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业复五铢钱币的发行,历来被看作是国家政权行使有效管理的象征。在中国,完全固定下来这一概念,当是汉初的时候,此后再无变更过。在新莽末期流行童谣云:“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有唐一代,诗豪刘禹锡有《蜀先帝庙》诗:“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在这里,钱币都自然地成为了人们心中所认可的政权的象征。刘禹锡以诗歌颂了刘备建立蜀汉,与吴、魏三分天下的功业。

  • 标签: 趣话 国家政权 五铢钱 有效管理 刘禹锡 英雄气
  • 简介:大而无奈夸大了的庄严,有时就像小脑袋戴了个大帽子,简直极其滑稽,甚至使人轻易产生沐猴而冠的感觉。

  • 标签: 杂文 《泉海聚沙》 中国 李显坤
  • 简介:《山海经》里的《海外》和《大荒》两经;笔者以为是同一部书的两个不同版本。上古书籍在传抄过程中不断增删改易,是常见的事,所以很古的书中也会混进稍晚的材料。该书主要是我国西部的地理书,大致以昆仑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部分。从内容来看,《海外》四经所记比较原始,并且有系统性;而《大荒》四经则次序杂乱,又混进一些较晚的材料。不过,有些信息却十分珍贵,能弥补《海外》之不足。

  • 标签: 《山海经》 《海外》 《大荒》 历史地理学 成都市 中国
  • 简介:《圣立义》是1909年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献的一种,今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инв.No.143、144、145、684、2614。原书为西夏乾祐十三年(1182)刻字司重刻本,凡五卷十五章,今仅存第十四、十五章全部及第一、三、四、五、十三章残叶,计蝴蝶装44个整叶和5个半叶。

  • 标签: 西夏文献 黑水城 遗址 圣彼得堡 东方 研究所
  • 简介:江西南昌昏侯刘贺墓出土有多枚奏牍,皆为昏侯国向朝廷上奏的官文书,这是较为少见的汉代高等级公文实物。除昏侯走妇外,在这批奏牍中还涉及到“仆臣饶居”、“主大后”等多个人物,涉及到“秋请”等多种问题。笔者试从这批奏牍的性质与内容入手,为昏侯墓出土奏牍中所见诸多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

  • 标签: 海昏侯墓 奏牍 官文书
  • 简介:中国帆船的建造技术传统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大部分古代帆船的船式种类到20世纪中期尚得以留存,现存的传统造船技艺是古老技术的延续,其设计原理、船体构造、建造工艺、施工顺序、选用材料等技术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通过对传统船舶与民间造船法式的海洋民族志考察,以及留存技术传统的研究,是理解古代造船技术逻辑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图谱月 月港 海澄郑氏
  • 简介:江西南昌西汉昏侯墓是近年来重大的考古发现,墓中出土了约3000件漆木竹器,其中大量漆器残片上有“昌邑七年”“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等文字。从昏侯墓所出漆器铭文看.主要分别为“物勒工名”、生产(收储)机构、制作工艺、成本价值、物主及其他等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时期诸侯王国官营漆嚣生产与管理的情况。故此.本文仅就所见部分漆器铭文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西汉诸侯王国 官营漆器 生产 管理
  • 简介:<正>吐鲁番阿斯塔那九一号墓出有唐代苏愿等家口给粮帐,共十件,原为二十片残纸,系两面书写,字体工整钤有官印者是官府文牒,定为a(正)面;书写潦草之粮帐,定为b(背)面。据正背两面文书的内容文式、字体墨色、纸色断岔等特征,分别缀合而成。背面共计记有四十三户粮帐,其中三十户字迹较清楚,十三户已残。这组粮帐文书,乃唐安西都护府、西州、高昌等县官府文案处理之后,当作废纸记下的草帐,后为墓主制作鞋冠葬具。文书剪损残破巳甚,且帐式非一,书写不规则,字体潦草,有的甚至漫漶不清,难以辨识。本文拟将此帐检出复原,并试图对文书的年代及其性质作一考察。

  • 标签: 安西都护府 吐鲁番出土文书 高昌 吐鲁番文书 官府 居延汉简
  • 简介:灰坑作为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现象,是直接透视古代社会生活的较好材料。本文通过对岱龙山文化灰坑的研究,来探讨龙山文化礼器以及龙山文化居民的饮食方式情况,并对龙山文化礼器的性质以及礼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岱龙山文化灰坑等个案的研究的深入有赖于考古发掘方法的改进及发掘思想的深化,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岱地区龙山文化整体研究的深入。

  • 标签: 海岱龙山文化 灰坑 礼器 饮食方式
  • 简介:纳林套汉墓群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纳林套农场二分厂的东部和东南部,墓群西北距包尔陶勒盖古城约11公里.墓地地处丘状沙漠地带,除墓地保护区外,周围已经开辟为耕地,墓地较周围地区高.

  • 标签: 磴口县 汉墓群 人骨 HAN DYNASTY 墓地
  • 简介:局限于考古发掘资料的稀缺,以往学术界对于汉代列侯墓园礼制性建筑形制认识不够清楚,南昌西汉昏侯刘贺墓园发现了完备的礼制性建筑群体,为我们重新认识汉代列侯的祭祀体系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对昏侯刘贺墓园发现的礼制性建筑特点分析,结合文献记载,认为其墓园内主体礼制性建筑为寝园建筑.柑葬墓前祠堂应为寝殿。

  • 标签: 海昏侯墓园 礼制性建筑 祠堂 寝园
  • 简介:经》、《荒经》从文字上看与《山经》风格相近,但从内容上看,与《山经》的差别很大。前已说明,《》、《荒》二经是同一题材的不同版本,它们的共同性是主要的,故先把《》、《荒》放在一起来讨论其与《山经》的差异。

  • 标签: 《海经》 《荒经》 《山经》 《山海经》 氏族 婚姻制度
  • 简介:南昌市新建区琊墩山一号汉墓经过数年的科学发掘及论证,确定一号墓主人就是西汉第一代昏侯刘贺。文献资料显示,刘贺初为昌邑王,后因昭帝崩而无嗣被霍光人等拥立为皇帝,但在位二十七日即被废黜.最后沦落为食邑于蛮荒之地的小列侯.不久在悲愤无奈中郁郁而终。关于刘贺被废的原因。文献资料给出的主要依据是“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但是,刘贺墓葬的考古资料显示,他却是一位恪守礼仪、崇尚节俭、满腹经纶之人。

  • 标签: 历史文献 考古材料 海昏侯 刘贺
  • 简介:“观澜于镜,水波不兴欤?心澜涛天欤?”2009年2月27日至3月22日,在即将迎来建国甲子之庆之时,适逢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艺术博物馆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镜观澜——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澳门美术作品展”。该展选取自19世纪以来澳门多个时期,不同种族、流派、观念的美术作品,连同内地专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的创作,共300余件,呈现100多年来在中西文化冲击下澳门美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的风采。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美术作品 澳门 馆藏 回归祖国 中国美术馆
  • 简介:对新建昏侯墓北藏椁内青铜器及填土样品进行取样分析。青铜器中铅含量普遍较低.部分容器经过锻制成型。锈蚀产物可分为两层.近基体处以赤铜矿及单质铜为主,其外为灰黑色均匀薄层.为基体中Cu、Sn元素向外迁移并次生沉积而成。填土渗透性不良,可溶盐含量低,与青铜器的腐蚀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海昏侯墓 藏椁 青铜器 土壤环境
  • 简介:失水干缩竹简不仅改变了竹简的形貌,而且字迹无法辨认,不能进行考古释文,极大地影响了其承载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海昏侯墓葬等出土竹简等残片的干缩复形研究实验,对复形前后外形尺寸、化学组分、微观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生物碱和表面活性剂等材料浸润后的干缩竹简残片,外形尺寸可恢复到干缩前的98%以上,竹简残片内部干缩变小的空隙结构得到恢复,化学组分无明显变化。运用该技术对干缩竹简进行复形处理,复形后的竹简基本恢复到饱水时的状态,而且对字迹无损伤。

  • 标签: 饱水竹简 失水干缩 变形 复形
  • 简介:西汉废帝昏侯刘贸墓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制作工艺考究,口沿处纹样的制作运用了传统细金工艺中的花丝工艺。花丝种类有赶珠丝、金珠、螺丝、码丝、巩丝、正花丝、反花丝、麦穗丝和立扁素丝。古代工匠将掐、攒、填、焊的花丝技法运用到位,制作出的各类花丝精美、细腻并组合成不同的纹样。

  • 标签: 马蹄金 麟趾金 细金工艺 花丝工艺
  • 简介:江西南昌市新建区琊墩汉墓M1(昏侯刘贺)的发掘引起了考古界乃至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也予以多角度跟踪报道。该墓葬本体规模宏大。由甬道、东西车库、回廊形藏陶、便房等构成.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是西汉中晚期列侯等级墓室的典型范本。经过近五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已基本确认紫金城城址就是汉代昏侯国的都城遗址,它与城址外包括墎墩汉墓在内的庞大汉墓群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是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为我国近年来考古项目最重要的新发现。同样也是目前发现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内涵丰富的汉代列侯墓园。而主棺是其中最重要的出土遗存.基于工地现场对主棺周边遗存所采取的应急处置保护的基础上,对主棺则使用了整体套箱起取的方式进行了现场包装。针对不同埋藏环境的出土遗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及遗存埋藏形式,采取安全、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措施进行包装起取:

  • 标签: 考古现场 刘贺主棺 遗存叠压 包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