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运用改良的会阴侧切术,探究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时间段,总共筛选出72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中36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36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B组产妇实行传统会阴侧切术,对A组患者则实行改良的会阴侧切术,就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所用的缝合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的疼痛情况等作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A组产妇切口缝合所用时间较短,切口的出血量相对较少且产后的切口疼痛较轻,两组间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会阴侧切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够使产妇的舒适感有所增加,而且还有利于产妇预后恢复,值得全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俯卧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额21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1采用截石位;对照2采用侧卧位;观察组采用折刀俯卧位。比较三组摆放时间,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和舒适度,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1组(P<0.05);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2组(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低于对照组2组( 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生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折刀俯卧位手术护理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治疗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良制作工艺,提高无菌棉布脚套的穿透性和透气性,并评估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传统无菌脚套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良,采用新材料和工艺提高其穿透性和透气性。随后通过对比实验和观察研究对改良后的脚套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率、产妇的使用舒适感及满意度、助产人员满意度、科室成本支出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验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无菌棉布脚套在临床使用中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感及满意度、助产人员满意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会阴伤口感染率和科室成本支出,改良后的脚套表现出显著的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无菌棉布脚套制作工艺的改进能够提高脚套的性能,增强其应用效果。因此,改良后的脚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对改善临床感染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筛选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保乳手术前结束E+T型辅助化疗,汇总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 56例患者术前3周接受4-6疗程的E+T型辅助化疗,治疗后12-16d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入组患者中仅有33例发生白细胞减少和3例中心粒细胞减少,无不可耐受毒副作用。术后随访3年,结果证实复发转移5例,死亡3例,对侧乳腺癌1例,其他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E+T型辅助化疗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前,可提高PCR率,无明显毒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锥光束乳腺CT、超声及钼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乳腺CBBCT、超声及钼靶检查并取得病灶病理结果的患者3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并对CBBCT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CBBCT诊断乳腺疾病的灵敏度为三者最佳,但特异度最差,准确率则三者相同;CBBCT与病理的一致性不佳。结论CBBCT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在微小乳癌中的应用,以提高其在乳腺癌疾病中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共73例乳腺x线表现为异常,符合诊断条件并且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以上的患者,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对病灶的形态结构、密度及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63例。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诊断微小乳腺癌准确率达86%,早期癌占25%。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加深认识,发挥其优势,提高其在微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单孔组50例,三孔组5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单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三孔组(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单孔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三孔组(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腕带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10月 -2020年 2月该院住院的患儿 3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观察组的改良腕带选用一次性口罩系带作为系带,腕带两端固定带折成蝴蝶结状,保留信息区及两端扣孔,按系绳方式佩戴。观察两组腕带在位、皮肤勒痕及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腕带在位率 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未发生局部皮肤反应及皮肤勒痕,对照组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 3.3%、皮肤勒痕发生率 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岁以下患儿使用改良腕带可明显提高腕带在位情况,减少皮肤损伤发生率,保障患儿皮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