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5月112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统计病变血管检出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率及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中有109例完成DSA全部脑血管造影,手术成功率为97.32%。有108例检出血管病变,阳性率为96.43%。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68%。结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能清晰准确的显示脑动脉及与周围血管关系,提高脑血管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操作规范性可保障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安全性,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血流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血流速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血管流速值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血流速,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天麻熄风汤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iR-210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选取禹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接受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颅X线、CT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判断CVS的发生情况,并评估其严重程度。术后3、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10表达情况。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术后血清HIF-1α、miR-210表达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术后3 d血清HIF-1α、miR-210水平对CVS的诊断价值。结果8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出现术后CVS者37例(42.53%),其中轻度CVS 10例(11.49%),中度19例(21.84%),重度8例(90.20%);术后3、7 d,与无CVS组患者相比,不同程度CVS患者血清中的HIF-1α、miR-2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CVS程度越重,血清HIF-1α、miR-210表达水平越高,不同程度CVS患者术后3、7 d时血清HIF-1α、miR-2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7 d时血清HIF-1α、miR-2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3、7 d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miR-210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1、0.631,P<0.05);术后3 d血清HIF-1α、miR-210水平及HIF-1α+miR-210联合诊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CV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69、0.900,二者联合诊断CVS的敏感度为93.06%,准确度为87.36%,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血清HIF-1α、miR-210水平可有效预示CVS的发生,二者可能成为CVS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脑血管痉挛 缺氧诱导因子1α miR-2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尼莫同防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6例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注射液和口服尼莫同片,观察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6例患者均行头颅CT复查,其中5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96%;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34%。结论临床中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能预防脑血管痉挛,并且联合临床护理,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 标签: 尼莫同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对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NGF、NTF、VEGF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检测治疗后外周血中NGF、NTF、VEGF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NGF、NTF、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促进NGF、NTF、VEGF的表达,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高压氧 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痉挛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出现面部潮红,1例出现头痛、头晕;对照组3例出现头痛、头晕,2例出现血压下降,经调整输液速度后好转。结论舒地尔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方面较尼莫地平疗效更为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4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利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1例,行常规治疗+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21例,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dGCS评分、第21dGCS评分、第7d颅内压监测值、第7dMCA、第14dMCA、第21dMCA、术后3个月预后不良率14.2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防治 脑血管痉挛药物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12月起到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选取其中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研究对象,排除复发性动脉瘤二次治疗患者、孕产妇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及传染性疾病患者,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动脉瘤栓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从两组患者术后1天、3天、7天和14天的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四个时间段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和开颅夹闭手术比较,采用介入动脉瘤栓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开颅夹闭手术 介入动脉瘤栓塞手术 脑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尼莫同防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对19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先后行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注射液和口服尼莫同片,观察其疗效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173例患者未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9例患者自动出院,死亡13例。结论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能预防脑血管痉挛,显着降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给药期间人文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尼莫同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人文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氧合血红蛋白(HbDeoxy)和正铁血红蛋白(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及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并观察SAH后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氧合血红蛋白是否相关.方法选择发病后24h内入院的SAH患者共27例.分别于患者发病的第1、3、5、7、10、14天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HbO2、HbDeoxy及HbMet的浓度,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绘趋势图并进行相关分析,并用经颅多普勒(TCD)对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进行监测.结果SAH患者HbO2的浓度在发病第3天开始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为1.4×10-2mmol/L,与第1、3、14天相比,P<0.05;HbDeoxy的浓度在第5天开始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5.5×10-3mmol/L,与第1、3、5、14天相比,P<0.05;而HbMet的浓度随时间只是轻度上升,在第14天达到高峰7.5×10-3mmol/L,与其他天相比P>0.05.用TCD测得MCA的血流速度从第5天开始升高,到第7天达到高峰111.2cm/s.对MCA的血流速度变化与HbO2的浓度变化行相关分析,r=0.906,两者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支持HbO2是引起SAH后慢性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启动因子之一这一假说,并暗示了HbDeoxy也可能是致挛因子.同时证明了SAH后脑动脉血流速度与HbO2有相关性及TCD在脑血管痉挛诊断中的价值.

  • 标签: 氧合血红蛋白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并发症 脑脊液 还原氧合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结局(GO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GOS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注射液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与尼莫地平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注射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均呈下降趋势,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痊愈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对照组为15.79%(6/38),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使用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脑动脉血流状态,促进血流速度降低,改善预后,且治疗安全性高。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 脑血管痉挛 米力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查阅近十年来康复评定的相关文献,发现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运动功能进行早期而全面的评价,有助于了解患者运动障碍的程度,指导制定康复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分析预后.因此,运动功能评定是脑血管意外康复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临床科研中,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简便、实用、可信度高的运动功能康复评价方法.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亲情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12例老干部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夫妻问性格、经济支配权、夫妻性生活、夫妻问感情与子女交谈及子女的孝敬6项因素,其程度分好、一般、不好三个层面。结果:夫妻间经济支配权、性格与子女交谈多少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影响较小(P〉0.05);夫妻间感情、性生活和谐度和子女的孝敬程度对发病影响大(P〈0.05)。结论:应重视夫妻间的感情和性生活的和谐程度,子女的孝敬程度.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 标签: 情感 心血管疾病 脑动脉疾病
  • 简介:9月份进入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着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秋冬季气候变得寒冷干燥,身体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直接导致血压上升,可间接的引起冠状动脉、大脑动脉痉挛,造成心脑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研究表明,血脂水平是随季节变换的,秋季开始升高,冬季达到最高。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季节变换 脑动脉痉挛 中老年人 寒冷刺激 血管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