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液体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广泛应用。神经外科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疗法的概念和具体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液体疗法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颅脑损伤患者液体治疗中主要液体的选择上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液液体温度对患者输液体验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假设。实验结果显示,输液液体温度与患者的输液体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温度的调节能够显著影响患者的舒适感和治疗体验。在实验组中,通过控制输液液体的温度,发现温度适宜的组别患者舒适感较高,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明显减少,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为临床输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意义,强调了在输液过程中合理调节液体温度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常规液体复苏、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复苏抢救方式分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47例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两组血气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PaCO2、P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PT、TT、AP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重度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时,给予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改善其血气指标,保护凝血功能,提高抢救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救治中,应用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择80例进行研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复苏开始、达标时间以及休克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徒手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研究对象,以同一时期内在我院接受心肺复苏机实施心肺复苏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对比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在苏醒前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苏醒后,研究组患者的SaO2、PaO2、PaCO2与参考组患者相比,前两项明显更高,后一项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52.0%、复苏总有效率94.0%,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14.0%、复苏总有效率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不良反应率46%高于参考组患者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来说,心肺复苏机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更好的复苏效果,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容量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