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方法将70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总量、白蛋白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情况分别是(38.09±18.17)U/L、(32.40±12.13)umol/L、(37.49±6.17)g/L以及(14.79±1.97)s,和对照组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同时其HBV-DNA阴转率效果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细菌感染炎症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分析胆碱酯酶对于细菌炎症及炎症程度的鉴别能力。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以来入院诊断有不同部位细菌感染患者,按照不同部位的炎症程度(局部炎症和全身性炎症)分组讨论,分析胆碱酯酶在不同部位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的表达差异,以APACHE-Ⅱ评分为标准,评价胆碱酯酶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患者炎症程度判定能力。结果APACHE-Ⅱ评分系统在不同炎症程度的患者中表现出明显不同,且评分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对于不同炎症程度患者胆碱酯酶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炎症程度呈现明显差异,且随着炎症的加重与炎症相关性.常规的炎症指标WBC计数,CRP及PCT的水平在不同感染部位中呈现与评分系统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仅有胆碱酯酶与评分系统在不同系统疾病的不同炎症程度中均呈现出相关性。结论胆碱酯酶对于细菌性炎症程度的具有较好鉴别价值,且受到感染部位的影响较小。
简介:目的:观察马洛替酯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s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传导分子Smad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马洛替酯组各15只。在造模的同时给药灌胃。6w后,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Smad3、smad4、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Smad3、smad4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38±0.09)、(0.29±0.08)和(0.16±0.05)、(0.16±0.07),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84±0.08)、(0.76±0.11)和(1.01±0.12)、(0.94±0.11),P<0.05];对照组肝组织Smad7mR-NA和蛋白分别为(0.73±0.14)和(0.44±0.15),模型组Smad7mRNA和蛋白[(0.22±0.08)和(0.17±0.08),P<0.05]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马洛替酯组肝组织smad3、smad4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52±0.10)、(0.40±0.10)和(0.51±0.08)、(0.41±0.09),P<0.05)],马洛替酯组肝组织Smad7mRNA和蛋白分别为(0.48±0.09)和(0.39±0.10),表达有所升高(P<0.05)。结论马洛替酯可明显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mad3和smad4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改良B-Lynch缝合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及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效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整个麻醉过程中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及心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前60s、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min四个时段,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及心率均显著降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插管前60s、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及插管后5min四个时段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及心率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插管前60s、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及插管后5min四个时段,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相比,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简介: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药用辅料油酸聚烃氧酯中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等7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柱温以2℃·min^-1的速率从170℃升温至230℃,维持10min,检测器为FID,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60∶1,试样甲酯化处理后进行测定。结果:上述7种脂肪酸在各自测定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精密度良好,各组分的检测限在0.86~2.32μg·mL^-1,定量限在2.54~8.21μg·mL^-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已被2015版《中国药典》采用。
简介:目的分析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并发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AMI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硝酸甘油.结果:(1)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8%,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术后LVEF、LVEDVI、6MW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术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重室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酸甘油治疗AMI并发左心衰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指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可靠,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使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同中药外洗的方法联合治疗手足癣和体股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被诊断为手足癣或体股癣并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并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同中药外洗的方法联合治疗的治疗组100例和单独使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10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停药时治疗总有效率98%(98/100)。停药一周后治疗总有效率100%(100/100)。对照组患者停药时治疗总有效率89%(89/100)。停药一周后治疗总有效率88%(88/10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足癣和体股癣患者,使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同中药外洗的方法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并且活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吸入性麻醉药异氟醚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脑实质的急性炎症的影响,探究异氟醚减轻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氟醚组,每组18只.异氟醚组吸入1.4%异氟醚加100%氧气2小时,对照组仅吸入100%氧气.采用侧脑室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方法诱导小鼠脑实质急性炎症反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两组小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TNF-α,,IL-1β和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异氟醚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01).结论吸入性麻醉药异氟醚通过抑制脑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来减轻脂多糖诱导脑实质急性炎症反应.关键词异氟醚;麻醉;TNF-a;IL-1β;IL-6中图分类号R39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45-02
简介: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月龄的Leghorn鸡屈趾肌腱经化学去细胞处理后作为异种肌腱移植供体,健康成熟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双后肢跟腱中间束2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异种肌腱移植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8只。肌腱移植缝合用4-0无创伤肌腱缝合线行双“8”字缝合,移植后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2周,对供体肌腱行去细胞前后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光镜及电镜观察,术后2,4,9周每组取6只兔对标本行组织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肌腱经过化学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变白,质地较前柔软,去细胞前可见细胞与胶原纤维交替紧密排列,去细胞后胶原排列相对松散,且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去细胞后肌腱的力学强度较术前减弱。②由电镜图片直观看到: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的粗大鸡肌腱胶原纤维逐渐被再生的兔肌腱胶原纤维最终替代,而新生成的纤细胶原纤维经改造塑形变为粗细相等的较粗大纤维,排列方向逐渐趋于平行,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正常肌腱水平。结果表明,去细胞后的最大抗拉力是去细胞前的83.44%,能够满足肌腱移植生物力学的要求。最终肌腱修复是再生胶原纤维形成的结果,异种肌腱经过理化方法处理后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使用。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21-01摘要目的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半定量方法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方法给10例接受移植的患者行移植后嵌合体检测,采集外周血提取DNA,对9个STR位点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扩增完成后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显影,再计算嵌合率。结果10例患者均检测到供者细胞,8例达到完全嵌合(CC),2例形成混合造血(MC)。结论STR.PCR结合凝胶电泳成像分析技术是一种敏感、准确、可靠、经济的嵌合体半定量检测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化学萃取方法处理兔胫神经,并移植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观察大鼠早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成年日本大耳白兔5只作为神经供体,切取双侧胫神经各3cm,经化学方法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其中15段用4500U/ml的NGF溶液4℃浸泡24小时;另15段置于无菌PBS缓冲液中4℃保存备用;选取witar大鼠45只,根据移植物的不同,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实验组(A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复合NGF移植组、对照组Ⅰ(B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移植组、对照组Ⅱ(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分笼喂养,术后1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胫后肌群运动诱发电位,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大鼠胫后肌群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神经传导速度为平均为A组21.16±2.31m/s,B组为13.37±1.89m/s,C组为21.43±2.18m/s,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神经恢复效果优于B组。结论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个月,复合NGF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优于单纯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效果更加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简介:为了对高合金异种钢焊接工艺有更多的了解,本文通过对某火力电厂锅炉后屏过热器检修换管过程中涉及到的钢种(SA213-T91马氏体高合金耐热钢与Cr25Ni13奥氏体高合金耐热钢)的现场焊接工艺进行介绍,以给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5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试,把5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方法,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后患者生命体征与术后精神情况及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生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的恢复更快,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并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对于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观察并记录从吸入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并评定插管条件,将术后患儿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哭闹、躁动等情况做统计学对比。结果气管插管条件为优49例,良12例,差1例。两组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哭闹、躁动等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与异氟烷无明显差别,且七氟烷诱导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