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形泪道支撑术治疗泪小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眼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外伤性泪小断裂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断裂的泪小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术后3至6个月拔,之后随访3~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末,39眼治愈,7眼好转,2眼无效。有效率为95.83%(46/48),术后未见明显眼睑畸形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泪小断裂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导泪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断裂,泪小管 支撑管,环形 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深部泪小断裂58例(58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泪小逆向置联合远端支撑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硅胶支撑术。术后随访(53.36±27.43)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年龄9~76(39.52±14.86)岁,下泪小深部断裂52例,上泪小深部断裂5例,上下泪小均断裂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以泪小逆向置联合远端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安全、有效。

  • 标签: 断裂,泪小管,深部 置管术,支撑管,泪道,逆行 环形,改良 效果,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泪小术治疗泪小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泪小阻塞患者共90例,根据泪小阻塞长度分为≥5 mm组(A组)与<5 mm组(B组),每组各45例。均行改良泪小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A组治愈29例(64.44%),有效10例(22.22%),无效6例(13.34%);B组治愈31例(68.89%),有效13例(28.89%),无效1例(2.22%),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 P=0.045)。结论改良泪小术治疗泪小阻塞临床效果确切,对阻塞长度<5 mm者疗效优于阻塞≥5 mm患者。

  • 标签: 置管术,泪小管,改良 阻塞,泪小管 效果,临床
  • 简介:摘要:锅炉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个主要装备和设施。在锅炉的工作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安定的原因,一旦不能及时消除,就可以造成锅炉事故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锅炉常见的爆原因,同时分析了电站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 标签: 锅炉 过热器管 爆管 水冷壁管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锥形束CT检测伴正畸史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高度,分析其牙位、位点及牙周炎分期特异性,以期指导临床个性化诊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就诊的牙周炎伴安氏Ⅱ类错畸形正畸史(曾接受唇侧固定矫治且已矫治完成)的患者30例(正畸组),年龄(27.0±5.4)岁(18~41岁),按照年龄、性别及牙周炎严重程度配对,同时选取60例无正畸史牙周炎患者作为对照(非正畸组),年龄(26.7±5.2)岁(18~41岁)。应用锥形束CT测量纳入患者全口牙齿各位点的牙槽骨缺损高度,比较正畸组与非正畸组在上下颌同一牙位的牙槽骨缺损高度差异,分析正畸组牙槽骨缺损高度在上下颌不同牙位及同一牙位不同位点的特异性,并比较正畸组各牙周炎分期的牙槽骨缺损高度的牙位特异性。结果正畸组患者上颌尖牙区和磨牙区、下颌切牙区、尖牙区和前磨牙区的牙槽骨缺损高度均显著大于非正畸组(P<0.05)。正畸组患者上下颌牙槽骨高度缺损最重牙位均为尖牙区[分别为(3.75±1.00)、(3.83±1.10) mm],其次上颌牙槽骨高度缺损较重牙位依次为磨牙区[(3.67±0.84) mm]及切牙区[(3.39±0.83) mm],下颌牙槽骨高度缺损较重牙位依次为切牙区[(3.73±1.42) mm]及磨牙区[(3.54±0.81) mm],且下颌切牙区骨缺损高度显著大于上颌切牙区 (P<0.05),上颌磨牙区骨缺损高度显著大于下颌磨牙区(P<0.05);除上颌切牙区外,上下颌其他牙位颊舌侧牙槽骨缺损高度均显著大于近远中侧(P<0.05)。牙周炎分期不同,上下颌牙槽骨缺损高度最重牙位发生改变,牙周炎Ⅰ期上颌最重牙位为磨牙区[(3.26±0.63) mm],下颌最重牙位为切牙区[(3.14±1.04) mm],牙周炎Ⅱ期上颌牙槽骨缺损高度最重牙位为尖牙区,Ⅲ、Ⅳ期各期上下颌同颌内4个不同牙位区域,牙槽骨缺损高度最重牙位均为尖牙区(P<0.05)。结论伴正畸史牙周炎患者牙槽骨缺损高度存在牙位及位点特异性;随着牙周炎分期不同,上下颌牙槽骨缺损最重牙位发生变化,应对伴正畸史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改变提高重视,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牙周炎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错,安氏Ⅱ类 牙槽骨质丢失
  • 作者: 钱尧娟 王明锋 秦小语 王珺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常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位置和下颌骨形态的研究,探讨各年龄组该类患者下颌偏斜特征,为下颌偏斜患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未成年和成年人各17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关节间隙、髁突、下颌升支、下颌体的相关指标。结果髁突位置:未成年人组左右髁突-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偏斜侧:(-1.15±11.99),对侧:(7.58±1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斜侧髁突相对靠后,对侧相对靠前。下颌骨形态:未成年人组下颌体长度[偏斜侧:(85.05±7.06) mm,对侧:(88.01±5.89) mm]、下颌骨总长度[偏斜侧:(121.82±9.69) mm,对侧:(127.55±9.53) mm]、下颌角[偏斜侧:(123.45±3.91)°,对侧:(125.19±4.21)°]的测量项目,对侧>偏斜侧(P<0.01);成年人组髁突高度[偏斜侧:(16.98±2.51) mm,对侧(19.10±2.43) mm]、髁突内外径[偏斜侧:(18.01±2.69) mm,对侧:(19.56±1.80) mm]、下颌升支高度[偏斜侧:(55.63±4.14) mm,对侧:(59.49±5.22) mm]、下颌体长度[偏斜侧:(92.06±5.52) mm,对侧:(93.59±5.87) mm]、下颌骨总长度[偏斜侧:(131.68±6.66) mm,对侧:(137.75±6.36) mm]、下颌角[偏斜侧:(123.92±6.18)°,对侧:(125.94±5.55)°]的测量项目,对侧>偏斜侧(P<0.05),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未成年人以左右髁突位置不对称为主,成年人以双侧颌骨形态不对称为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 下颌偏斜 髁突位置 下颌骨形态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数下颌第一前磨牙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倾斜角度变化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样本最终纳入正畸患者40例,共含68颗下颌第三磨牙,利用三维测量软件测量分析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及角度。配对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变化,多元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其近中倾斜角度变化的因素。结果正畸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近中移动(1.59±3.35) mm (P=0.012),向近中倾斜10.24°±18.82°(P<0.001)。患者治疗前ANB角,下颌平面角,萌出高度(8Cp-X),初始角度(∠78)以及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间隙的变化(ΔD7-Xi)对第三磨牙近中倾斜角度变化(Δ∠78)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2.153,P=0.071)。结论正畸减数下颌第一前磨牙后,下颌第三磨牙有近中移动和近中倾斜角度加大的趋势,临床医师在治疗设计时应综合考量。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减数治疗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锥形束 CT在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时安全区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32例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患者,具上颌牙槽嵴顶 9mm水平,以锥形束 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上颌前牙区颌骨近远中向、唇腭向的骨厚度,分析判断植入的安全区域。结果 经测量,在距牙槽嵴顶 9mm水平,测得不同位置骨厚度存在差异,上颌前牙区颌骨近远中向( 4.16±0.35) mm明显低于上颌前牙区颌骨唇腭向的( 7.22±0.34) mm,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应用锥形束 CT能够有效获取微种植支抗钉植入前上颌前牙区情况,认为在 9mm以上水平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时,尽可能选择中心点层面,尽量靠近上侧更为安全。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颌骨 微种植支抗钉植入 锥形束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锥形束CT引导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情况及配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以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我院2017年0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保乳术,并接受IMRT治疗。首先以机载锥形束CT进行引导,验证IMRT摆位,重建并匹配计划图像,对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进行计算,再完成自动校准操作。随后,根据所有患者的放疗固定方式进行分组,对自动骨性配准下和自动灰度配准下的摆位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X轴摆位误差在自动骨性配准及自动灰度配准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在自动骨性配准下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在自动灰度配准下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放疗固定方式的患者行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摆位误差间无明显差异,进行配准方式选择时可以灰度配准为优选,要促进放疗精度的进一步提升,可通过CBCT进行摆位误差校准引导,致力于临床上精确放疗的实现。

  • 标签: 锥形束CT 乳腺癌保乳术 放疗摆位误差 配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舒适护理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电环锥形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及舒适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电环锥形切除术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全程舒适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年龄(38.00±12.00)岁,全程舒适护理组年龄(38.50±12.50)岁。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全程舒适护理组采取全程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理状态(HAMA评分、HAMD评分)、舒适度评分、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AMA评分、HAMD评分、舒适度评分、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全程舒适护理组生命体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111.34±4.66)mmHg(1 mmHg=0.133 kPa)、(62.10±1.85)mmHg、(72.50±2.50)次/min、(12.37±1.53)分、(15.69±2.10)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117.80±4.20)mmHg、(66.64±1.36)mmHg、(77.35±2.33)次/min、(15.10±1.68)分、(18.04±2.33)分],全程舒适护理组舒适度评分、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分别为(3.73±0.12)分、(25.64±1.86)分、(22.02±1.05)分、(10.87±1.00)分、(29.92±1.08)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3.39±0.11)分、(22.47±1.53)分、(19.78±1.14)分、(8.78±1.02)分、(27.44±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程舒适护理更有利于改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电环锥形切除术患者身心健康水平,维持生命体征指标的平稳,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宫颈电环锥形切除术 全程舒适护理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宫颈锥形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中的效果及术后感染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医治的120例CIN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冷刀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环形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手术治疗后,环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冷刀组,且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冷刀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组术后感染率与冷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的效果相当,而后者的手术和愈合时间更短,费用低,且术后感染率低,值得推荐。

  • 标签: CIN 宫颈环形电切术 冷刀宫颈锥切术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下Invivo-dental软件辅助设计模拟种植上颌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机6名上颌牙出现缺损的患者,实施手术两年后复诊患者没有肿物情况。针对患者的上颌缺损部位实行CT奥妙后得到相应的DICT数据,随后将数据导入在Invivo-dental软件三维重建,测量修复重建后的下颌骨宽和高,通过导航技术对种植体的最佳植入位置和深度进行模拟,选择最合适的种植系统,设计出辅助制作种植导板,通过导板作用实现精确种植。结果术后半年进行观察,6名患者的种植体骨实现了良好的结合,术后种植支持固定义齿修复,达到了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对面型的恢复较为满意,其中一名庁后磨牙区的牙龈红肿疼痛,实施局部冲洗和抗炎1周后,炎症减轻,两周后肿胀消失,颜色恢复正常。结论使用CT下Invivo-dental软件辅助设计模拟种植,可以对上颌骨的下行缺损自体骨移植中的骨量,实现种植位置的进一步精确,并且辅助上颌骨在缺损后的种植和修复。

  • 标签: 治疗 牙体种植 计算机辅助 上颌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锥形束 CT在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时安全区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32例上颌前牙区颌骨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患者,具上颌牙槽嵴顶 9mm水平,以锥形束 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上颌前牙区颌骨近远中向、唇腭向的骨厚度,分析判断植入的安全区域。结果 经测量,在距牙槽嵴顶 9mm水平,测得不同位置骨厚度存在差异,上颌前牙区颌骨近远中向( 4.16±0.35) mm明显低于上颌前牙区颌骨唇腭向的( 7.22±0.34) mm,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应用锥形束 CT能够有效获取微种植支抗钉植入前上颌前牙区情况,认为在 9mm以上水平微种植支抗钉植入时,尽可能选择中心点层面,尽量靠近上侧更为安全。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颌骨 微种植支抗钉植入 锥形束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与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宫颈癌早期患者80例(2015年12月—2018年6月),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根治组(n=40)与锥切组(n=40)。根治组采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锥切组采取宫颈锥形切除术。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根治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锥切组,术中失血量少于锥切组(P<0.05);根治组并发症发生率(5.0%)与锥切组(7.5%)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及宫颈锥形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且具有安全性,但根治性手术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创面愈合。

  • 标签: 宫颈锥形切除术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KC)与全子宫切除术对HSIL患者HPV转归的影响。方法:取我院一年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组)。分别以全子宫切除术与CKC,比较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HPV转归率、治愈率均差异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偏低,住院时间偏短,(p<0.05)。结论:针对HSIL患者,采取全子宫切除术与CKC的术后HPV转归概率均较为理想,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偏高,但后者的手术创伤小且保留了器官及功能。

  • 标签: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HSIL患者 HPV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将锥形束CT(CBCT)应用至上颌埋伏阻生尖牙造成的邻近切牙根吸收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锥形束CT诊断,在给予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后运用图像重建的方法针对患者的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的治疗详情进行探究。结果:70例患者中存在53例患者出现临近切牙根吸收的情况,其所占据的比例大约为75.71%。未出现吸收情况的患者例数为17例,占比24.29%。吸收组的α度、3-1、3-FH、3-PP高于未吸收组,3-OP以及3-1的距离与未吸收组相比较少,P<0.05。结论:将锥形束CT应用至上颌埋伏阻生尖牙造成的邻近的切压根吸收中,能够有效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改善,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锥形束CT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邻近切压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留置导尿与拨时限的选择,对孕、产妇心理、尿道刺激症状及拨后对排尿的不同影响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置与拨时机。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60例宫产术孕、产妇,术前留置导尿与术后拨时限的不同选择,将术前30分钟置、术后24小时拨与麻醉平面出现后置、12小时拨对孕、产妇心理、尿路刺激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孕、产妇进行比较时发现麻醉平面出现后置、术后12小时拨对孕、产妇尿道激症状轻容易被孕、产接受。术前30分钟置、24小时拨对尿道刺激症状重不易被孕、产妇接受。结论剖宫产术前留置导尿的最佳时机是麻醉平面出现后,术后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冲方法在肠内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的效果。方法将经鼻空肠营养行肠内营养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结果两组营养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管 冲管 脉冲式 直冲式 堵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