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炎治疗中奥曲肽的应用与用药方式。方法选择我院胰腺炎患者,总数80例,收集时间2017年7月-2019年1月。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奥曲肽组则实施常规药物+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胰腺炎疗效;疼痛持续时间、淀粉酶消失日数、治疗日数;治疗前后患者血尿淀粉酶指标、APACHEII评分;安全性。结果奥曲肽组胰腺炎疗效、疼痛持续时间、淀粉酶消失日数、治疗日数、血尿淀粉酶指标、APACHEII评分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奥曲肽组和常规治疗组安全性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奥曲肽治疗胰腺炎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并探讨合理用药的于预措施。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4月我院 46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 46例老年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用药,实验组改良后用药方案,观察比较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5.65%,参照组为 80.43%。数据有差异性,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7%,参照组为 15.21%。数据有差异性, P<0.05。结论 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较多 ,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健康状况 ,应加强合理用药干预 ,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 :老年人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药袋设计对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分别把本院门诊西药房和爱民诊所西药房两个门诊药房取药的门诊患者(n=5000例)作为探究对象,依据所有到不同药房取药的患者进行分组,将5000例取药患者分为新型组和传统组(每组n=2500例)。传统组行常规药袋设计,新型组采用新型药袋设计。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用药依从性。结果:用药时间准确率、用药方法正确率、药物知识掌握率、总依从率显著高于传统组,ADR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数据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策略。方法 随机抽取2019.1月--2020.1月期间来到我院治疗,且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上述患者在我院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118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7.97%;不良反应以红肿、皮疹、瘙痒等为主,分布于泌尿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系统等,其中以皮肤系统发生率最高(32.20%),发生原因与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和个体差异等有关。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较为繁杂,为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建议临床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科学的合理用药策略,以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药师使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依从性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到在2018.6-2020.6月份收治到门诊取药患者28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传统取药方式,而观察组的药师则在此基础上提供到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药物方面的服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使用抗生素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研究预防措施。结果:200例老年患者中,使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生素分别占42.00%、30.00%、15.00%、10.00%、3.00%;静脉滴注、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者占40.00%、30.00%、20.00%、10.00%。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者占47.50%,以皮疹、过敏性红斑为主要表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者占25.00%,以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为主要表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者占15.00%,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者占7.50%,以胸痛、心悸为主要表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者占5.00%,以呼吸不畅为主要表现。结论:200例老年患者多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以口服给药为主,出现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占比较高。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确保用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学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4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42例,行药学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住院时间和用药合理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L1]0.05)。 结论 在给予支气管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时引入药学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用药合理性,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从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抗菌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①组采用合理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②组采用常规药时间以及临床常规用药干预方法,比较抗菌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①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病患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①组患者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效更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3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病患用药满意度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①组患者用药满意度更理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干预方法更理想,值得广泛利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药师使用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依从性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到在2018.6-2020.6月份收治到门诊取药患者28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传统取药方式,而观察组的药师则在此基础上提供到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药物方面的服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使用抗生素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研究预防措施。结果:200例老年患者中,使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生素分别占42.00%、30.00%、15.00%、10.00%、3.00%;静脉滴注、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者占40.00%、30.00%、20.00%、10.00%。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者占47.50%,以皮疹、过敏性红斑为主要表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者占25.00%,以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为主要表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者占15.00%,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者占7.50%,以胸痛、心悸为主要表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者占5.00%,以呼吸不畅为主要表现。结论:200例老年患者多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以口服给药为主,出现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占比较高。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确保用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长期接受药物治疗,每日用药种类均在2种或2种以上。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对患者实施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结果:评估干预后总体用药合理率为96.67%,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的73.33%,(P<0.05)。经评估干预,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25±0.36)分,明显高于评估干预前(4.36±0.41)分,(P<0.05)。经评估干预临床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评估干预前的26.67%,(P<0.05)。结论:对老年住院病人长期用药合理性评估与干预效果显著。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 芩菊降压汤联合缬沙坦应用于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 :将我院自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100 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 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 芩菊降压汤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的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 芩菊降压汤联合缬沙坦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