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早产儿组疾病发生情况更加的显著,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颅脑B超诊断,可以及时帮助医生发现新生儿颅脑损伤等疾病,降低新生儿致残率和致死率,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SCT双能量头颅CTA与DSA的对比研究,评价DSCT双能量头颅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62例同时行DSCTCTA及DSA检查的(两种方法间隔时间均1周内)24例动脉瘤,17例动脉瘤术后复查病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及对动脉瘤形态、瘤颈的显示、瘤颈大小、瘤体长径和短径的测量。结果24例动脉瘤共检出动脉瘤28个,两种检查方法对动脉瘤各项指标的检出和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瘤术后复查病例共17例,夹子与栓塞物部位均与病变部位吻合,清楚显示术后血管情况。结论双能量头颅CTA对颅内动脉瘤的部位、数目、形态、瘤颈显示、瘤颈大小及瘤体长径和短径大小与DSA也无差异,可满足临床诊断、介入或手术治疗要求,并可作为术后复查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粘多糖病的头颅CT表现和临床的联系。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粘多糖贮积症患儿的临床和CT资料。患儿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1岁1个月一10岁,其中PMSⅠ型4例、Ⅱ型1例和Ⅳ型2例。7例均进行头颅CT平扫,其中4例曾进行普通X线平片检查。结果头颅CT平扫显示脑室扩张(6例)、脑外间隙(包括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增宽(6例)和脑白质低密度灶(5例)。2例表现为脑白质密度普遍减低。结论粘多糖病头颅CT表现主要为脑室扩张与脑外间隙增宽和脑白质低密度灶。其中脑室扩张和脑外问隙增宽可能与脑萎缩有关,并与患儿智力落后程度平行;脑白质内低密度可能为粘多糖在胶原细胞和血管间隙中沉着的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64排头颅CT扫描野(SFOV)对于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375例被检者分为两组A组172例,采用大扫描野32CM。B组183例,采用小扫描野25CM。两组均在GE64排CT采用轴位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MA,噪声指数为10.04,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层数24-28层。两名医师采用双盲发对颅底,基底节区,颅顶部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分析(IQS),记录CT剂量指数(CTDL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颅底、基底节区及颅顶部,AB两组的IQ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Dlw56.53mGyDLP678.40mGy(24层)、791.47mGy(28层),B组CTDLw49.71mGyDLP596.56mGy(24层)695.99(28层)。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在头颅CT检查中,可通过减小扫描野(SFOV)在满足图像质量基础上能降低的辐射剂量。
简介: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周期为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分别为(10.45±2.45)cm^3和(14.20±3.53)cm^3,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6.44±3.14)cm^3和(16.33±2.98)cm^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肿体积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而内皮素(ET)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与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减少脑水肿体积,有利于维护内皮细胞分泌的ET和NO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