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院住院肺癌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116例本院住院肺癌患者及1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同时测定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肺癌患者凝血指标与健康体检者凝血指标相对比,肺癌患者的血浆PT-INR、PT和TT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PTT、FIB、PLT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增强及抗凝血活性减弱,即显示肺癌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并且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14年新招聘护士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新疆某三甲医院的49名轮转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专业护理学校与非专业护理学校完成学业的新护士在明尼苏达量表中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病态、妄想、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社会内向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专毕业新护士和本科新护士在明尼苏达人格测定量表中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新护士的疑病、抑郁、男女性化、社会内向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少数名族新护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专业学校毕业的新护士、受不同教育程度的新护士个性特征无差别;不同民族的护士个性特征明显不同,汉族新护士比少数新民族护士在身体不适、情绪、性格和心理上与生理性别一致,不太会表现出异性的气质,但也不过分显露所属性别的极端化倾向,个性平和自然,不别扭、在社交活动中虽不是活跃分子,但与人交往也比较容易,在人群中往往能够保留自己独立的空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行腹部ERCP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干预,观察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此项手术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急性胰腺炎,另有2例患者在手术之后有乳头创面发生了出血,在经过对症治疗之后均获得康复;而对照组当中则有6例患者出现了急性胰腺炎,7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了乳头创面的出血,另有5例患者出现了胆道出血。两组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个性化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ERCP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诊腹痛的临床特点,研究并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80岁急诊腹痛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中的60岁以上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总结老年急诊腹痛的临床特点以及最佳治疗方法。结果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实验组主要以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实验组主要以消化系统的疾病为主。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0人,治疗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的治愈人数为25人,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腹痛的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史不明、病情恶化情况不可乐观、临床特征不典型等特点,因而老年患者较于青年患者急诊腹痛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低。对于这一现象临床上应该引起重视,对老年急诊腹痛的诊治要全面且仔细,最大程度的减少误诊率。
简介:摘要脾是一个有着许多重要功能的器官,拥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功能,同时参与并调节血液、内分泌的功能。全脾切除术后因为免疫功能缺陷易引起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PososoplencctomyInfection,OPSI),术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尤以青少年多见。早在1952年,King等首先报道脾切除术后并发暴发性感染(OPSI)的病例。近年来,外科学界对脾脏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已经有了完整和准确的理解,专家们都为保脾功能达成了共识,并由此奠定了脾脏外科学的发展基础。作者从1988年—2011年经过20多年来对保脾手术治疗的研究,开展自体脾移植术126例,认为开展保脾手术必须掌握解剖以及脾的重要功能和脾修补,脾移植手术的操作技巧,才能获得成功,现将脾移植术作一综合概述,以供同道参考。