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在白氏早期的同志小说中,时间哲学已初显端倪,以同志题材敏感地表达了生命存在的时间焦虑,由青春期梦幻般的呓语到群体爱的救赎:放逐—寻求—狂欢—孤独—再放逐,背离传统,寻之不得,以狂欢掩饰绝望,绝望之后陷入更深的孤独,继续放逐亦是对生命的狂执。白氏对情爱的孤绝和对生命的狂执是超乎想象的,是复杂而悖论的一个怪圈,而贯穿其中是对存在的焦虑与无奈,对生命的虚无与狂执的追求——这一看似矛盾的复合体。它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认同的危机,另一方面也是现代性悖论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文学转型体现于心理的必然。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白氏思想的复杂性。

  • 标签: 白先勇 同志 焦虑 救赎 自我认同 现代性
  • 简介:亦舒以一系列类型化的小说完成了对现代都市女性生存境况的观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展示知识女性在都市环境里寂寞、孤独、苍凉的心境,揭开女性生存的真相;二、对爱情进行解构,写出由爱情幻想造成的女性人生悲剧,并为女性寻找切实可行的自我拯救之路;三、摒弃女权主义立场,以自审态度对女性性格和品德缺陷进行深入挖掘。

  • 标签: 亦舒 都市女性 寂寞 爱情 自审
  • 简介:<正>思想是禁锢不住的。甚至越禁锢,奔放的思想往往越会以更加迅猛之势迸发出来。印度尼西亚现代最负盛名的作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恐怕就是这种类型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今年五十六岁,一生中将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过着囚禁生活。时间较长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47年至1949年期间,他被荷兰政府关押

  • 标签: 荷兰人 杜尔 杰出人物 殖民地 欧洲人 土著
  • 简介:多元文化时代使边缘文化领域对身份的敏感性合法化。本论文研究当代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小说中身份意识与人物和地名的命名方式的关系,指出用典、反讽和启示等莫里森用以命名的重要手段显示了强烈的非裔美国文化政治诉求,表现了非裔美国人对身份的渴望与对种族歧视的抗争。

  • 标签: 托妮·莫里森 命名 非裔美国文学 修辞 小说
  • 简介:<正>从前,阿拉伯国泰民安,在夏莫城有一位君王,称号为拉布拉萨尔三世,他有一口金黄色的美髯,修长过胸,洋洋洒洒,由此,他得到了金胡子这个雅号。他对这口胡子,护理得无微不至,甚至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也要用一个丝绸的口袋把它套在里面。早晨,只让女理发师用她那精巧的手去梳理,因为男理发师总是用剃刀与剪子,女理发师则不同,她们只用梳子、卷子、喷子之类的东西,从不会损伤主人的半根毫毛。

  • 标签: 拉萨尔 短篇小说 女理发师 国王 白色羽毛 仓促行事
  • 简介:<正>《霍乱时期的爱情》出版于1985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推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近40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的第一部专门描写爱情的小说。所以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受到评论界的特别注意。或者被称为“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或者被誉

  • 标签: 丈夫 爱情故事 婚后 加西亚·马尔克斯 爱情小说 霍乱
  • 简介: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以一定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反映现实主义主题,塑造了当代德国文学中一个独一无二的小侏儒形象,以其"底层视角"回顾和反思历史,观察和揭示当前问题.格拉斯在空虚庸常的小市民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中思索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问题,并对战后联邦德国的社会发展趋势表示了忧虑.

  • 标签: 君特·格拉斯 《铁皮鼓》 小说 当代 德国文学 空虚
  • 简介:小说《伊芙莱娜》是18世纪英国女小说家范妮·伯尼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赋予了小说以颠覆男权中心主义意识的主题意义:它向人们说明,在男权社会里,以父权为代表的男权统治是造成妇女困境的根源;而所谓"理想的父亲"不过是人们的幻想.作者曲折地表达了对主宰女性命运的父权统治的不满.本文将围绕小说中的两个父亲形象--贝尔蒙特和维拉斯展开讨论.

  • 标签: 父亲形象 小说家 父权 女性命运 男权社会 颠覆
  • 简介:莫里森早期三部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的女性主义视角或回归黑人文化的角度出发谈及女性的主体建构,鲜有对作品中微观的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与主体建构关系的探讨,对三部作品的整体性剖析更是空缺。本文拟以作品中凸现的身体政治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分别聚焦三部小说里的重要女性对各自身体的政治性解读,阐述黑人女性如何在强势白人文化的压迫下、在黑人种族内部男性至上主义的误区里迷失主体,如何在反抗和内省中找寻主体、在死亡的涅槃中重建女性主体。

  • 标签: 托妮·莫里森 身体政治 黑人女性 主体
  • 简介:澳大利亚作家戴维·马洛夫在其早期三部小说、和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异化并为人类克服异化,实现自我提供了多条途径.本文意在从萨特存在主义的角度来把握马洛夫三部作品中异化的表现、现代人逐步走向异化的原因以及寻找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艰苦历程.

  • 标签: 戴维·马洛夫 小说 主题思想 澳大利亚 《约翰诺》 《一种想象的生活》
  • 简介:勒克莱齐奥小说中多有对自然的书写。本文在对勒克莱齐奥小说细读的基础上,就勒克莱齐奥作品中对自然的书写、小说人物与自然的关系及其体现的某种价值追求加以探讨,指出与物合二为一,在自然中感觉自我,感觉世界,是勒克莱齐奥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勒克莱齐奥醉心的一种存在方式。

  • 标签: 勒克莱齐奥 自然 生命价值
  • 简介:  杰拉尔德·维兹诺在美国文坛是位独树一帜的人物.他是奥吉布瓦原住民的后裔,但维兹诺本人拒绝"印第安人"这个名称;在他看来,这是哥伦布的误名,是白人的发明,而他在用到这个词时,一律以小写斜体表示.维兹诺深受原住民文化的熏陶,认为原住民文化与原住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原住民部落中流传很广的捣蛋鬼故事,对原住民的思想仍有很大影响.他指出,"捣蛋鬼来自于原住民述说的想象文学故事,那是一种文学艺术创造.……

  • 标签: 中心杰拉尔德·维兹诺 反写中心 小说熊心
  • 简介:格雷厄姆·斯维夫特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一位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感悟和见解的小说家。他通过对小说人物命运的考察,思考关于历史、生命、爱情、婚姻、死亡等方面的问题,并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代英国社会的人生百态和时代风貌。其复杂的叙述方式涉及到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之间的种种关系,揭示了小说通过想象和虚构表现人类生活经验的本质。他的小说几乎都是英国特定历史时期政治、文化面貌的写照。这里文本与历史语境相互交织、密切结合共同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

  • 标签: 斯维夫特 编史元小说 文本 意识
  • 简介:哲理小说最初作为私人话语的言说方式,因对18世纪法国诸多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最终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从而演变成了一种公共文体。伏尔泰以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双重身份意识致力于这一体裁的创造。他既娴熟地掌握了哲理故事的讲述艺术,又巧妙地运用符号编码,将哲理小说转变为智慧叙事,用这种独特的文体言说敏感话题,针砭时代弊端。他充分挖掘这种文体潜在的诗学价值,利用它道出“沉默的真理”,最终使得哲理小说成为法国百科全书派作家思考民族性问题、表达知识界普遍诉求的最有效的方式。

  • 标签: 伏尔泰 哲理小说 哲学寓言 言语行为 公共文体
  • 简介:细读徐则臣的小说,神秘的气息四处弥漫。小说中丰富的民间神秘文化是对传统志怪文化的接续,然而其神秘背后所透视出的对灵魂的焦灼、对现代人性的考问,却是明显溢出对所谓神仙鬼怪的猎奇或膜拜,本土文学资源背后是现代人的生存体验;设造迷宫,设置陌生人和省略空缺等形式形成的神秘主义叙事显示出对先锋小说采用的现代主义形式的借鉴,而其始终不忘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摹写与观照,又显现出对为神秘而神秘的尽情于语言和形式游戏的先锋主义的反拨。可以说,徐则臣的神秘主义叙事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题材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式、意蕴,它既是对标榜为"现实主义"的日渐平庸化的、囿于琐屑日常生活的文学的抵抗,也是对于当下破碎了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的把握,是徐则臣所独有的对当下纯文学道路的探索。

  • 标签: 徐则臣小说 神秘主义 传统 现代
  • 简介:《剪灯新话》中的《金凤钗记》叙述了一个奇特的爱情故事。因为此一事件情节怪异,所以在当时及后世流传甚广。冯梦龙将其收入《情史》卷九,题《吴兴娘》;秦淮寓客将其收入《绿窗女史》卷七,题《金凤钗记》。凌濛初将其改编,收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题《大姐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沈璟又将它改编为戏剧,题《附钗记》。与此一故事相似的借体还魂型故事则有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五中的《贾云华还魂记》,同样流传甚广,被收入多部小说集,明代据此改编的戏曲达九部之多。《金凤钗记》的大致情节如下:

  • 标签: 精神疾患 古典小说 《初刻拍案惊奇》 癔症 爱情故事 《剪灯新话》
  • 简介:小说的语言和诗歌的语言有很大区别,但在其语言立场背后,都隐含着可以相互沟通和比较的意识形态和人的生存状况。拉美的新小说和中国90年代诗歌写作的共同点在于:其创作者自觉地意识到了语言改革对于更贴切地表达或象征他们自己的时代和心灵的重要性。这种意识在理论表达中的分歧,并不能掩盖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感受的相似性。而在具体创作中,作者们却不知不觉地在违背或遵循着,滞后或超越于他们的主观的理性的认识,体现在创作细节中的无意识也许真正泄露了他们的生存境遇,但不管怎样,拉美新小说家和中国的当代诗人们的宣言或多或少地表达了相同的挣脱和追寻。

  • 标签: 新小说 追寻 诗歌 生存境遇 当代 诗人
  • 简介:早期移居美国的犹太人在美国既无法保留自己民族传统和文化,又难以融入美国社会,"身份"因此成为困扰他们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成为美国早期犹太小说竭力表现的重要主题.本文试图通过该主题的分析,从整体上对美国早期犹太小说进行探讨.

  • 标签: 小说 主题 身份 困惑 犹太人 民族传统
  • 简介:接触理查逊的作品之前,狄德罗对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夸张和奇幻颇多批评,已经开始思考虚构故事的可信性问题。理查逊让狄德罗看到了现实主义的更多可能,提醒他关注现实主义细节对于制造小说幻象的重要性。然而,认识到不可能通过小说完整地重建现实以后,狄德罗逐步放弃了细节模仿等现实主义手法。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承认小说幻象是阅读的发动机,制造幻象是必要的,但这种承认并不意味着他对小说幻象等现实主义叙事方式的完全信任。在后期的作品中,狄德罗表面上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却从内部进行了颠覆和破坏。

  • 标签: 狄德罗 真实 细节 小说 幻象
  • 简介:“口述性”是由非洲本土学者提出的一个文学术语,用以描述当代非洲文学中突出的哲思表征和叙事特色。非洲现代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是其具代表性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非洲文化传统中,对声音的亲近和推崇与群体性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阿契贝借助口述性将这种本土的经验与哲思在文学写作中进行了传达。本文以他的长篇小说为对象,借助民俗学表演理论,考察了口述性在文本中的叙事形态和功能,包括口述性表演框架所带入的群体性和新生性特征。口述性所携带的强大的本土文化基因和顺应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需求的建构力,构成了阿契贝重新缔造非洲大陆文学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灵感之源。

  • 标签: 阿契贝 口述性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