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喧嚣于政策、市场与技术讨论中的转换"模式"之争逐渐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地方性的转换实践,以及对转换中涌现的各类技术与市场问题的应对。与上述专业话语和实践不同,本文从对"青岛模式"的批判式历史解构出发,着重分析国家和资本在形塑这一模式中发挥的重要结构性作用;另一方面,本文将由"青岛模式"及其全国推广所展开的围绕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多样化"社会过程"称作"青岛实践"。这一未竟的社会过程不仅继续受到技术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家力量,以及寻求投资报偿和增长的各类资本力量的制约,但也逐渐受到多种"社会保护运动"及其对国家规制的诉求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数字电视道路不仅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传播民主的普遍性。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多重角色值得特别关注。十年之后再议"青岛模式",既是对历史研究空白的补足,也是对当下未竟的数字革命的重新检视。
简介:通过对92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隐私法规作比较分析,本文发现:1.敏感信息/数据是个人隐私与数据保护的核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80.34%)的法律体系中有明确定义或分类;2.这些定义或分类可概括为两种模型:“欧盟标准”和“欧盟标准加犯罪记录”。同时,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16年6月以来中外200个规模最大的数据泄露案例作比较分析发现,财务信息等个人数据虽不在多数国家的敏感数据之列,在现实中被盗取、侵犯和泄露的风险、概率却比敏感数据更高,成为一种“现实悖论”。作者运用西方学者关于全球性的“人类尊严”和“生命神圣”等“原生规范”解释这种悖论与差异,并建议从隐私的“尊严”和“财产”双重属性视角重新定义敏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